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每日资本论
股价连续涨停。
新能源在资本市场总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6月22日,汉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汉马科技)股价跳空大幅高开并快速拉至涨停。截至当日收盘其股价为8.83元/股,上涨9.96%,总市值57.78亿元。这是其连续第二个涨停,前三个交易日,汉马科技大涨了26%。
盘面分析,汉马科技近两个交易日大涨,成交量也持续放大,在月线图上形成了一个根穿透5、10月均线的光头阳线,但该阳线尚未突破12个月以来的月线平台。周线图将均线由空头扭转为多头,有继续上攻趋势,但前期平台时间较长,暂时将本轮的股价压力位设置在箱体上沿。
汉马科技股价涨停与近期利好有关。汉马科技新能源重卡项目作为安徽省第六批重大项目在马鞍山正式宣布开工,新能源客车同期下线。
2013 年,汉马科技新能源重卡项目开始发力。2018 年,其推出了全国第一款换电牵引车。2020年,吉利商用车集团入股汉马科技后,加速推动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2021年1-5月,汉马科技纯电重卡销量排名第一,同比累计增长390%,市场份额达22.91%。其中纯电牵引车1-5月市场份额达44.55%,纯电搅拌车也率先在全国批量应用。
但新能源重卡到底能不能救汉马科技?
公开资料显示,汉马科技的前身是成立于1970年的马鞍山市建筑材料机械厂。1979年,其第一台散装水泥车问世。1997年,改制成为马鞍山星马专用汽车有限公司。1999年,更名为安徽星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4月1日上市,每股发行价9.9元。同年成立安徽华菱星马汽车有限公司。2012年,重组后更名为华菱星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但上市当年其业绩就显现出后劲不足。2012年8月8日,媒体报道华菱星马当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1亿元,同比降幅达到71.5%。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也仅为0.6亿元,同比降幅超过六成。2013年,其业绩回暖,但2015年上半年,华菱星马实现营业收入229,073.9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4.6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013.3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43.08%。
最近三年,汉马科技的营收也呈阶梯下降态势。2018年其营收72.92亿元,同比增长21.72%;但次年同比下跌12.47%,2020年回暖,但同比也仅增长0.71%。净利润也是逐年下降。2018年,汉马科技净利5948.8万元,2019年,下降至4326.58万元,2020年则巨亏4.91亿元,同比暴跌1233.90%。2021年一季度其营收15.37亿元,同比增长43.59%,净利亏1182.49万元,同比增长89.22%,但这两项同比增长是基于去年基数较低,不能说明实质问题。
与此同时,汉马科技的负债情况也不容乐观。2020年其货币资金17.68亿元,短期借款28.09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4.57亿元。2021年一季度未见有明显改善。其货币资金15.17亿元,短期借款高达26.38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4.30亿元。很明显,货币资金很难覆盖短期负债,资金链紧绷。
由于业绩波动较大,其上市公司名称也一变再变。“每日资本论”查询获悉,其证券简称已发生过7次更改——星马汽车->G星马->星马汽车->华菱星马->*ST星马->华菱星马->汉马科技。
2020年7月22日,影响汉马科技未来10年拐点出现了。当日,华菱星马公告称,其控股股东星马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华神建材与吉利商用车集团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本次股份转让完成后,吉利商用车集团将持有华菱星马15.24%股份,成为该公司控股股东,华菱星马的实控人变更为李书福。
李书福看中业绩持续下滑的汉马科技也事出有因。早在2014年,吉利就成立了商用车项目组,并于2016年全资收购东风南充100%股权,之后又推出远程商用车品牌,另外还有伦敦英伦商用车品牌。2017年,吉利还拿下了沃尔沃卡车8.2%的股份和15.6%投票权,位居最大单一股东地位。
简单说,李书福准备在商用车领域大干一番,收购汉马科技有补短板的意思。
当然,收购了并非万事大吉。部分网友给李书福时代的汉马科技总结了4道坎:1、如何解决汉马科技的债务问题,2、管理层的安排,3、是否有优良资产注入,4、是否会定增引入新的合作伙伴。
从目前来看,李书福接手后打出了一套组合拳:首先是管理层大换血。6月1日,汉马科技的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相继辞职。注入新鲜血液对汉马科技无疑是必要的。其次就是新能源重卡和新能源客车的战略落地。
不过,仅仅这两招还只是开始,未来能不能见到实效,能不能真正让汉马科技走出困境需要的是真金白银的业绩。让时间来检验吧!
【文章只供交流,并非投资建议,请注意投资风险。码字不易,若您手机还有电,请帮忙点赞、转发。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