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篇】罗斯福6:老鼠吃大象—谁会给总统气受?

巴巴维维 2024-02-11 14:32:13

1929年1月1日,当罗斯福宣誓就职纽约州州长的时候,前任阿尔·史密斯留给他的是一个井井有条、经济繁荣的纽约州。而1933年3月4日,当他从赫伯特·胡佛手上接过总统的权柄时,整个美国就像刚刚经历了一场龙卷风,满目疮痍。

1932年底,全国有1500万人失业,这个数字占劳动力人口的1/3。拿1929年和1932年对比,农业毛收入从120亿下降到50亿美元。粮食卖不出去,南部产棉区的农民们眼睁睁地看着棉花在地里腐烂却无法采摘,因为采摘的成本远远超过收益。

在城市,3/4的失业人口得不到救济,每天有超过1000所房屋因不能按期还贷而被收回。西弗吉尼亚州产煤区的居民90%严重营养不良。芝加哥政府已经无力支付教师的工资,亚拉巴马州80%的孩子面临辍学。

从当选总统到正式就任之间有4个月的时间,罗斯福的智囊团队一直在为他研究政策,罗斯福则忙于人事安排。卸任总统胡佛给他写了一封信,他希望罗斯福能“萧规曹随”,继续延续自己先前施行的政策,即政府奉行有限的救济,恢复经济更多地依靠市场自身的运行逻辑。他还提到了几个具体原则:坚持金本位,不滥发货币;坚持预算平衡,通过提高税收增加政府收入;不保护房屋按揭;不给各州提供借款进行公共事业建设;不实施美国最大河流田纳西河水电站建设等等。

足足过了10天,罗斯福才给胡佛回信,他对前任的建议不置可否,后来证明罗斯福一条都没有采纳。罗斯福唯一肯定胡佛政府的一点在外交方面,胡佛的国务卿亨利·史汀生和罗斯福刚刚经历一次“神交”。在竞选期间,胡佛曾要求史汀生攻击罗斯福,但遭到后者的明确反对。时年65岁的史汀生并非想讨好罗斯福,而是他坚持外交领域应该超越党派之争。

1933年1月9日,罗斯福邀请史汀生来到海德公园的家中,二人促膝长谈,聊了六个半小时。后来史汀生回忆说:“非常感动,非常钦佩他展示出来的亲切。我们无所不谈,气氛非常轻松。”不久之后,史汀生改任国务卿高级顾问,罗斯福在外交上几乎全盘继承了前任的政策。

内阁成员也陆续确定,罗斯福的几位“近臣”进入白宫,霍韦担任总统办公厅主任(当时叫总统事务部部长),法利担任邮电部长,除了管理十多个公共职位外,还管理总统的政治酬佣。玛格丽特·莱汉德(米西)和塔利担任总统秘书,哈克梅斯特担任通讯站站长。

国务卿的位置交给了党内声望极高的科德尔·赫尔,财政部部长的人选体现了罗斯福的大度,他把职务交给了共和党人威廉·伍丁。海军部长的职务他任命了自己担任海军部副部长时的同僚克劳德·斯旺森,内政部长哈罗德·伊克斯他并不认识,此人是两个国会参议院推荐的。司法部部长的第一人选是托马斯·沃尔什,在去年的民主党全国大会上,罗斯福支持他当选终生主席。但沃尔什在1933年3月1日突然去世,罗斯福只得另换他人。罗斯福本来打算让摩根索担任农业部长,可遭到农业组织的强烈反对,所以他给自己的这位心腹安排了农业委员会主席一职。

罗斯福的第一届内阁成分很复杂,包含三位民主党上一位总统威尔逊的信徒,还包括三位来自共和党。值得一提的是,罗斯福没有任用一位他竞选时反对他的民主党人,反而让共和党人入阁。他认为共和党人之前反对他是党派之争,而党内之间的争斗则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1933年2月4日,罗斯福乘坐“罗马哈”号游艇开启了就任总统前最后一次旅行。他回到格罗顿中学和哈佛大学看了看昔日的校园,重温青年时的美好时光。2月15日,“罗马哈”号停靠在迈阿密,上岸后他和大约2万名退伍老兵见了面。罗斯福站在自己的敞篷车后座上发表了一番简短的演讲,然后坐回到车上,与赶来同他会面的芝加哥市市长安东·瑟马克热聊起来。

