“浔城故事”系列发布九江的人物传说、轶闻故事。本系列在“浔阳叙话”和“冯晓晖”两个公众号上发布,并在国内主流自媒体网站(今日头条、百度、搜狐、新浪、网易、微博、豆瓣等)上同步转载。欢迎投稿。
本文采自吴圣林编著的《寻真集》,经作者家人授权转发。
年纪大了,很容易怀旧,前几个月发生的事也许记不清楚,但孩童时的生活情景却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家原在老铁桥头的东岸,龙开河在这里开始进入长江。一到夏秋时节,这里便是舟楫辐辏,樯桅林立,宽阔的河面成了水上人家的聚集之所。这里有吃水三、五尺的抚船、大斗船、大雕船、大黄船;也有吃水一、二尺纱桃船、友板 船、巴斗船、三板船。这些船大都是停靠在这里休整或等候装卸的,只有少数小一点的船,停靠在这里装卸货物。
龙开河老铁桥 编者配图
这些船不需要什么固定的码头,放下跳板便可装卸。住在这里的人,看惯了码头工人肩扛背驮的身影,听熟了“嘿唷,嘿唷”"的码头号子声。他们有的是两个人或几个人抬一件重物,有的则是肩上扛着箱、 袋,手上拿着竹签,小心翼翼地踏板过跳。由于这里是往来船只聚散地,九江人习惯把这一带称之为大码头。
我家的房子就建在大码头龙开河畔,它是一栋木结构的破旧平房。前面为厅堂,中间是过道及卧室,后面为厨房和吊台。厨房和吊台是由几根木柱支撑起来的,由于材料简单粗糙,看上去显得有些摇摇欲坠。一到汛期,水就涨到了厨房和吊台的底下,此时最担心的就是船只碰撞屋后的吊台。有一次刮大风,河流湍 急,有条船在航行时,船老大的竹篙没有支撑住,船就像脱缰的野马,急速地撞到了我们家的吊台上,这一下不但把吊台撞垮,连整栋房子都撞动了,全家人吓 得不得了。此后,我母亲再也不准船只靠近我们家的吊台和厨房。更不允许船家 用竹篙撑在吊台上。为了这事,母亲和一些船老大不知道吵了多少架。
生活在河边的小孩,是最喜欢与水打交道的,小的时候有时背着家里人跑到河里去游泳,有时与近邻小同伴在河边打水仗,有时拿着筛箕在水里捕虾。涨水时,坐在家里的吊台上,观观河景、用自己制作的鱼竿钓钓小鱼,那是最惬意不过的。鱼竿很简单,找根竹竿,买几米鱼线和一个鱼钩,用扫帚把上的高粱竿做浮标,剪一小块牙膏皮做锡团,片刻功夫便可制作完成。
学洲桥旁打鱼人,约1920 编者配图
那时河里的鱼很多,有河豚、黄丫头、苍鱼、翘嘴白、鲤鱼、鲫鱼等,最容易上钩的是河豚,这种鱼长不过二寸,鼓着白白的肚皮,我们管它叫气泡鱼,因它身上有毒,每次钓到都把 它放回去了。
有年冬天,河水进入了枯水期,我见到有些人在铁桥下面抓鱼,那些抓鱼的人,好像是从鱼篓子里抓鱼一样,一抓就是一把,条条都有三寸左右。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也脱下鞋袜,卷起裤腿,下到河里去抓,那些鱼似乎是聚集在一起取暖,呆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很容易抓获,每抓起一把,那种轻而易得的兴奋感,让我至今也忘不了。
我家门前是一条小街,从龙开河口到铁桥头,长不过百余米。街上有杂货店、 理发店、大饼店、缝纫店、皮鞋店、旧铁器铺、水果行、诊所、饭铺、茶馆等。此外还有打着小锣算命的,摇着货郎鼓卖花线的,鸡毛换灯草的,破铜烂铁换板糖的,卖菜的、卖糖葫芦的等也经常穿行在这条街上。有时这有炒爆米花的、做人面糖、棉花糖的、拉西洋镜片的、玩木偶的、跌打损伤卖狗皮膏药的也在这里找块隙地,设点打围。
