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车鱼,没有鱼尾巴,就这样苟了一亿年

嘉慧浏览趣事 2024-12-27 01:54:30

在当今地球的海洋世界中,存在着一种独特而引人瞩目的生物——翻车鲀,它们堪称是最为奇特的辐鳍鱼类之一。说来有趣,翻车鲀似乎命中注定难以寻觅到自己的另一半,其独特的生理构造更是令人称奇。

这种鱼竟然没有鱼尾巴,身体的后部仅存一片背鳍和一片臀鳍,如此特殊的身体结构使得它们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以一种略显诡异的泳姿在海洋中缓慢飘荡前行。

而令人意外的是,翻车鲀却属于远洋鱼类,这种反差使其周身散发着一种别样的、略显无奈的气质。

实际上,翻车鲀所属的类群为鲀形目,这可是一个孕育了众多独特生物的家族,像河鲀、马面鲀、箱鲀、刺鲀等皆出自此家族。在这些个性鲜明的成员之中,翻车鲀的独特性似乎也显得不那么突兀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鲀形目的祖先开启了这样一条独特的演化之路,让其后代呈现出如此多样化且独特的形态呢?这一切,还得从遥远的距今1亿年前的早白垩纪时期说起。

鲀形目的祖先,正是一种生活在距今一亿多年前欧亚岛礁区域的长形鱼类,其外形或许与如今的拟三刺豚有几分相似,在当时看起来似乎是一种较为普通的鱼类,与如今鲀形目家族那些独特的成员相比,显得格格不入。

不过,从演化的脉络来看,鲀形目更早的鼻祖可能是某种深海鱼,毕竟如今与鲀形目亲缘关系最为接近的类群是安康鱼。

总之,鲀形目的祖先进入固着礁区域的时间相对较晚,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它们只能通过不断演化,使自己的身躯变得极其微小,从而在缝隙生态系统的微小空间中艰难求生。

但即便身处这样隐蔽的角落,也难以逃脱大鱼吃小鱼这一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在残酷的生存压力下,这些小杂鱼逐渐演化出了锐利的尖刺,试图以此来抵御来自天敌的威胁,增加自己生存的几率。

然而,一组尖刺仅仅能够抵御来自一个方向的攻击,安全感仍然有所欠缺。

于是,它们进一步演化,在身体的前后上下都长出了多组尖刺,并且将鱼鳞加厚变硬,使自己变成了一个浑身长满尖刺的“小刺头”。而这种演化思路的产物,便是史上最早一批崛起的鲀形目类群——刺箱鲀类。

但可惜的是,这样微弱的生存优势,也在约6600万年前那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中化为乌有。一颗来自外太空的巨大陨石撞击地球,引发了全球性的灾难,刺箱鲀类连同它们赖以生存的固着蛤礁,都只能以化石的形式留存于世,成为了地球历史长河中的一段记忆。

事实上,在新生代最初的近1000万年时间里,整个鲀形目都陷入了一种艰难的生存困境,仿佛被大自然的巨手不断地削弱和淘汰,处于一种“销户”的边缘状态。

然而,就在这看似绝境的关键时刻,命运却出现了转机。随着地球环境的逐渐变化,失去了固着蛤压制的珊瑚,在欧洲至西伯利亚一带的海域中重新繁盛起来,与此同时,海草也开始向海洋深处蔓延。

这一系列的变化使得海底再次出现了大量的狭缝,为鲀形目提供了新的生存空间,让它们成功地从灭绝的边缘撤回,获得了一次宝贵的喘息之机。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有了前辈们留下的演化经验和“公式”,新生代的鲀形目仿佛找到了快速发展的捷径。在短短几百万年的时间里,它们迅速完成了新一轮的演化,再次从类似于原始形态的生物,演化成了诸如始棘鲀这样头部尖尖、浑身布满硬疙瘩的独特形态。

海草的大量出现,也为鲀形目带来了丰富的食物资源。除了那些以草食性或在海草丛中繁殖的小蠕虫、小海螺为食的成员外,一些早期的鲀形目甚至可能直接啃食海草或海藻来补充能量,就如同现今灵豚科和格豚科中的部分成员一样。

