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华为进行品牌切割后,赛力斯终究是迎来了自己的第一场生死危机。
上个礼拜,一位问界M7车主在互联网上公布了自己的事故车辆鉴定报告,根据这份由深圳南粤出具的报告显示,事故车辆在事发前存在刹车踏板失灵、油门发卡等产品质量缺陷,同时其在报告中还额外表示:事故车行车记录仪存在人为修改痕迹,车企赛力斯此前提供的事故报告不完整、不真实。
报告一出,立即在网上引发了惊涛骇浪,11月7日,问界官方发布回应表示:经过对车辆数据分析,事故发生前车辆转向和制动功能正常,车主不认可以上结论,自行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鉴定。
赛力斯在官方公告中并没有直接否认深圳南粤出具的鉴定报告,只是表示鉴定机构需要由双方共同选定或法院指定,目前该案件已进入司法流程,具体情况还有待法院查明。
梳理时间线来看,今年7月2日,赛力斯25亿的价格从华为手中收购了问界相关的技术及名称专利,完成了对华为的剥离。
4天后的7月6日,事件主人公驾驶M7在广州发生交通意外,从这点不难看出,这起事故也是赛力斯开始独自面对问界相关舆论的第一战。
从经历来看,赛力斯这两年的成长堪称传奇,从燃油车时代默默无闻的小康汽车到新能源时代的豪车标杆,这家公司的破局真的如市场所言,全都依靠华为吗?在与华为进行品牌切割后,赛力斯又为何频繁陷入舆论危机中呢?
只讲你听得懂的商业故事,大家好,我是咨云君。
01赛力斯的前身东风小康成立于1986年,彼时这家企业的主营业务并非汽车,而是一根用于洗衣机内部的电器簧,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配件,当时被国外企业垄断,进口价格超过1美元,东风小康的创始人张兴海在1986年带队下海,成功研发出了符合标准的电器簧,将价格压低至1元(人民币)。
凭借电器簧立足后,张兴海又带队继续深耕弹簧配件,最终研发出了供摩托车用的减震器,90年前后,更是直接开始生产起了摩托车。
2003年,受限于禁摩令,公司的摩托车业务遇到了发展瓶颈,张兴海便将目光放在了更高一阶的汽车领域,03年和东风汽车合作拿到了造车资质,07年,小康汽车成立。
此后的十年时间里,东风小康一头扎进了汽车行业,到2016年时,其旗下已发布有6个系列200多种车型,不过受困于国产汽车的工业现状,东风小康的营收一直不温不火,其市场也主要集中于中低端的微型车领域。
张兴海甚至在出席一档行业论坛时公开表示:在传统燃油车这条赛道上我们不可能竞争的过日、德两座大山,没有机会获得豪车定位,它们锁死了中国车企的发展。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张兴海决定带着小康赌一把,ALL IN 新能源!
从财报来看,东风小康转型前的2013-2015年期间,其研发投入费用分别为:1.91亿、3.3亿和2.94亿,而开始转型的2016年以后,公司研发费用飙涨至2017年的8.12亿和2018年16.62亿。
如此高昂的投入,在市场上却没能取得良好的回报,其在2019年发行上市的新能源汽车SF5销量远不及预期,除此外,受同期燃油车销量下降影响,公司利润开始出现暴跌,此前最高7亿的净利润,在2020年录得了-17.29亿的数据。
但对东风小康来说,至暗时刻还远未结束。
022019年5月,任正非签发组织变动文件,宣布正式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以成为新能源领域最大的供应商为目标,进军新能源行业。
然而这一庞大的战略构想却所托非人,华为车BU成立两年时间几无寸进,2021年5月,车BU换帅,余承东被点将接任智能汽车业务。
作为几乎是凭一己之力将华为终端消费业务支棱起来的猛将,余承东入主车BU后自然不肯老老实实的沿着供应商这条B端业务走到底,于是他另外捣鼓起来了一条事业线:智选车模式,在提供软硬件供应的基础上,与车企深度合作,参与到汽车的设计、生产、宣传和销售等环节。
而另一边的东风小康,此时刚刚录得自成立以来最差的营收数据,在面对华为抛出的橄榄枝时也难以拒绝,双方一拍即合之下,问界品牌就此诞生。
2021年12月23日,华为与东风小康合作推出了新款车型问界M5,然而这一被双方寄予厚望的扛鼎之作,却没能得到市场垂青,上市首月销量仅4000余台,此后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也不见起色。
受此影响,赛力斯的亏损在2022年创下新高,净亏损38亿。
就在大家都以为赛力斯要走入黑夜之时,转折点来了。
2023年9月前后,华为旗舰系列手机mata60毫无预兆的发布,让这个暌违已久的手机品牌重回数码领域顶流宝座,而几乎同一时间发布的问界M7,毫无疑问成为了这种情绪变现的最佳渠道,其发布首月大定就超过5万辆。
12月底发布的m9更是直接爆单,作为一款均价在55万左右的车型,其在过去一年里大定累计突破了17万!
在这样庞大的销量冲击下,赛力斯的营收实现了从亏40亿到赚40亿的深V反转,其2024年1-9月净利润达40.3亿之巨,赛力斯也凭借问界系列彪悍的成绩,跻身进了张兴海梦寐以求的豪华车市场。
03很多人都说,赛力斯能有今天基本全是靠华为,我的观点则更倾向于他们是相互成就。
从东风小康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张兴海对中国商业趋势的敏锐洞察,从最初的电器簧到减震器,从摩托车到面包车,再到今天的新能源。
东风小康能从中国35家本土汽车企业中突围,拥有今天的地位,这家企业不断自我革新的勇气是最重要的基础,君不见国内多少昔日赚的盆满钵溢的合资车企,在今天这个普遍亏损的节点,仍然没有启动转型的勇气。
而华为呢,余承东虽然是临危受命,但其推崇的智选车路线却与华为领导层决策的供应商路线相左。
结合这期间华为内部的路线之争以及问界品牌的归属调整,不难看出余承东当初的决策是在踩钢丝,对他来说,已经转型新能源5年之久的小康汽车,是彼时智选车路线的最好选择。
两家公司是在产业趋势、个人命运和时代洪流的合力下走到一起,最终创造出了国产汽车闯入,并主导中国豪华车市场的商业奇迹。
但对赛力斯而言,8年转型,并在两年的时间内完成市场腾飞,这个节奏实在太快了,以至于在除了问界品牌以外的部分,公司大部分的班底,实质上还停留在东风小康的年代。
而华为附带的流量实在太过庞大,问界在今天几乎拥有了和特斯拉当年一样的待遇,凡是事故必有报道,与赛力斯在新能源遥遥领先的市场地位相比,东风小康在舆情公关上的手段无疑相当稚嫩。
对这家企业来说,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如何在深度绑定华为业务的同时,正确处理好其附带而来的流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视频的全部内容,只讲你听得懂的商业故事,我是咨云君,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