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一段发生在湖南湘潭市某小学的视频登上了热搜榜,在这段不过几分钟的视频中,某涉事女教师的一系列的行为让众多网友都感到愤怒和不可思议。
在28日当晚,湘潭市湘乡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已经查实此事,涉事教师已被作出停职检查处理,并将接受调查。
从该视频的拍摄角度来看,似乎是从涉事女教师的左后方偷偷举证的。也正因为这段视频,让我们都“长了见识”。
在视频中,涉事女教师疑因学生做错题、反应慢而变得异常暴躁,对一男一女两名学生大声辱骂、斥责、推搡,大力把男生刚递过来的作业本给甩在身后的地上,甚至动手去扯女生的头发和多次粗暴拍打学生的头部脸部,还不断地用“你配读书吗?”“你去死吧”“我打死你”“你瞎是吧”之类的诅咒,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其中某女生被打骂得最为厉害。
在打骂学生的整个过程中,该女教师像是精神上受到了什么刺激似的,不时地发出歇斯底里的尖叫声,跟街头上撒泼的悍妇毫无二致,教师形象荡然无存。
我们仅就视频中曝光的场景来看,该女教师的行为已完全丧失了教育良知和师德。
很明显,这两名学生并不是因为打架斗殴这样的恶劣品行而被老师抓进办公室,他们俩不过是因为做错了题而被老师叫进办公室里。初步判断这两学生是来接受辅导和订正作业的,这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事情坏就坏在该老师失去了教育工作者的职业操守,演变为对学生赤裸裸的暴力和羞辱,其所作所为已完全超越了惩戒的边界。简直让人无法相信,这是在学校发生的事情。
在这起事件中有两个细节我们不能忽视。
细节一:这起事件并不是发生在隐蔽的、封闭的场所,也没有背着其他师生,就是在学校的集体办公的公开场所,如果声音大一点的话,估计都能传到外面的操场上。
细节二:当这位女教师暴怒打骂学生之时,边上的其他老师完全是无动于衷、麻木不仁,没有任何的反应,似乎是见怪不怪,更别提出面去阻止同事体罚学生了。
如果我们仔细琢磨以上这两个细节,就会发现,那位对学生施暴惩罚的女教师的行为固然让人不齿,但其他亲眼目睹了这一情景的几位女教师也好不到哪里去。
更让人过分的是,其中有位穿白色衣服的女教师,不仅心安理得地置身事外,甚至在女孩挨了打、忍不住抽泣的时候还威胁她不要哭,否则就要去告状。
我们不难看出,至少在这所学校的这间大办公室里,师德师风建设近乎是等于零,之所以不完全等于零,是因为还有一个在偷偷举证、尚存教育良知的老师。相信这位老师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拿出手机拍摄,实在是因为看不下去了,想要帮学生一把。
教师殴打学生事件的发生,不仅违反了教育的初衷,是师德操守严重缺失的表现,更是对学生人格尊严的践踏。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使用暴力,无疑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极大亵渎,也是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严重伤害。
我们实在是很难理解这位老师对学生的所作所为,学生不过是因为做错了题,或者说是脑子没有学霸那样灵光,却把这位老师气得彻底失去了理智。
造成这一现象,除了师德欠缺、个人素质和修养不够、缺乏起码的爱心和耐心等之外,在教育理念上更是落后。
在成绩至上的教育观念之下,我们是否过于强调了成绩的重要性,而忽略了教育的本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孩子的成绩在高压之下或许一时能得到提升,但如果他的心灵受到了伤害,那么我们在教育上就真的是成功了吗?
透过这起事件,我们应当审视的,不只是个别教师的行为失范,更应关注背后的校园文化和学校教育管理体系。从这不正常的师风来看,这绝对不是一个孤立事件,而是校园文化和教育管理漏洞的集中爆发。
其中穿白衣的老师对受害学生的威胁、其他教职员工的沉默,乃至整个学校对暴力行为的麻木和默许,共同构成了一个令人心塞的教育环境。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当然拥有合理的教育惩戒权,但也仅限于点名批评、责令赔礼道歉、有限时间的罚站等等。
对教师来说,惩戒学生的目的是为了育人,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理应是一种内在的规范,一种引导学生向善向上的力量,而非肆意施加的身体或精神上的暴力。
对学生的暴力惩戒,是不可能让他们健康成长的。真正的教育惩戒,应当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教育艺术,既能让学生感受到错误的后果,又能激励他们自我反省和不断成长。
这起事件的曝光,追责是免不了的,但我认为,追责的恐怕不只是这位当事女教师,还应该包括那些纵容者和默许者,正是这些人的长期纵容和默许,才造成该学校不健康的师风,对老师打骂学生的现象熟视无睹。
如果不改变我们老师的狭隘的教育观念和学校落后的评价机制,今后还会发生类似这样的体罚学生的现象。作为小学老师,要把思维从学科成绩这单一的渠道里跳出来,才能有更开阔的眼界和更大的格局。
我们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小公民,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从根本上重塑教育观念,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潜能和尊重个体的差异出发,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一个充满爱、尊重和理解的学习环境。
这样,当我们谈论教育中的“惩戒”时,我们的格局和视野就一下子打开了,就不再是在讨论一种惩罚工具,而是在探讨要如何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内在的力量。
对学校来说,除了要加强师德建设,建立起全方位的师德教育和评价体系,确保每位老师都能理解并履行教育者的职责之外。同时,还要完善教育监管机制,建立并强化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桥梁,确保学生有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教育的底线不被突破,才能培养出健康、快乐、心中有爱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