这种荤素搭配的饮食方式,使得鲀形目在海底生态系统中逐渐站稳了脚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生存空间。

从某种独特的角度来看,鲀形目就像是被自己坟头生长的草重新拽回了生机。与此同时,珊瑚礁相较于固着蛤礁,其地形的复杂度有了显著的提升。同样大小的缝隙,无论是竖着的还是横着的,其中所蕴含的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策略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这种环境的变化为鲀形目的多样性演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使得它们的多样性在极短的时间内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在化石记录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如今鲀形目的大部分主要分支在短时间内迅速涌现,仿佛是在向世界宣告它们的顽强与独特。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尽管鲀形目出身平凡,但它们却怀揣着在广阔海洋中崭露头角的雄心壮志。刚刚从灭绝的边缘挣扎回来,便迫不及待地投身于更为激烈的生存竞争之中,积极地向着更高的生态位发起冲击。

而在这一时期,不只是鲀形目察觉到了珊瑚礁缝隙所带来的生存机遇,各种虾蟹、海胆之类的底栖无脊椎动物也纷纷盯上了这片“风水宝地”。

毕竟,这些生物虽然通过不断地进化堆叠防御,但在面对海洋上层掠食者强大的属性碾压时,仍然显得力不从心。而躲进珊瑚礁的缝隙之中,就仿佛找到了一个天然的避风港,使得那些能够突破它们防御的掠食者难以进入,而能够进入的掠食者又会被它们的防御所阻挡,从而在这片狭小的空间中获得了一丝生存的希望。

此时此刻,这些生物的处境与鲀形目白垩纪时期的祖先们是如此的相似,正所谓“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最懂怎么嚯嚯别人的伞”。

许多鲀形目鱼类为了适应新的生存环境和食物资源,将它们的牙齿进行了微调,演化出了粗壮坚硬的破甲锥,凭借着在辐鳍鱼类中名列前茅的咬合力,逐渐转变为专啃硬骨头的甲食性鱼类。

在此基础上,一些鲀形目鱼类为了更好地捕食猎物,同时避免被猎物的尖刺和大鳌反伤,发展出了独特的生存策略。

它们演化出了厚实的脸皮,并将面部拉长,呈现出一种仿佛能够在地狱中生存的奇特面相,以此来尽量减少对方刺中自己眼睛等要害部位的风险。就像如今俗称为橡皮鱼的马面豚那样,它们凭借着这样独特的外貌特征,在珊瑚礁的缝隙中顽强地生存着。

当然,也有一些鲀形目成员选择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捕食方式——一击必杀。它们将牙齿进一步愈合,形成了如同铡刀一般锋利的结构,能够在瞬间给予猎物致命一击。

然而,这种独特的捕食方式也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与其他肉食性鱼类通常采用的囫囵吞枣式的捕食方法不同,这些鲀形目鱼类在捕食时需要将猎物咀嚼后再吞咽。

但由于它们的猎物大多有着坚硬的外壳,如螃蟹和贝类等,在咀嚼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许多骨头渣和贝壳碎。这些残渣在吞咽时,很容易划伤它们的喉咙,给它们带来极大的痛苦。

那么,按照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当喉咙中有异物时会发生什么呢?没错,会咳嗽。

实际上,许多鱼类也具备利用咽腔收缩来使口腔喷水的能力,它们通过这种方式将咽不下去的杂物咳出来。在自然选择的奇妙作用下,这些鲀形目鱼类进一步掌握了巧妙借助快速喷水将碎壳吐掉,只留下美味肉质的技巧。

甚至,一些鲀形目鱼类中的“高手”还学会了通过巧妙地吹水,冲开小动物藏身的泥沙,或者将海胆掀翻过来,暴露出它们更容易下口的一面,从而大大提高了捕食的成功率。

凭借着这些五花八门、独具匠心的生存技巧,鲀形目终于在海底世界中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成为了一方“草头王”。它们近乎独占了珊瑚礁中各种海洋动物所蕴含的丰富营养,为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和演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鲀形目的体型逐渐增大,当它们终于突破珊瑚礁的边缘,触及到上层海洋的那一刻,它们似乎突然回想起了自己的祖先当初选择遁入狭缝之中的无奈与苦衷。

