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北漂变蓉漂,真香!”当东部沿海还在为“抢人”绞尽脑汁时,川渝地区却悄然上演逆袭——2024年川渝两地人口净流入近30万人,相当于每天800多人选择“向西南”。更劲爆的是,成都常住人口已逼近北京,差距缩至35.8万!这场人口流动大戏背后,藏着哪些新趋势?

一、成都离“人口第三城”只差一步?
3月28日,成都晒出最新“成绩单”:2024年末常住人口达2147.4万人,与北京的2183.2万仅差35.8万。要知道,四年前这个差距还是95.5万,如今四年狂追60万,相当于每年“搬进”一个中等县城。
网友@巴适得板 调侃:“以前是‘逃离北上广’,现在是‘挤进大成都’!”数据印证了这一点——2010年成都常住人口占四川全省18.8%,2024年飙升至25.67%,相当于每4个四川人就有一个在成都。更牛的是,2021-2024年成都常住人口累计增加52.7万,在全国人口负增长的大背景下堪称“逆天改命”。
二、川渝逆袭密码:产业+宜居双杀东部
“以前在深圳月薪1万5,现在成都1万2活得更有尊严。”从广东回流的程序员小李道出真相。川渝的逆袭绝非偶然:
产业西进: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万亿级产业集群落地,2024年成都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万家;
房价洼地:成都新房均价1.5万/㎡,仅为北上深的1/3;
政策红利: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三年砸下4.6万亿投资,带动就业岗位激增。
重庆大学人口专家王教授分析:“过去‘孔雀东南飞’是打工潮,现在‘西南飞’是带着技术、资金返乡创业。”
三、30万净流入背后:一场静悄悄的人口革命
2024年川渝交出一组“反差萌”数据:
重庆常住人口减少0.96万,但实际净流入8.24万(自然减少9.2万);
四川常住人口减少4万,却吸纳外省21.3万人;
合计净流入29.54万人,与广东(27万)、浙江(45.4万)等东部大省旗鼓相当。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新川渝人”正在改写人口结构:
成都25-35岁人口占比从2020年的28%升至32%;
重庆高新区企业员工平均年龄29.8岁,比五年前年轻3岁。
网友@山城辣妹 感叹:“解放碑的咖啡馆里,十个人有六个在聊AI和跨境电商。”
四、第三城争夺战:成都VS北京,谁更“吸人”?
尽管成都人口直逼北京,但中国社科院城市研究所专家提醒:“数量赶超易,质量追赶难。”
北京2024年大专以上学历人口占比43.7%,成都为31.2%;
北京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是成都的4.3倍;
不过成都也有杀手锏——过去三年新增院士工作站17个,引进海归人才数量增速全国第一。网友@蓉漂博士 晒出账单:“成都给博士安家费30万,北京?排队等户口吧!”
【结语】
今日(2025年3月29日),当我们重新审视中国人口版图时,川渝的崛起已不可忽视。这里既有火锅味的烟火气,更有硬核的产业底气。成都冲击“人口第三城”或许只是时间问题,但比数字更重要的,是这场西南逆袭背后的发展逻辑之变——当“拼质量”取代“拼数量”,中国城市竞争的下半场才真正精彩。
我是你最爱的小编,你觉得成都真能超越北京吗?评论区等你来辩!
(本文素材取材于网络,若有不实之处,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