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啃老族青年与缺乏安全感孤女的必然结果

云卷云舒说文史 2021-10-18 17:20:11

翡翠发簪、闪光耳环、玉箫金管、古玉紫金、夜明珠、祖母绿、猫儿眼。各位看官,看到这些名词,您想到了什么?

是怀疑作者打开了国家宝藏,还是怀疑作者开启了冥想中的潘多拉魔盒?

或者,聪明的你想到了那个著名的画面?对喽,笔者今天要说的就是,三言二拍中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上面那些金银财富稀世珍宝,都被杜十娘抛进了长江,包括年方十九,如花似玉的自己。

杜十娘和李甲,作为痴情女与负心汉的典型代表,从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问世开始,流传很久了。

笔者最近又一次阅读这部小说,有了些许不同看法,化成文字,希望和读者朋友探讨、交流:

杜十娘开启新生活失败的原因,遇人不淑只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原因是杜十娘对李甲的一次次试探。而杜十娘之所以这样做,源于她骨子里的卑微,和自身安全感的严重缺乏。

为了更好地阐述上述观点,笔者先简单概述一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主要内容。

明朝万历年间,京城教坊里有一位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女,姓杜名媺。因为在教坊里排行第十,人称杜十娘。

杜十娘是个有心机,有远见的女子。她知道教坊不是久留之地,所以一直留心在客人中寻找可靠的人,开启新的生活。

十九岁时,杜十娘认识了浙江绍兴府人士李甲。郎有情妾有意,两人一见钟情,如胶似漆。

李甲在杜十娘的教坊一住就是一年多,囊中渐渐羞涩。教坊的妈妈是开门做生意的,看到李甲没钱了,对李甲的态度也就变了。

和妈妈看钱下菜碟不同,杜十娘经过和李甲一年的相处,发现李甲是个性格温和,值得托付的人。杜十娘暗暗起了跟李甲定终身的打算。

杜十娘问妈妈:如果李甲赎她,需要多少钱?

教坊的妈妈早就打听清楚了李甲的底细——自己身上的钱花光了,家里因为听说他流连教坊,也断了他的经济援助。

为了让杜十娘回心转意,继续给自己的开门纳客多赚钱。妈妈故作姿态,给了李甲一个友情价:十天之内,李甲拿来三百两银子,就放人。

当天晚上,杜十娘把这件事告诉了李甲。能够抱得美人归,有里子有面子,李甲自然愿意,但苦在囊中空空如也,已经身无几文了。

面对李甲的困窘,杜十娘帮李甲想了一个办法,让李甲去找京城的亲友借贷。

杜十娘在教坊做了将近十年的头牌,不仅给妈妈创造了巨大的价值,而且积攒了无数的体己 钱。

笔者开篇例举的那些珠宝就是其中一部分。区区三百两银子,对杜十娘来说,只是小菜一碟。

但杜十娘为什么不直接拿出来,而是让李甲出去舔着脸求人呢?笔者认为这是杜十娘对李甲的试探。

在教坊里见多了薄情郎负心汉,杜十娘对李甲,还是不太放心。所以便想用这个办法,试探李甲对自己是不是真心。

凡事皆有两面,杜十娘这样做,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积极的一面是可以试探李甲对自己的感情。同时让他知道外人是靠不住的,关键时刻还是我杜十娘对你最好;

消极的一面是给了李甲那些不肯借钱的亲戚朋友,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诋毁杜十娘。破坏李甲和杜十娘的感情。

事实也是如此,李甲的那些亲朋故好,对李甲流连教坊、迷恋烟花的败家行为,早就怒其不争。

不仅不肯借钱,还说了杜十娘一堆坏话。当然,这也不能怪李甲的亲友,毕竟BZ无情,XZ无义是大概率事件。

屡受打击性格懦弱,耳根子又软的李甲,把这些话听进去了,认为:“仁兄所见良是。”对杜十娘产生了怀疑。

李甲四处碰壁,分文未借到。不好意思去见杜十娘,在外面流连了六天。直到杜十娘派出小厮把他找到。

十娘自备酒肴,与公子欢饮。睡至半夜,十娘对公子道:“郎君果不能办一钱耶?妾终身大事,当如何也?”

公子只是流涕,不能答一语。渐渐五更天晓。十娘道:“妾所卧絮褥内藏有碎银一百五十两,此妾私蓄,郎君可持去。三百金,妾任其半,郎君亦谋其半,庶易为力。限只四日,万勿迟误。”

知道李甲借不到钱,杜十娘依然没有直接将赎金全数给李甲,而是拿出一半,还是150两碎银子。让李甲再去筹措另外150两。

杜十娘对自己的未来保持谨慎,要考验李甲对自己的感情可以理解。但凡事太过,就会适得必反。

杜十娘对考验李甲这件事,似乎非常有瘾,一次又一次,乐此不疲。不知这是在为难李甲, 还是给自己添堵?

