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位患者在后台留言,说想了解一下,中医对于慢性胆囊炎的认识,那今天呢,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个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案例吧,请大家仔细体会,如果你有这方面疾病的困扰,也许会对你有所帮助。
赵女士,39岁,这是我之前遇到的一位患者,这个人,曾经有两年的胁痛病史,而且有一回还发作急性胆囊炎,经过治疗以后,病情虽然被控制住,但是几年来一直未愈,疼痛不适之感时发时止。

当时看患者舌质红,苔薄黄,细问还得知,患者目前的状态是右侧上腹部隐隐作痛,有时候疼起来很厉害,但大部分时间是隐痛,并且还伴有大便干,小便黄,嗳气,食欲不振的症状。
了解到这里,基本上就结束了,患者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下面我们来聊一聊这背后的道理。

其实像这个慢性胆囊炎,中医中一般把它归纳到“胁痛”一病的范畴里。它的形成原因中,比较典型的一个,是肝胆气滞,湿热困阻。
医案里的这个患者,其实就属于这个情况,她在急性胆囊炎发作以后,转为慢性。慢性阻滞,所以小便发黄,上腹隐痛。大便发干、舌红苔黄,为湿热伤津之象。脉弦,提示病在肝胆。肝木之气横逆乘脾,所以患者食少、嗳气。

这时候,就得行气郁,利湿热。
给她开方:虎杖,郁金,栀子,柴胡,香附,延胡索,甘草。
这个方子里,其中虎杖、郁金用来清利湿热,是中医清利肝胆的要药;栀子清肝胆和三焦之热。柴胡、香附,用于疏肝解郁,配合延胡索,达到行气止痛之效。结果如何?

患者用了一个疗程之后,自觉右侧胁肋部位的疼痛大大缓解,大小便也回归正常,但是食欲还是有点不好,于是二诊时予以此方随证加山楂,白术,继续调理一疗程,如今患者诸症全消,右侧胁痛现象消失,食欲增加,回归正常生活。
好了,以上就是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案例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不过还是需要提醒大家,每个人体质不同,如果对于自身情况拿不准的话,请大家及时就医,不要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