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寻访白居易东亭故居(虾蟆陵旧址)

关中拍客 2025-04-10 13:11:50

在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内,有一处唐代白居易东亭故居,坐落于东南区域的学生宿舍之间。贞元十九年(803),白居易科举登第后,曾经在此居住三年。期间,写下了著名的《养竹记》——

唐代,东亭位于长安城常乐坊西北隅,原本是唐德宗相国关播的旧宅。贞元十三年(797),关播去世以后,房屋一直空置。贞元十九年(803),白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予秘书省校书郎,租下相国府内的东亭,度过一段清闲的时光。

有一天,白居易在院内散步,看见一片枝叶憔悴的竹丛。相国死后,无人看管,竹子所剩不多。他目睹此景,感慨之情油然而生,挥笔写下《养竹记》于东亭的墙壁。

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位于唐长安城道政坊和常乐坊,结合文献记载和考古勘探,可以大体确定东亭的位置。1996年,西安交通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在常乐坊西北隅遗址范围内,以白居易东亭故居为主题修建花园,成为校园里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景观。

在面积不大的花园中,种植着茂密的翠竹林,簇拥着一方亭、一面墙、一尊白居易像。在一方亭上,悬挂着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启功书写的“东亭”二字;在一面墙上,镌刻着陕西师范大学著名教授霍松林书写的《养竹记》全文。

2025年4月5日中午,参观完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我来到学生宿舍区的白居易东亭故居花园。随后,向东约100米处,寻找唐代虾蟆陵旧址,在东区浴室前的草地上,果然看到一块标注着“虾蟆陵旧址”的说明牌。

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说道:“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由此可见,琵琶女和白居易曾经是邻居,都居住于长安城常乐坊的虾蟆陵附近,才让白居易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

1998年,在这里发现一座汉代砖砌古墓,根据位置推测为曾经的“虾蟆陵”。在《长安志》中记载:“坊内街东有大冢,俗误以为董仲舒墓,亦呼为虾蟆陵(下马陵)。”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