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服用降压药很危险,主任:不能犯的5个错误!

控慢病保说 2024-06-21 17:50:42

“病房里那位50岁的李先生,差点因高血压出事,”医院心内科主任在晨会中严肃地说。“他犯了几乎所有用药禁忌,大家一定要引以为戒。”继续阅读,赶紧检查自己是否也在无意中陷入这些危险的用药误区。

李先生今年50岁,是一个典型的高血压患者。作为一家公司的高管,他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再加上多年不规律的作息和饮食,患上了高血压。起初,他听从了医生的建议,血压控制得很好。然而,时间一长,李先生开始忽视一些重要的用药注意事项,导致血压失控,甚至出现了一些危及生命的情况。

1. 牛奶同服的误区

一天早上,李先生匆匆忙忙地吃了降压药,赶着上班的他顺手拿起一杯牛奶,想着顺便把药“冲下去”。然而,他并不知道,这种做法却暗藏危险。牛奶中的酪胺酸会与某些降压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使血压不降反升。几天下来,李先生的体力明显不如从前,去医院复查时,医生告诉他是因为药效被牛奶削弱了。

建议:在服药后2小时再喝牛奶

2. 自行停药或更改药量

由于工作繁忙,李先生偶尔忘记服药。并且,他觉得血压已经控制得差不多了,便自行减少了药物剂量。有时候,他甚至感觉好了,就几天不吃药。几个月后的一天,他在会议中突然感到头晕目眩,几欲晕倒。急救人员发现他的血压居然飙升到了危险的水平,这无疑是他擅自停药和调整剂量的后果。医生严肃地警告他,降压药物不是成瘾性药物,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会导致血压急剧上升,可能引发脑卒中或心梗等严重后果。

请注意:老年人偶尔漏服药物时,可以考虑使用超长效降压药物,相对引起血压波动小,例如氨氯地平。

危害例子:

β受体阻滞剂:突然停药可导致血压反弹,如患者冠心病可能会诱发心绞痛。利尿剂:减少剂量可造成体内液体失衡,引发电解质紊乱。3. 忽视药物副作用

李先生服用的降压药物有时会让他感到头晕和乏力。他自认为这是小毛病,没有放在心上。结果有一次在开车时,他突然感到强烈的晕眩,差点发生车祸。这让他意识到药物副作用的严重性。医生提醒他,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与医生沟通,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而不是自行判断或停药。

危害例子:ACEI抑制剂:部分患者服用后会出现干咳和头晕的副作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可能会引起腿部水肿或是过度疲劳。4.不规律服药

尽管医生再三嘱咐要按时服药,但李先生总觉得每天的工作太忙,有时中午有应酬,有时晚上工作到很晚,他的服药时间极为不规律,导致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忽高忽低,这样一来,血压控制自然不理想。医生建议他设定固定的服药时间,并且使用手机闹钟或药物提醒应用来辅助,以确保每日按时按量服药。

建议:可以考虑使用超长效降压药物。

危害例子:每天早晚各一次的降压药:由于工作导致时间偏差过大,药物不能持续控制血压。需空腹服用的降压药:在需要应酬的情况下,未能按时空腹服药,影响药效5.药物相互作用

李先生不仅要服用降压药,还因为其他健康问题同时服用其他种类的药物。他曾经一直以为这些药物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冲突,但事实并非如此。有一次,他因感冒服用了抗生素,结果导致降压药效果减弱,血压又飙升起来。通过医生的解释,他才明白一些药物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降低疗效或者提高不良反应的风险。在以后的治疗过程中,李先生学会了在服用新药前,先咨询医生或药师,确保安全。

例子:降压药和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这类药物会削弱降压药的效果,导致血压升高。降压药和某些抗抑郁药: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会增加血压的副作用
0 阅读:9
控慢病保说

控慢病保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