原本以为自己作为底层生物挑战上层海域,虽然艰难,但尚有一丝胜算。然而,现实却远比想象中更加残酷,它们所面对的是犹如刘琦般强大而难以战胜的掠食者。

在这片广阔的上层海洋中,它们那在珊瑚礁中历经亿万年锤炼而成的尖刺铠甲,在真正的大鱼面前,似乎变得毫无还手之力,往往只需要一口,便会被无情地吞噬。

但即便面对如此悬殊的实力差距和降维打击,鲀形目也并未轻易放弃。在一次又一次的生死考验中,它们通过不断地尝试和演化,摸索出了各种各样神奇的应对方法。

例如,三齿鲀科的成员在下巴上长出了一根棘刺,并将其与腹部的皮肤相连。一旦遇到敌害,它们便会迅速竖起棘刺,在腹侧张开一张皮膜,使自己看起来体型庞大,以此来威慑掠食者。

有些三齿鲀甚至还会在这个皮膜上纹上一个假眼睛,仿佛有一双眼睛在时刻注视着周围的情况,让掠食者心生忌惮。当遇到掠食者时,如果对方恰好是个“愣头青”,被这突如其来的假眼睛吓愣神的瞬间,三尺豚便能够争取到宝贵的时间,迅速遁入附近的掩体之中,从而逃过一劫。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存竞争的加剧,这种虚张声势的“扯大旗做虎皮”的伎俩终究还是难以长久地骗过掠食者。

于是,一些鲀形目成员在此基础上,又想出了新的“骚操作”。还记得它们之前掌握的喷水技法吗?也许是在某次喷水时,恰好被敌害惊吓,不小心将原本要喷出来的水呛进了肚子里,从而获得了灵感。这些鲀形目成员领悟到了“求人不如求己”的道理,开始通过瞬间大量吸水使自己的身体膨胀起来,让掠食者难以将其吞咽下去。

没错,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河豚最为经典的御敌策略。

不过,这种方法也并非万无一失,仅仅依靠膨胀身体并不一定能够完全抵御天敌的偷袭。因此,许多鲀形目鱼类还会将食物中的一些毒素富集在体内,作为最后的保命手段。

当遇到无法逃脱的危险时,它们便会释放出体内的毒素,试图与天敌来一场“极限一换一”的生死较量。然而,这种逆向演化的奇特策略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

当它们自我膨胀时,鱼鳞会不可避免地一片片竖起来,在挣扎的过程中,很容易连鳞带皮被撕裂开来,这就像是为海洋中的寄生虫和病原体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让它们有机可乘,纷纷前来“享受”这免费的“盛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鲀形目鱼类又进一步演化出了更加结实耐造的皮肤,同时将鳞片变得极其细小,并深深地扎根进皮肤之中。

这也正是为什么许多河鲀的体表摸起来麻麻赖赖的原因。

不过,皮厚这一特征通常是在成年以后才逐渐形成的,对于皮薄肉嫩的鲀形目鱼苗来说,它们基本上还是沿用了白垩纪祖先的思路,将一身鱼鳞改造成尖刺,以此来作为防御天敌的武器,远远看去,就像是一个个海胆成精了一般。

而在鲀形目家族中,有一类成员更是将一生的技能点都集中在了这个出生自带的防御装备上,它们便是如今二齿鲀类中各种俗称刺豚的种类。

刺鲀发展出了两种材质的胶原纤维,一种柔韧,一种脆硬。然后,它们以一种特定的排列方式将这两种纤维镶嵌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种既坚硬锋利又耐弯折,而且即使断裂,断面也依然尖锐的长刺。

如此一来,当刺豚将自己变成一个“肉弹战车”,并竖起一身尖刺时,相信任何想要捕食它们的天敌都会在舌尖上感受到一种刻骨铭心的“刺激”。

但是,这种看似强大的防御手段也并非完美无缺。

首先,它的启动过程较为繁琐,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身体的膨胀和尖刺的竖起,这在面对一些敏捷的掠食者时,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

