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花穗长度失控,短截疏花两技法,花期前7天调控,营养集中管理方案
在南方很多种植荔枝的乡下田园里,荔枝种植户们常常面临着一个头疼的问题,那就是荔枝花穗长度失控。你看啊,到了荔枝生长的时候,那花穗像是一群脱缰的野马,肆意疯长。比如说在广东的一些地区,那片红土地上的荔枝田园里,漫山遍野荔枝树花穗长长的,沉甸甸地垂着,本该是很美的画面,可在果农眼里却是烦恼。
我就听过一个网友分享的故事,他是从广东一个小镇来的。他家有几亩荔枝园,每年到了花穗生长的时候就发愁。以前啊,那些花穗长得很长很长,花朵特别小而且很密,就像一把超级小的梳子上插满了又细又多的针。结果到最后结出来的果子啊,个头小不说,数量还少,而且果子品质也不好,果实瘦瘦小小,在市场上根本卖不上好价钱。
荔枝花穗长度失控可不是一件小事。荔枝这东西啊,对生长环境和种植要求挺高的。它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在南方像福建、广东、广西这些地区都广泛种植。荔枝树的品种也多样,比如说糯米糍、妃子笑、桂味这几种常见品种,还有像桂绿这种比较冷门的品种。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独特的习性。
糯米糍荔枝的花穗呢,比较短,花朵也相对大一点,果肉特别软糯香甜。妃子笑的花穗长度适中,花朵颜色很娇艳,果子成熟得早,产量相对稳定些。桂味荔枝的花穗比较适中,果肉带有桂花香味,个头也挺大。而桂绿这个冷门品种,它的花穗长度如果在前期不注意控制,也会像糯米糍荔枝的花穗一样,长得过长,花朵小而多,结果就会很不理想。
在北方的华北地区,可种不了荔枝,在南方不同的地形和地貌下荔枝的种植也有些差异。像在丘陵地带种植荔枝,排水性好,但对施肥和灌溉的操作相对麻烦些;在平原地区种植荔枝,虽然便于大规模管理,但病虫害可能更容易传播。
说到荔枝花穗长度失控的问题,我再讲个昌平有个朋友的朋友在华南种荔枝的例子。这位大哥在荔枝花期前的那段时间可是忙坏了。他发现,荔枝花穗如果前期没有一个好的管理,在花期的时候就麻烦大了。正常来说,荔枝花穗在花期前7天的调控非常关键。
对于荔枝花穗长度的控制,现在有短截和疏花这两招很实用的技法。短截就是把过长的花穗剪掉一段,就像给调皮捣蛋的孩子立规矩一样。比如说,如果发现荔枝花穗已经有十几厘米长了,在花期前7天,把花穗顶端那一段大概三四厘米剪掉。这样一剪啊,能刺激花穗侧枝生长,让花穗形状变得更合理,以后结出来的果实也会分布得更好。这就好比把长长的一串珠子,中间截断一部分,然后珠子就会分散开,每个珠子都有更好的空间,不再挤成一团啦。
疏花呢,就是把花穗上过于密集的小花去掉一部分。你看那荔枝花穗在失控的时候,密密麻麻全是小花,就像一团乱麻。在花期前一个星期左右,可以按照一定比例把小花疏掉。比如一串花穗原本有100朵小花,疏掉一半,留下50朵左右。这样营养就不会被那些多余的小花抢走,剩余的花朵就能长得更好,吸收更多营养,以后结出来的果实也会又大又饱满。
说到营养集中管理方面,在荔枝生长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讲究。比如说在荔枝萌芽期的时候,大概提前一个月左右,就得开始注重营养供给。这个时候,不能盲目施肥,要根据荔枝树的成长状态来。如果发现荔枝树有些叶子发黄,可能就是缺乏氮肥,就要适量补充氮肥。而在花穗生长到中期的时候,差不多15天左右,除了氮肥,还得补充一些磷肥和钾肥,这样才能让花穗健壮生长。到了花期前7天,就得严格控制氮肥的施用量了,这个时候如果氮肥太多,会让花穗又开始疯长,之前的调控就白费了。
我还知道一个福建的荔枝种植户李大叔的例子。他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就是特别注重细节。他种荔枝的地在一片梯田上,周围都是青山绿水。他在荔枝花期前,除了做短截和疏花,还对不同品种的荔枝树区别对待。他种了糯米糍、妃子笑还有那个冷门品种桂绿。他对糯米糍荔枝树的花穗,在短截的时候会比妃子笑和桂绿稍微少剪一点,因为他发现糯米糍的花穗如果剪得太短,会对果实的品质有影响。他还在施肥上很有创意,在果园里养了一群鸡,鸡可以在果园里吃虫子,鸡粪又能肥沃土地。而且他会根据果树的年龄调整营养的供给比例,对于那些年轻的小荔枝树,他会更注重氮肥的供给,促进生长,而对于那些已经结果的成年树,更注重磷肥和钾肥,提高果实品质。
荔枝花穗的管理真的是一门学问。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影响到最后的产量和果实品质。从花穗开始生长,到最后的果实成熟,中间要经历那么多不同的阶段,就像一场漫长的旅行,每一步都得走稳。
那大家来说说,除了短截和疏花这些方法,在荔枝花穗管理上,大家有没有什么独特的小窍门或者小经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