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明老师第1829篇原创·持续日更
做语文阅读理解专业提分老师
编辑|少明老师
语文阅读理解中第一人称叙事的作用。
增强真实感+便于情感表达+深化主题
题型概述
第一人称叙事的定义
第一人称叙事是指故事中的叙述者以“我”的身份进行叙述,直接表达“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这种叙事方式在文学作品中非常常见,它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叙述者的内心世界,增强故事的代入感和真实感。
第一人称叙事的3个作用
1.增强真实感:第一人称叙事让读者感觉故事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2.便于情感表达:作为故事的叙述者,“我”可以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使情感表达更加直接和真挚。
3.深化主题:通过“我”的视角,作者可以更深入地探讨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从而深化作品的主题。
得分点1真实感的体现
细节描写: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如“我”的观察、感受和经历,让读者感受到故事的“真实性”。
内心独白:利用“我”的内心独白,直接展现“我”的内心世界,增强情感的真实表达。
得分点2情感表达的深度
情感变化:通过“我”的情感变化,展现人物性格的成长和情感的深化,使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立体。
情感冲突:利用“我”与其他角色的冲突,展现人物内心的挣扎和情感的冲突,增强情感的冲突和张力。
得分点3主题的深化
社会关系的探讨:通过“我”的视角,探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如自我认同、社会责任等。
人生哲理的体现:利用“我”的经历和感悟,体现人生哲理,如成长、勇气、爱等。
满分答案示例
通过“我”在雨夜中独自漫步的描写,细节描写了雨滴打在伞面上的声音、街道上湿漉漉的路面以及远处模糊的灯光,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场景之中,感受到了“我”的孤独和迷茫。
情感表达的深度
“我”在回忆与旧友的重逢时,内心经历了从惊喜到感慨的情感变化。通过“我”的内心独白,直接表达了“我”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主题的深化
通过“我”在成长过程中的挣扎和感悟,探讨了个人成长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故事以“我”最终找到自我价值和人生方向为结局,体现了成长和勇气的重要性。
第一人称叙事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有哪些具体表现?
第一人称叙事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增加故事的真实性和亲切感,便于作者直接表达思想感情,以及拉近与读者的心理距离。
增加真实性和亲切感:使用“我”的口吻叙述,让读者感觉自己是故事的参与者,增强了故事的代入感和真实感。
便于直抒胸臆:第一人称叙事便于作者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情感表达更加直接和深刻。
拉近与读者的心理距离:通过“我”的视角讲述故事,可以拉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引起读者的共鸣。
中考高考语文中
第一人称叙事题型的最新变化趋势
中考高考语文中第一人称叙事题型的最新变化趋势主要体现在对考生深入理解和分析叙事视角的能力要求上,特别是对第一人称叙事的特点和作用的考察。
此外,中考高考语文作文命题思路强调个性化表达和价值引领,这也间接影响了叙事题型的出题方向和难度。
中考高考语文第一人称
叙事题型的最新变化趋势
对叙事视角理解的深度要求:题目更加侧重于考察学生对第一人称叙事如何影响文章情感表达和主题深化方面的理解。
个性化表达和价值引领的体现:通过选择贴近考生生活实际的文本,鼓励考生结合个人经验和思考,进行个性化表达,同时坚持价值引领,考查高阶思维品质。
答题策略和技巧
1.精读文本,把握叙事特点:仔细阅读文本,识别出第一人称叙事的使用,并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2.深入分析,理解叙事效果:不仅要识别出第一人称叙事,还要深入分析其如何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亲切感,以及作者对人物和情节的塑造。
3.结合个人经验,进行个性化表达:在分析第一人称叙事的作用时,可以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感受,使答案更加丰富和深入。
第一人称叙事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例子及其分析
第一人称叙事在文学作品中通过“我”的口吻叙述,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感和亲切感,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体验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以下是一些具体例子及其分析:
具体例子
《离骚》:屈原通过第一人称叙事,表达了自己对楚国政治黑暗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浮生六记》:沈复以自传体散文的形式,通过第一人称叙事,记述了自己大半生的生活经历,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狂人日记》:鲁迅通过第一人称叙事,以一个疯子的视角,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批判。
第一人称叙事的局限性
叙述内容的限制:由于采用第一人称,所写的内容不能超过“我”耳闻目睹的范围,不便于广阔地反映现实生活。
视角的单一性:第一人称叙事只能展现一个角色的视角,可能无法全面展现故事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通过以上系统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人称叙事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在增强故事真实性和亲切感方面的独特优势。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其局限性,以便更全面地理解和评价第一人称叙事的作品。
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