街道虽小,但却很热闹,即使到了晚上也不沉寂。我们这里有三家茶馆,每天晚上茶馆内说书的鼓声,至少要敲到十点多钟。茶馆不大, 一般都有六、七张八仙桌。听众围坐在桌子的四周,一边听说书,一边剥剥花生嗑嗑瓜子、喝杯香喷喷的清茶,显得颇为悠闲自在。茶馆门前围观着一大堆听客, 因为没有钱,进不了茶馆,只能站在外面听。
龙开河口 编者配图
我那时年纪小,说书人又说又唱的, 我根本就听不明白。但在我们玩的同伴中,有一个叫木狗的,比我大几岁,他很喜欢听说书,常常是他把听来的故事,又讲给我们听。什么《封神榜》呀、《隋唐演义》呀,讲得是眉飞舞色,娓娓动听,我们这些伢儿全部被他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住了。特别是隋唐间的英雄好汉对我的吸引力最大,影响最深,谁是第几条好汉,至今我都记得很清楚。
到了夏季晚上,我们这里更是热闹非凡,为了图凉快,无论是男女老少,个个都把竹床搬到外面睡,没有竹床,就搬两条长凳,铺上几块木板,有的干脆就把床铺搬了出来,家家门前床挨床,就像一个庞大的家族聚集在一起。邻里之间, 大家在一起相互闲聊、讲故事、猜迷语、唱山歌,那场面和情趣是现代都市年轻 人无法体会到的。
说到讲故事,印象最深的是有人讲僵尸,说死人如果有猫跳在他身上,就可能成为僵尸,僵尸是直线跳跃式行走,扑到人身上就会搂住不放。听到这个故事我的心里很恐惧,一边听故事一边向讲故事人紧紧靠拢,生怕身后跳出一具僵尸来。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九江到处都在闹红毛狗吃人,大家在外乘凉的时候, 谈论最多的也就是这个话题,有天深夜,躺在外面的人都安然入睡了,不知谁在睡梦中喊“呵”的驱赶声,有些睡得迷迷糊糊的人听到“呵”声,以为是红毛狗来了,也跟着一起“呵”,这一下惊醒了沉睡的人们,大家稀里糊涂爬起来跟着一 起“呵”,结果整个小街都是“呵”声一片。待大家清醒后,相互一问,方知闹出 了一场大笑话。
八十年代的龙开河口 编者配图
回忆大码头时的童年,我的感觉是快乐的,尽管那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很低, 但邻里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非常融治和睦的,尤其是我们这些伢儿们经常在一起讲故事、踢健子、玩游戏,大家相处得都很好、很开心。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小孩家都会亲自动手学做玩具。有纸折的船、球、皮带、帽子、手枪及各种形状的青蛙等;有竹木做的陀螺、高跷、喷水筒、弹弓、木籽枪等;有铁丝扭的铁圈、魔术套、手枪等;有金刚泥捏的飞机、坦克、手枪等。此外还有线辘及子弹头做的炸弹。这些玩具伴随我们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值得我永远的回忆和思念。
【作者简介】吴圣林(1949-2021),江西九江人,文博副研究馆员,曾任九江市文物管理处副主任、书记。从事文博工作30多年,主编与参编《九江市文物志》、《九江历代钱币》、《六朝九江志》等著作;发表《论南宋钱牌的货币性质》等论文数十篇。
【读后记】九江大码头,特指龙开河老铁桥周边一带,位于老火车站和租界码头之间,也被认为是大中路西端的最后一段。百年前,中国的木帆船、舢板在这里停泊,转运货物,它是九江商贸最繁盛的地方,商号最集中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