瑟马克千里迢迢赶到迈阿密是想向罗斯福表达歉意,因为他并没有在去年的选举中支持罗斯福。

突然在距离两个人不到40英尺(约12米)的距离连续响起了5声枪响,罗斯福身边一名特勤处特工手部中弹,他身后的一名妇女腹部连中两枪,瑟马克则痛苦地蜷缩在地上。

罗斯福后来回忆:“第一声枪响的时候,我以为是爆竹声,但紧接着又响起了几声枪响……我看了看四周情况,这时司机已经发动了汽车,特勤处的人让司机赶紧把车开到远离人群的地方。当车子开出15英尺远的时候,我让司机停车,然后招呼众人把瑟马克台上车,当时他还活着,但我感觉他很快就撑不下去了。我用左臂搂着他,把手搭在他的颈动脉上,已经摸不到脉搏。汽车开出了三个街口,然后驶向一家医院,我一直在和瑟马克说着话,告诉他不要乱动。”

刺客是32岁的意大利裔泥瓦匠赞加拉,他声称自己是单独作案,枪是花18美元在当地的一家典当行买的左轮连发手枪。他解释作案的动机是仇视富人,自己并不狠罗斯福本人,他狠的是所有总统,不管他是谁或者是哪个国家的。瑟马克于3月6日医治无效去世,凶手赞加拉后来被法庭宣判了死刑。罗斯福在与死神擦肩而过中表现出来的冷静让整个国家信心高涨,也让即将到来的总统就职典礼锦上添花。

1933年3月4日,在一个阴沉的早上,罗斯福乘车前往白宫。他先到圣约翰圣公会教堂,在那里和亲友一同参加了例行的祈祷仪式。快到11点的时候,他抵达白宫。很快胡佛也坐上了罗斯福的汽车,在骑兵的护送下,他们驶向几公里外的国会大厦。胡佛在车上向罗斯福推荐了自己的行政助理,希望后者能安排一个合适的位置,然后两个人没有再交流。这是两个人平生最后一次见面,相比于12年前二人首次在私人聚会上见面时的轻松气氛,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宣誓仪式结束后,罗斯福转身面对拉斐特广场上伫立的15万民众。也就在这时,太阳从云层里钻了出来,阳光洒在了广场上。罗斯福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讲,他说:“这个国家会一如既往地永存,会恢复曾经的繁荣。首先我要表明我的信念,我们唯一应该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一种莫名其妙的、丧失理智的、毫无根据的恐惧,他会把各种努力化为泡影。”

接着他提到了目前最紧迫的问题是就业,在简短地介绍了自己的计划后,他最后向国会呼吁:我们需要行动起来,马上行动起来。我要向国会要求赋予我对付危机的最后手段,就像国家在遭受外敌入侵时赋予我的权力一样。

通过这次演讲,所有人都明白,罗斯福准备大干一番了。这也是这个国家当时最需要的。

从1933年3月5日到6月13日,罗斯福在就任总统的第一个100天里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法案。他的行事风格是抓大放小,除了重要事项亲力亲为之外,具体工作他几乎从不参与,而是交给自己委派的人全权负责。

罗斯福处理的第一件难题是严峻的银行挤兑问题。至1933年初,美国有5000家银行倒闭,储户们对账户里的存款越来越不放心,大规模的挤兑潮随时会击垮整个银行业。

在就职的第一个星期,他让财政部部长伍丁拿出了一套解决方案,然后尽快安排国会通过。3月9日,罗斯福宣布全国银行业停业4天。也就在这一天,《紧急银行法案》出台,政府放弃将银行收归国有;总统拥有管控黄金和外汇的特权;美元与黄金、白银脱钩;美联储增发货币为市场注入流动性;所有银行经过审查后才可以恢复营业。3月15日,当银行重新营业时,挤兑现象不仅消失了,民众还将此前提出来的存款又存回了银行。这一天纽约证券交易所也重新开市,指数一天飙升15%,创下了历史最高单日涨幅。

罗斯福处理的第二件事是全面削减政府开支,着手点是降低公职人员工资和削减占财政预算1/4的退伍军人福利。总统的年薪从90000美元降至75000美元;国会议员的年薪从10000美元降至8500美元,各级公职人员薪酬相应缩减。

