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要150万大军,美国军火商笑醒,为何乌克兰还要咬牙硬撑

观图文读历史 2025-02-17 22:27:21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该篇文章结尾

随着俄乌战场的结果越来越明晰,泽连斯基也越来越焦躁了。

本身他们实力就不如隔壁大鹅,如果不是西方的装备和资金支持,早就一败涂地。可现在西方看起来要放弃他了,届时等待他这个总统和国家的未来会是什么呢?

趁着慕尼黑会议,司机要求北约帮他建立150万大军并配上全套装备,先不说北约会不会答应,美国军火巨头们那叫一个春光灿烂。

更绝的是,他还加了一句,钱和武器得找美国要。

01

卖矿换导弹

所谓的“生意人”大多无利不起早,西方资本更是如此,司机要想在他们手底下讨饭,那就势必要拿出自己的筹码。

稀土,显然就是一个重要工具。

其被视为现代工业维生素的关键资源,在电子、新能源、国防等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制造芯片、导弹、隐形战机的核心材料。

早在 2024 年,美议员格雷厄姆便公开宣称乌坐拥价值 2 万亿至 7 万亿美元的稀土,意思就是他们要通过协议拿回投资。

不久前的白宫记者会上,美利坚更是堂而皇之表示,乌想要援助,那就得拿资源,比如稀土、石油什么的来换。

因此现在有猜测,乌境内超一半的稀土矿开采权,正被摆上谈判桌,用以交换美国的 F - 16 战机和 ATACMS 导弹。

美国宣称已投入数千亿美元,且执意要收回成本。

这一系列操作的背后,隐匿着美对乌资源的觊觎,也体现出乌克兰于军事压力之下的无奈妥协。

对于乌方高调的武器需求,政府之间是拉拉扯扯,军火商可就直接呲着牙笑了。

荷兰同雷神公司签订了价值5.29亿美元的合同,采购爱国者防空系统零件,用以补充此前捐赠给乌克兰的装备。

这种资源换武器的交易,让乌克兰的土地成为了各方利益博弈的棋盘。

美国贝莱德集团已获得战略矿产的勘探权,其开发的战时资源证券化系统,更是将乌克兰的稀土储量转化为可交易的金融衍生品,华尔街的资本开始在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上布局。

而乌克兰民众呢?他们看着自己国家的资源被拱手让人,换来的却是更多的战火与不确定性。

甚至他们儿子或者父亲用生命守卫的国土,就这样被人随意定下了去留,他们连说句话的权利都没有。

02

骨感的现实

但不管司机如何蹦跶,现实还是很骨感的,他的扩军计划刚发布,就被三盆冷水浇了个透心凉。

乌现在面临兵源稀缺,平均征兵年龄已经至 43 岁,大量学生被迫离开校园,甚至于还有有超百万乌克兰人流离失所或离开本国。

其人口从 2022 年的 4300 万下降至 2024 年 7 月的 3580 万人,甚至有数据显示已急剧减少至 2800 万人。

而且为换波兰的二手装甲车,乌被迫签粮食专供协议,农民都快恨死了。乌克兰经济在战争的冲击下千疮百孔,根本无力支撑大规模扩军所需的经济消耗。

武器装备短缺且落后,这使乌克兰军队于战场上的处境愈发艰难,仿若雪上加霜一般,其扩军计划亦因之缺乏充足的硬件支撑。

这场荒诞大戏的结局早已注定,对乌克兰而言,150 万大军恐成泡影。

北约内部对乌克兰的诉求并无共识,欧洲国家自顾不暇,难以提供实质帮助,且乌克兰兵源枯竭,未来还需战后重建,兵力扩充更是难上加难。

长此以往,乌恐将沦为棋盘上的棋子,国家主权与人民命运皆会被无情操控。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大量输送武器,军工巨头股价逆市飙升,其不断渲染外部威胁,诱使北约成员国增加国防开支,进一步为军火销售开路。

但老特团队有削减昂贵武器项目、支持无人驾驶装备的倾向,很可能断供提现,不太可能给乌克兰擦屁股,无偿援助他们。

03

谈判桌上的乌克兰

并且按照美的想法,乌东地区极有可能通过托管或自治的名义脱离基辅的控制。

回顾2014年后顿巴斯地区的割据状况,该地区自行宣告独立,这与乌克兰政府形成严重对立冲突,致使当地局势长期动荡不安。

而一旦乌东地区因特朗普方案发生类似变化,将会使得乌克兰的领土完整遭到进一步破坏,国家内部的分裂状况加剧,地缘政治格局也会发生不利于乌克兰的重大改变。

乌克兰政府对这些地区的管辖权将名存实亡,长期的冲突和不稳定因素会持续影响当地民众的生活,经济发展也将陷入停滞。

东欧的波兰等国虽然出于历史和地缘政治因素,主张强硬抗俄,积极支持乌克兰,但法德等西欧大国担心冲突外溢至北约边境,引发更大规模的战争,因此更优先考虑本土安全,在对俄政策上相对谨慎。

若冲突冻结,乌克兰很可能成为美俄博弈的缓冲国,随着欧洲能源多元化的发展,如北欧氢能、非洲天然气等逐渐进入欧洲市场,乌克兰作为传统能源运输通道的战略价值不断下降。

在美俄博弈中,乌克兰将处于被动的地位,其内政外交都可能受到美俄的双重干涉。

当前司机任期本应于去年届满,但因战事耽搁到现在还在任上。

近期,美俄一直在鼓动乌进行再次选举,但司机可没敢答应。

一旦泽连斯基被迫举行选举,乌克兰国内政治格局可能发生重大变化,亲俄派或中立派势力可能借此机会崛起,亲俄派长期以来主张与俄罗斯保持友好关系,在对俄政策上更倾向于妥协与和解;中立派则希望乌克兰在大国博弈中保持独立,避免过度卷入地缘政治冲突。

他们的崛起会打破现有的政治平衡,进一步削减西方在乌的影响力,西方长期支持泽连斯基政府,在乌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亲俄派或中立派若上台执政,或许会致使乌克兰外交政策转向,削减对西方的依赖,增强与俄罗斯或其他国家的合作。[太阳]

参考来源:

0 阅读:68
观图文读历史

观图文读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