其次,一旦遇到那些嘴硬或者体型巨大的掠食者,刺豚的这一招就如同虚设,很容易就会被对方一口吞下,就像一个毫无反抗能力的灌汤包一样。

而且,这种防御方式与它们祖先躲进缝隙中的生存策略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是背道而驰。更关键的是,当它们从珊瑚礁的狭小缝隙中游出,来到广阔的开阔海域后,却发现生活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以前在缝隙底下,它们主要以虾蟹为食,同时还要时刻警惕不被其他生物捕食;如今来到了开阔海域,依然还是以虾蟹为食,同样要想尽办法躲避天敌的追捕。这不禁让人感叹,它们折腾了这么一大圈,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于是,一些鲀形目鱼类在游出珊瑚礁边缘的最后一刻,停下了前进的脚步,毅然转身,选择留在了这片熟悉而又安全的海域。

其中,最为极端的当属箱鲀类。它们仿佛是一群执着的“怀旧者”,将原本交叠的鱼鳞重新变回了像瓷砖一样平铺在身体表面的硬鳞。

每一块鳞片的外表面都覆盖着一层钙质盾板,上面配备着辐射状的加强筋,而盾板之下则是由多股胶原蛋白纤维绞成麻线后,再纵横编织而成的强韧织物。这种结构与现代的防弹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具有极强的防御能力。

那么,如果有掠食者试图攻击鳞片和鳞片之间的缝隙,强行分开鳞片,箱鲀又该如何应对呢?对于这一点,箱鲀似乎早就有所预料。

它们的鳞片之间呈锯齿状互相啮合,当受到来自左右两侧分开鳞片的力时,这个力会被分解成让鳞片横向滑移的力,反而会使鳞片被摩擦力紧紧锁住,从而保证比牛顿的板子还要稳固,让掠食者无从下手。

箱鲀凭借着这身坚固无比的铠甲,仿佛在向世界宣告:“我这一身铠甲,历经2000万年的锤炼,你们打得穿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

这身厚重的铠甲虽然提供了强大的防御能力,但也极大地限制了箱鲀身体摆动的幅度。在珊瑚礁的缝隙中捉迷藏时,或许并不需要太强的动力,但仅仅依靠鲀形目祖传的那一小节尾巴来摆动,想要推动这副如同无赖战士般笨重的身躯,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

不过,箱鲀并没有被这个问题所难倒,它们通过巧妙的身体构造设计,找到了一种独特的解决方案。

箱鲀那鼓鼓囊囊、有棱有角的外形并非毫无用处。据流体动力学的分析,这种形状在运动时,动力轴、阻力轴和质量中心并不在一条直线上,属于一种近不稳定布局。

当箱鲀开始运动,尤其是在水流存在扰动的情况下,其身体会天然地产生俯仰和左右偏转的倾向。为了维持稳定的运动轨迹,箱鲀不得不歪着尾巴游泳。

虽然目前我们还不完全清楚这种独特运动方式的具体机制,但箱鲀的确可以凭借这种构造,搭配强化过的胸鳍,轻松实现其他鱼很难做到的原地掉头、悬停、倒车之类的特技动作,这让它们在珊瑚礁崎岖诡谲的缝隙中成为了掌控巷战的王者。

不过,即便日常走弯路是常态,也并不意味着永远不需要直线加速,毕竟就算是最为深居简出的箱鲀,也不可能完全足不出户,因此它们还是会尽可能地弥补自身在直线加速能力上的短板,提升面板属性。

正好鲀形目老祖宗的长形身体为它们留下了相对发达的后背鳍和臀鳍及其附属肌肉,用来划水也相当合适。

实际上,由于鲀形目鱼类整体的流体外形并不出众,所以或多或少都会依赖后背鳍和臀鳍的推力,尤其是尾鳍,在很多情况下经常沦为一个纯粹的方向舵。

像灵鲀这样的鲀形目成员,甚至已经完全依赖背鳍和臀鳍来进行日常的巡游,而这一切都为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埋下了伏笔。

距今约3390万年前,地球的气候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气温突然暴跌,这一变化给海洋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一时间,亚热带到温带的珊瑚礁纷纷凋零衰败,尤其是在鲀形目的发源地——欧洲群岛地区,由于受到非洲板块向北挤压的影响,早已彻底失去了快速向热带转移的机会,当地鲀形目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到了极致,变得空前逼仄。