一些议员对罗斯福的提议非常不满,但罗斯福没有放弃想法。他提醒众人说:“1/3的民众住不好,穿不好,吃不饱。联邦政府的财力已经减衰,正走向破产。我们要维持财政预算平衡,就必须这么做。”《维护美国信用法》在不久后提交国会表决,在第一轮投票没能通过的情况下,该议案又经过了2个小时的激烈辩论,最终以266:138票在众议院获得通过,在反对者中包括92位民主党议员。

两项重要法案获得通过,罗斯福决定乘胜追击。3月16日,他发表了一篇炉边讲话,然后亲手草拟了一份只有72个字的提案,要求放宽禁酒令,允许售卖啤酒和低度酒。然后他与同僚一同喝了一杯啤酒。这项提案在几天后获得国会通过。

趁国会还处于工作状态,《农业调整法》也提交到国会表决。这份法案颇有“计划”色彩,提出农业部着手对每种农作物种植面积进行分配,号召农民放弃产量过剩的耕种面积,政府则为此给农民提供补贴。这笔资金来源出自对磨坊主、罐头生产商和食品包装商加征的税费。他对国会坦言:“这是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但我同样坦率地告诉大家,目前的困境需要我们以新的方式来拯救农业。”3月22日,该法案获得众议院通过。

一周之后,罗斯福授权成立“公共资源保护组织”,这个组织的职责是雇佣年轻人参与造林和防洪设施建设。出来阻挠这项决定的竟然是劳工组织,他们认为每天1美元的报酬拉低了全国平均工资水平,同时他们还反对该组织采取的军事化管理的方式。

罗斯福立即向他们发起了反击,除了每人每天得到的1美元,政府还要提供食宿,这笔费用每人每天还要花费1美元,如果把它加进去,工资水平并不低。至于所谓军事化管理也是一派胡言,那其实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纪律。3月31日,《公共资源保护法案》出台。这个组织后来成为罗斯福新政运作的最成功的项目,它为300万年轻人提供了月薪30美元的工作。大多数人选择把钱寄回给家人,让更多人在最困难的时候得到了帮助。

《紧急救济法案》于3月30日提交国会,3周后获得通过。该法案旨在成立联邦紧急救济部,负责为各州划拨救济款。负责这个部门的霍普金斯在罗斯福担任纽约州州长的时候就已经领导了该州的这项工作。到了1933年年底,150亿美元从该机构发往各州,救济了1700万民众。运作这样一个重要部门,霍普金斯手下仅用了121人,每月薪酬加起来不到22000美元。

田纳西河流域当时是美国最贫困的地区。其实这里的土地非常肥沃,限制它发展的最重要原因是因滥砍滥伐导致的高地水土流失,以及下游频繁暴发的洪水。一战期间,联邦政府曾在亚巴拉马州境内修建了一座巨型水电站,但战后就把它废弃了。与之相对比的是这里的农村地区仅有2%的家庭通了电,年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新生儿死亡率是其他地区的4倍。

1933年1月时,罗斯福就曾和女儿安娜来到田纳西河谷,这里有他个人经营的一家医疗机构,专门收治小儿麻痹患者。在他的支持下,国会议员诺瑞斯提交了一份授权政府重新经营田纳西水电站的提案。5月18日,罗斯福签署《田纳西河谷管理局法案》,他此前在给国会的提案上写道:“它关系着百万民众的生计和福祉,关系着人们关心的所有民生问题。”

在完成了一系列关于民生的举措后,罗斯福把目光投向了华尔街。不久之后《有价证券法》出台,这份法案要求所有新发证券相关的资料都必须上交到联邦贸易委员会存档。一旦发现上交的数据存在伪造,联邦委员会有权停止该证券的交易。

之后,他又着手解决期房按揭和房地产税的问题。1932年全年一共有27万份房屋按揭被取消赎回权。到了1933年上半年,这个数字又翻了一倍。民众失去了房屋就意味着流落街头,同时存贷业务和保险也深受其害,更严重的是房地产行业将最终崩溃。

4月13日,罗斯福要求国会立法,旨在保护个人房屋所有者不被取消赎回权。国会参照农场按揭法,通过了一项新法案。在该法案框架下,一家房主贷款公司成立,负责为经济困难的房主提供还贷资金、维修资金和支付房产税。贷款最高限额是2万美元,还贷周期最长为15年,而且利率极低。