李甲的朋友听说杜十娘出了一半的赎身费,觉得杜十娘对李甲确实是真心的,于是帮着张罗,两天凑足了剩下的150两。

看到李甲按期如数拿来了300两银子,妈妈悔之晚矣,只好答应杜十娘赎身。杜十娘杜媺终于达成平生所愿,变成了自由身。

如果这时候杜十娘把自己的实力和盘托出,她和李甲的事情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

可惜,杜十娘不是这样做的。她依然把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这件事顽固地进行了下去。

杜十娘假托教坊的姐妹们帮衬,风风光光地和李甲办了婚事;又假托姐妹们帮忙,凑齐了回乡的路费;

在船上,杜十娘又假托朋友资助,给了李甲50两银子,作为回乡路上的生活费和到了吴越之地,租赁房屋的费用。

杜十娘对李甲的感情不可谓不真,也确实决定跟李甲白头偕老,死生相随。

李甲对杜十娘言听计从,拼尽小命,豁出小脸借来了150两银子,也算是经受住了考验。

杜十娘为什么还要对李甲藏着掖着,不亮底牌呢?只能说杜十娘是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

杜十娘的这种心态,不难理解。对于一个十几岁就混迹江湖,卖笑为生的孤女,她见过太多痴男怨女的悲情故事。

缺乏安全感的杜十娘,尽管怀揣万金,依然心如浮萍。她希望自己选中的男人是个顶天立地,可以为她上刀山下火海的汉子。

杜十娘希望李甲和自己的关系,是感情,是爱情,而不是基于金钱之上的利益交换。

虽然出身于风尘之地,但杜十娘对爱情执着纯粹的追求,令人感喟。可惜,李甲只是个没有独立生存能力的啃老族。

冯梦龙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篇小说开篇,就介绍了李甲到京城的缘由:

话中单表万历二十年间,日本国关白作乱,侵犯朝鲜。朝鲜国王上表告急,天朝发兵泛海往救。有户部官奏准:目今兵兴之际,粮饷未充,暂开纳粟入监之例。纳粟入监的,有几般便宜:好读书,好科举,好中,结末来又有个小小前程结果。

这段原文翻译过来就是:京城开办了一所学费不菲的贵族学校,教育师资力量雄厚,重点大学的录取率高,而且高考有加分。

于是,高中学生,贵族子弟李甲带着父母家人的殷切期望,和一张黑金银行卡,从烟雨江南来到苦寒之地的燕京求学。

本来想着锥刺股头悬梁刻苦攻读,科举考试时一举高中。给父母带来荣耀,给兄弟做表率的李甲,变身比翻书快。

到首都不久,李甲就拜倒在了青楼女子杜十娘的石榴裙下。不仅天天逃课不上学,还一年时间就花光了三年的学费。

消息传到家乡,老父亲怒不可遏。一封又一封发来家书,对李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 悬崖勒马,回头是岸。

在万般方法都不奏效的情况下,恨铁不成钢的老父亲釜底抽薪,断了李甲的经济命脉。李甲在教坊后期,是靠典当过日子的。

学业荒废,银子花光,家有严父。这种情况下,李甲带着杜十娘回归家乡,思想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如何面对亲族乡老,父母兄弟,今后的日子怎么过?这是摆在李甲面前的现实问题。

自己的钱都花在了教坊,杜十娘被妈妈扫地出门,身无长物。这是李甲以为的,他和杜十娘的现状。

近乡情更怯。随着舟行江上,离家乡越来越近,这些现实问题也就在李甲的心中,变得越来越沉重。

如果这时候杜十娘及时发现李甲的心理状态,及时沟通,坦诚相待,给李甲吃上一颗定心丸。就不会发生后面的悲剧了。

但杜十娘没有发觉李甲越来越低沉的情绪。仍然每天跟李甲风花雪月,杯觥交错,畅想未来,欣赏旖旎风光。

杜十娘手里有钱,心里有底。知道无论李甲的父母是否接纳自己,她都有能力安排好自己和李甲的生活。

但这些李甲不知道,所以李甲依然愁绪满怀。可为了维持自己的面子,李甲也不和杜十娘说出自己的忧虑。

两个原本应该敞开心扉,共同面对问题的人,就这样各怀心思,面对面开展了互飙演技的技能大赛。

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杜十娘和李甲之间看似和谐美好的背后,已经是不堪一击的脆弱。

正如同杜十娘让李甲去和亲友借贷,给自己赎身,结果钱没借来,却让别人有机会诋毁她一样。

李甲对未来的担忧,被同行江上,偶然见过杜十娘美貌,心生觊觎之心的富商孙富钻了空子。

孙富请李甲上岸喝酒,席间假意想李甲之所想,急李甲之所急,为了帮李甲解除难题,答应用一千两银子买下杜十娘。让李甲可以从容回家面对父母。

杜十娘数年辛苦,积攒下天量财富,为的就是良禽择木而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过上夫唱妇随的生活。

眼看着好日子已经在前面招手了,却横刺里杀出个程咬金。杜十娘如何不怒?怒火满腔的杜十娘,愤而将多年的积蓄抛进长江,自己也投水自尽。

李甲看着杜十娘飞身入江,悔恨交加,在巨大的心理刺激下,精神失常,成了废人。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悲剧,李甲固然难辞其咎;但杜十娘在这件事情上的某些做法,也确实有自己挖坑自己跳的嫌疑。

经过一年的朝夕相伴,对李甲懦弱的性格,杜十娘应该已经了解。李甲人格不独立,没有经济来源,让他反出家门,是很难的。

筹措300两银子这种小事,李甲都做不到,可见李甲的个人能力,也实在乏善可陈。

杜十娘如果对李甲没信心,就应该及时止损,另择良木而栖;如果认定了李甲,就亮明实力,让李甲没有后顾之忧。

可惜,杜十娘从小命运叵测,没有安全感,不敢也不愿意过早亮出家底;李甲又是没有能力,对未来没有规划的啃老族。

这样的两个人相遇,结果焉能不悲剧?

0 阅读:24

云卷云舒说文史

简介:带着思想读书,写有温度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