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与秦太虚,联手揭开太虚幻境的核心秘密,曹雪芹思想太前卫

君晓吖侃红楼 2025-02-20 21:08:46

贾宝玉睡入秦可卿房中后,入梦跟着秦氏来到太虚幻境。警幻仙子将妹妹许配给贾宝玉时,介绍其“乳名兼美字可卿”。从两者关联可知,此可卿就是彼可卿,秦可卿前世正是太虚幻境警幻仙子之妹。

所以,判词“情天情海幻情身”,无疑表明她出自离恨天灌愁海放春山遣香洞的太虚幻境。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弄清楚秦可卿的出身,再看曹雪芹对她房中的陈设描写,就会发现每一件陈设背后都有典故,且能一一对应太虚幻境的金陵十二钗判词和《红楼梦》曲子。所以,秦可卿的房间就如同现实中的太虚幻境;而那些陈设背后的典故,也是为金陵十二钗众人命运作谶之物。

纵观那十几样陈设,最引人注意的当属那副“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的对联。上联对应薛宝钗,下联对应林黛玉,合二为一,恰似钗黛共享一首判词、一首《终身误》曲子。

但我认为,这副对联的关键并非“钗黛”共享的本意,而是它署名作者为秦太虚。

秦太虚即秦观,字少游,号太虚,是北宋一代婉约派词宗。他的词以写“情”见长,感人至深。尤其是那首《鹊桥仙·纤云弄巧》,将男女之情由小情升华为大爱,与《红楼梦》大旨谈情的主旨高度契合: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纵观宝黛钗三人的“情”,都能从这首词中得到解释与升华。

金玉良姻之缘,恰似“金风玉露一相逢”,夫妻和合、举案齐眉,“便胜却人间无数”。

木石姻缘之悲,犹如牛郎织女有情人被迫分离不得团聚。但“两情若是久长时”,即便不能长相厮守,“又岂在朝朝暮暮”。

太虚幻境“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是“情”的象征。秦可卿转世姓秦,也是以“秦”喻“情”。秦家三口——秦业、秦可卿、秦钟,可谐音为情业、情可倾和情终。结合起来就是前世的情业,今生倾尽,以求终结。这正是神瑛侍者一干人下凡的目的。如此一来,“太虚”二字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太虚幻境。

秦太虚出现在秦可卿房中,贾宝玉在此入梦并进入太虚幻境,就不能排除曹雪芹是以秦太虚为“情·太虚”,演绎出太虚幻境之情的根源。如果确定太虚幻境之名源于秦太虚,那么《鹊桥仙·纤云弄巧》所吟诵之情,便是借牛郎织女的典故,点明《红楼梦》情之主旨,白话解释就是“不求天长地久,只愿曾经拥有”。

根据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的昭君出塞典故,以及潇湘妃子等诸多典故推测,林黛玉最后离开贾府,与贾探春效仿娥皇女英二女同嫁海外异国做了帝王妃,并很快去世。

贾宝玉失去林黛玉后,为了人伦大节迎娶薛宝钗,却在贾府抄家后投奔薛姨妈时,遭遇了类似甄士隐被岳父母家算计而无法立足的经历,最终在“下世”之前被癞头和尚度化出家而去。

我常说的第二十三回,贾宝玉对林黛玉的那段誓言,也印证了这个结局:

宝玉着了急,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王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引自第二十三回)

“一品夫人”是帝王贵妃的品级,比如贾元春的贤德妃。林黛玉做了帝王妃后死去,贾宝玉被癞头和尚度化出家后,寻踪而至在林黛玉坟前守墓余生。这也就是石呆子失去的“湘妃、棕竹、麋鹿、玉竹”扇子所预示之事。

林黛玉出嫁后死去,贾宝玉娶妻后抛家舍业出家做和尚,又找到林黛玉坟前守墓余生,两人所表现的“情”不就是相互释然,“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吗?

而晴雯对贾宝玉之情,尤二姐与柳湘莲之情的表达,实际上也都归于这般“释然”,终究放下才是结局。毕竟神瑛侍者是佛门弟子,注定与绛珠仙子不可能长相厮守。曹雪芹给出的解决方式,就是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这是太虚幻境的意义,也是秦太虚出现的意义。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0 阅读:3
君晓吖侃红楼

君晓吖侃红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