这一举措成了数百万人的救命稻草,房地产行业也逐渐恢复了兴旺。至1936年共向外发放了100万份贷款,总额超过31亿美元。

1933年6月13日,罗斯福签署了“百日新政”最后一项法案-《公共工程法案》。他对身边的人说:“我应该休息一下了。”

罗斯福在白宫的生活神秘却很普通,如果说白宫是总统官邸,还不如说是一个大饭店。这里有21个客房,都住得满满当当的。罗斯福每天8点钟起床,然后花上1个小时的时间浏览当天的报纸,包括《纽约时报》《先驱论坛报》《华盛顿邮报》等等,他还会看一下霍韦为他准备的剪报。

吃早餐时,他习惯点起一天第一支烟,罗斯福的烟瘾很大,每天要吸两包骆驼牌香烟,那种烟很呛。10点左右,秘书向他汇报一天的安排,如果没有外出活动,罗斯福通常在10点半左右到楼下的办公室。

午餐是在办公室吃的,有的时候他会邀请客人一同用餐,这些人的身份也许是国会议员,也可能是出版商或者是记者。他们有时并没有什么事,只是想来看看总统先生。

工作会持续到下午6点。之后罗斯福会到游泳池去放松一下,同时在理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身体训练或者按摩。有的时候他会开车去兜风,或者和众人打板球。傍晚7点的时候,白宫里通常会举办一个酒会,罗斯福喜欢亲自给大家调制鸡尾酒。第一夫人埃莉诺从来不参加这种场合,她是反对饮酒的,这个时候埃莉诺会举办一个茶会。

晚上8点是晚餐时间。与前任不同,罗斯福在白宫的晚餐很随意,胡佛是要求所有人务必着正装出席的,家人和客人都能享受一顿可口的餐食。罗斯福家的晚宴要随意得多,受邀的客人也可以着便装出席。可惜饭菜很普通,有些人甚至提前吃饱了才坐到餐桌前。

有人说这是埃莉诺对罗斯福的惩罚,是对罗斯福和她之间复杂婚姻的消极反抗。第一夫人负责白宫的饮食,她聘请了一位55岁名叫内斯比特的老厨娘管理厨房。内斯比特夫人不仅固执,还崇尚简单的食材和简单的加工。

著名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在出席了白宫宴会后回忆说:“白宫的食物是我吃过的最糟糕的食物。我们先是喝了一道雨水般淡而无味的汤,然后是一道像橡胶一样冷硬难嚼的鸽子,接着又上了一道发蔫的蔬菜沙拉,最后是某个崇拜者送来的蛋糕作为甜点,但这个崇拜者也很外行。”

白宫的常客伊克斯说:“我对食物并不挑剔,但总觉得用纯金的刀叉吃极为普通的烤羊肉有些大材小用。你甚至能从晚餐的菜式看出是星期几,如果是酸子酱牛舌,那天肯定是星期一;如果是没有任何酱汁的煮牛肉,那天就是星期二,以此类推。”

内斯比特夫人只忠于埃莉诺,有的时候罗斯福会开玩笑式地抱怨几句,她也不以为然。有一次罗斯福明显不高兴了,因为一连三天都吃的是肝和豆子,但是内斯比特说:“他就应该吃这个。”

一次英国王室来白宫做客,他们点了咖啡,但内斯比特夫人却给他们上了冰茶。她说:“喝冰茶对他们比较好。”这种情况直到1941年才有所改善,那一年罗斯福的母亲萨拉去世,罗斯福把母亲家的厨师玛丽·坎贝尔请到了白宫,她在三楼家庭厨房担任厨师。1944年大选期间,罗斯福私下对长女安娜说,我参加第四次连任竞选的真正原因是希望获得连任后,能够炒内斯比特夫人的鱿鱼。

内斯比特夫人在白宫的好运在杜鲁门继任总统后结束。一天,新的第一夫人应邀外出参加一次午餐活动,她让内斯比特准备一块黄油,内斯比特夫人却拒绝了,理由是白宫的食品配给是定量的。当天下午,杜鲁门就让卷铺盖走人了。