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鲀形目似乎终于领悟到,它们不能永远蜷缩在海底的阴暗角落里苟延残喘,广阔的大海终究是属于上层海域那些强大生物的天下。

于是,一些外貌可能类似于齿式豚的古代鲀形目成员,带着满心的不甘与无奈,离开了它们赖以生存的珊瑚礁,从此,大海中开始出现了真正适应远洋生活的鲀形目鱼类。

然而,当它们真正抵达曾经仰望的上层海域时,才惊觉现实的残酷。尽管它们已经脱离了珊瑚礁的狭缝,但曾经在珊瑚礁中练就的灵活机动性,在这里却变得毫无用武之地。

曾经用于快速躲进缝隙的短距离冲刺能力,如今更是成为了一个可笑的存在。为了适应这片陌生而又危险的新环境,它们不得不再次动用演化的力量,在各路强者的夹缝中艰难地寻觅着那一丝生存的希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那原本细瘦的尾巴似乎再也没有了摆动的必要,仅仅依靠背鳍和臀鳍便足以完成所有的游泳动作,于是,尾巴便逐渐退化消失了。

没错,这些鲀形目的后代,就是地层中最晚出现的鲀形目分支——翻车鲀。如今的毛尾翻车鲀身上还残留着一点点尾巴的痕迹,这或许是它们对自己过往历史的最后一点留念吧。

而大多数翻车鲀的身后,除了残留的一点点尾鳍外,已经是一片空荡荡。仔细观察便会发现,翻车鲀的背鳍和臀鳍无论是形态还是运动方式,基本上都可以看作是河豚或者箱鲀的加强版。

实际上,确实有一些翻车鲀试图模仿上层海域鱼类的游泳方式,像斑点长翻车鲀就演化出了尽可能流线型的身体,以及尽可能强悍的背鳍和臀鳍,试图以这样的身体构造来实现快速游泳,融入上层海域鱼类的行列。

但可惜的是,这种对上层海域鱼类的生硬模仿,终究无法弥补它们身体模式本身所存在的底层缺陷。所以,绝大多数翻车鲀还是选择了继承它们海底祖先的生存策略,走起了防御路线。

只不过这一次,它们既没有选择像箱鲀那样的硬鳞,也没有像刺豚一样浑身长满尖刺,而是选择拼命增大自己的体型。通过这种方式,它们可以将鲀形目所特有的坚韧外皮进一步加厚,以此来抵御天敌的攻击。

如今,翻车鲀的体重可以达到惊人的2.7吨,皮肤厚度更是超过了7厘米,堪称是海洋中的“巨无霸”。但即便拥有如此庞大的身躯和厚重的皮肤,在面对诸如大型鲨鱼、虎鲸、海豹等顶层掠食者时,翻车鲀依然显得脆弱不堪,成年翻车鲀依旧难逃被这些掠食者捕食的命运。

所以到头来,它们还是只能像食物链底层的生物那样,依靠狂暴的生育力来勉强维持种群的数量,抵消被捕食所带来的死亡威胁。

然而,这种以数量求生存的方式也并非毫无代价。笨重的身躯使得翻车鲀几乎丧失了所有的游泳能力,它们在海洋中的行动变得极为迟缓,甚至快要变成随着洋流飘动的浮游生物了。

而且为了尽可能地减轻身体的重量,适应这种独特的生存方式,它们曾经强壮的骨骼也迅速退化消失不见了。就连鲀形目那曾经锋利无比、破甲如砍瓜切菜的牙齿,在翻车鲀这里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导致翻车鲀的嘴巴无法完全闭合,只能永远带着一副茫然无助的表情,在茫茫大海中漂泊。它们的食物来源也变得极为单一,主要依靠同样漂浮在海流中的水母为生。

就这样,鲀形目在地球上最广阔的海域中,占据着最为狭小的生态位,历经无数的磨难与演化,最终成为了地球上最大的辐鳍鱼,以一种独特而又无奈的方式在海洋中书写着自己的传奇故事。文本来源@芳斯塔芙的视频内容

0 阅读:6
嘉慧浏览趣事

嘉慧浏览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