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阵眼是并购重组以及各个板块龙头。昨天都开始出现了松动。有点像10月9日,后排先掉队,然后到了10月10日龙头掉队。今天关注各个分支龙头是否有大的亏钱效应。
这时候,常规动作是1,关注是否有低位新方向起来,大家目前关注比较多的是化债和AI手机。2,有哪些能够穿越分歧的龙头。
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降低仓位后,耐心等待市场给出新的信号。
10月18日之后,市场风格出现了较大变化。买重组股,做各种题材,赚钱效应炸裂。但是如果做大盘股,做基金重仓股,基本上很难赚钱,亏钱是大多数。这就是所谓的“权重搭台,题材唱戏”。所以,擅长做题材,做龙头的选手,最近的体感甚至可能比9月24日到10月8日那段时间还要好。
最近我有两个感受。第一个是关于选股的问题。我们都希望买到主线,买到龙头,这样就可以一路躺赢了。不用担心大盘调整,不用担心板块退潮。因为龙头最先涨,最后跌,至少会给你一天的观察期。
但是买到龙头谈何容易。龙头刚刚走出来的时候,大部分人可能都还不知道为什么涨。
等到大家发现板块启动了,某某股票是龙头的时候,已经不好上车了。所以,要想买到龙头,就要做到几个“更快”。
更快想到逻辑;更快选出股票;更快发现异动;更快下单交易。每一步都快一点,长久下来,收益率就会比别人高一大截。
第二个是关于择时的问题。熊市中太早抄底,和牛市中太早逃顶,是大部分人的通病。问题的根源是一样的:就是左侧交易。好的选手应该是右侧交易者:没看到见底信号绝不入场,没看到见顶信号绝不离场。
问题是,这个所谓的“见顶和见底信号”究竟是什么?我之前总结过一个简单的公式叫做:情绪>预期>走势>逻辑。现在愈发觉得真正有效的东西还是情绪。
但情绪不能简单总结为“是否高潮”,而是叫做“赚钱效应和亏钱效应”。
游资们有一句话叫做:遇到大题材就干到死。也就是干到出现亏钱效应为止,干到这个策略失效为止。如果一个方向开始出现亏钱效应了,大部分预期都打进去了,而且走势上开始对利好钝感了,那就说明这个板块大概率就要结束了。
比如,昨天可能就是并购重组线即将进入退潮的一个信号。而在昨天之前,没有任何亏钱效应的时候,就不应该轻易地认为行情结束了。
反过来也一样,当市场没有出现赚钱效应的时候,也不能就认为一个板块或者指数起来了。做左侧的,都是极度自信的选手,都是强者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