在1933年罗斯福还处理了一项重大外交事务。美国当时是唯一没有和苏联建交的大国。20年代狂热的反布尔什维克已经退潮,美国商界里很多人都希望和资源大国苏联发展贸易。一份民意调查显示,只有27%的人反对承认苏联。

阻力来自天主教会、总工会和革命女儿会这些保守团体,其中最要紧的是教会。9月4日,罗斯福展开魅力攻势,他邀请乔治敦大学的沃尔什教父访问白宫,他是反对苏联的代表人物。二人交谈了一个小时后,沃尔什对记者说:“我觉得应该信任总统,放手让他做他认为正确的事。”

11月,苏联外长李维诺夫访问华盛顿,双方在宗教自由问题、煽动世界各地民众革命问题和苏联在内战期间冻结美国资产问题上达成妥协。1933年11月17日,美国和苏联恢复外交关系。IBM创始人托马斯·沃森在当天的送别晚宴上号召美国人:不要再批评俄国所选择的社会制度。

“百日新政”期间出台的各项政策都在顺利推行着,只有《国家工业复兴法》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阻力。根据这个法案,联邦政府成立了两个协调机构,分别是国家复兴署和公共工程署。掌管公共工程署的伊克斯本着“把钱花在刀刃上”的原则,对每个细节都仔细核查,导致一年中只花出去1.1亿美元。

罗斯福找来了霍普金斯,把公共工程署的资金大部分交给了联邦紧急救济署。霍普金斯行动迅速,此时已经是1933年的冬天,他用十天时间创造了80万个工作岗位,到了年底为260万人安排了工作,次年1月的规模是400万人。这些岗位在1933年的冬天修建了1200万英尺的下水道,新建改造50万英里二级道路,4万所学校、3700个休闲中心以及1000个机场。一位爱荷华州的妇女自豪地说:“我们不再依靠救济度日了,我丈夫在为政府工作。”

1934年11月的国会选举视为罗斯福新政的中期测验。根据以往经验,当选总统所属政党的支持率会在任期中段大幅下降。副总统加纳预测共和党会在众议院多得到几个席位,不过这已经是执政党的重大胜利了。选举结果显示,民主党在这次选举中,众议院席位从上届的310个增加到322个,参议院席位从60席增加到69席。在各州州长的选举中,民主党人占据了39个州的州长职位。

强劲的经济复苏是民主党获胜的关键,虽然国民收入还只有1929年时的一半多一点,可一切都在好起来。

1935年8月14日,罗斯福签署了《社会保障法案》。这个法案在当时算不上完善,尽管他希望法案能让全民享受社会保障,但实际上获益的只有60%的劳工。农场工人和从事家政服务的工人没有享受到保障,雇员不足10人的小公司职员也没有享受到保障,而他们却是最需要的群体。尽管如此,美国民众第一次在法律的框架内得到了保护。

罗斯福很早就开始准备1936年的大选。这时的他有理由保持乐观。他在第一届任期内的成绩有目共睹。国民收入增加了50%,失业率下降了几乎一半,剩下的800万失业劳动力中,有70%的人每年可以在公共事业复兴署或公共资源保护署的项目里工作一段时间。工业产量增长了一倍,华尔街的指数上涨了80%。

这一届大选罗斯福在党内和共和党那边都没有对手,唯一让罗斯福伤感的是自己最信赖的人路易斯·霍韦在1936年去世了。霍韦在1911年就开始追随他,帮助他连任了纽约州参议员,在那之后霍韦就没有离开过罗斯福的身边。有人说霍韦每天醒来就只会考虑关于罗斯福的事。他和罗斯福的关系有多深厚,可以从一件小事上看出端倪。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宣誓就任美国总统那一天,深夜他邀请霍韦来到自己房中,两人静静地待了一会儿,回忆过去22年一起奋斗的往事。霍韦从罗斯福房间出来后,罗斯福就熄灯睡了,当时是晚上十点半。

1936年11月的大选是新政的终考。罗斯福在普选中史无前例地获得了60.79%的选票,达到2772万张,共和党对手兰登得票1667万张;在选举团中,罗斯福赢得了46个州的523张选举人票,兰登只得到了8张。

1937年1月20日,在一场大雨中,罗斯福第二次宣誓就任美国总统。

2 阅读:58

巴巴维维

简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