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友们大家好!今天聊的是壶中贵族双线竹鼓壶,还是老习惯,我们试着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好好地聊一聊双线竹鼓,试着把这款壶的前世今生全部讲明白。
双线竹鼓壶,始于清,至民国时期比较流行,到现代亦为广大壶友追捧,以竹入壶,三节竹枝塑流,蓄力待发,导向上扬,简洁有力,不饰浮华。
基于它工艺难度决定了竹鼓壶的价格居高不下,再加上它本身的造型意蕴就形成了竹鼓壶在整个宜兴紫砂壶界中的贵族位置。把玩一件竹鼓壶也成了壶友们必要达成的目标了。
宜兴是竹的海洋,自古陶艺家们便深受启发,将竹的神韵融入壶艺,而且从古至今,“竹”作为“岁寒三友”与“四君子”之一,它的文化地位也不可小觑。
历代名家如范恩章、吴云根,乃至近代的李昌鸿、汪寅仙,皆有以竹为主题的传世之作,这些壶,不仅是泡茶之器,更寓含了“竹”的“四趣”——清意、清影、清声、清韵,大大提升了紫砂壶的文化深度与艺术价值。
双线竹鼓壶尽管起源成谜,未有确切首创者记载,但是这并不减损它的艺术价值与文化意义。
竹鼎壶是对双线竹鼓壶的创新演绎,它的盖面更为丰盈,壶肩曲线上扬幅度增加,而壶腹以下摒弃额外曲线,线条更加简约明朗。
这与掇只、掇球的演变逻辑相似,通过对壶盖与壶体几何形态的微妙调整,孕育出新颖的视觉效果,别有一番风味。
双线竹鼓壶,与传统壶型也是一脉相承,壶身仿竹节鼓形,桥钮仿竹,线条流畅。双层线装饰,精致细腻,竹节把手与壶嘴呼应,浑然一体。
下图是双线竹鼓壶的部件结构图,不同的颜色分别标注了壶的每一构成部件,从壶身到壶嘴,再到壶把与壶盖,小巧的壶钮,帮助你洞悉各部件的精确位置与独特形态。
部件图使壶的整体设计跃然眼前,壶的比例是否协调、是否有对称的美感等等,能对艺术风格更有直观的解读。
紫砂壶造型多变,双线竹鼓也不例外,衍生出了诸多变体。
观壶需要回归基础构造:壶身仿竹节,双线环绕,壶嘴与把取材竹枝,壶钮形似竹节。
理解这些核心元素的比例与衔接,便能把握双线竹鼓的神韵。不论款式如何迭代,其根本构造不会改变。
特别是在线条衔接时的工艺处理,是否细致,是否拖泥带水,都能帮助朋友们判断这把壶的基础做工。
下图便是它的壶型谱系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双线竹鼓壶身如果变高,就成了竹鼎,如果变方,便是四方、六方竹鼎,如果再变高又做抽角的话,就是高四方抽角竹鼎了。
四方竹鼎与抽角四方竹鼎均属方器系列,讲求线条硬朗、棱角分明。为保作品完整性,盖子应该与壶身风格一致。不过,部分商品壶为简化工艺,可能采用圆盖,此举虽然省工,却有悖于原设计的刚毅之风,影响整体和谐。
据目前市场所见,还未出现过筋纹造型的竹鼓壶,也可看出紫砂壶的创作要求是追求协调的美感,而不是一味地炫技。
双线竹鼓壶的嘴、把及钮均取材于竹的形态,相互间比例协调,线条流畅,共同构建出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壶身的双线装饰,不仅强化了竹的意象,还增添了层次感。
壶身仿竹鼓,线条双绕,张力十足。壶肩处内敛外展,曲线圆润,赋予壶体端庄雅致之风。
稳健的加底设计,确保壶体稳固,实用之余又不失雅致。
一弯嘴与圆把均仿竹节塑造,自然生动。壶颈修长,口盖处子母线严丝合缝,与盖相得益彰。
尤为点睛的是,盖顶以扭曲竹枝为桥钮,辅以嫩枝点缀,栩栩如生,力道感十足。
壶钮的竹叶处理堪称一绝,姿态俊美,线条流畅,新叶与残叶相映成趣。整器以线条装饰,刚柔并济,既有秀逸之美,又不失厚实质感,展现出饱满而和谐的气韵。
我们可以看下双线竹鼓壶的壶身基本形体,采用了几何学中的圆柱体为基础形,加以适度的上下收放,呈现出类似鼓状的轮廓。壶身中部饱满,上下渐窄,形成了稳定的视觉平衡。
我们为什么要数据化分析一把优秀紫砂壶呢?下面这张图是顾老当时手绘的一张紫砂壶设计线形图,在调整壶型和制定制作标准时,也是用这种方法,也说明了无论是制作还是欣赏紫砂壶,是有一定法则的。
双线竹鼓壶,竹韵淡雅,壶钮竹叶轻盈而出,蜿蜒壶盖,简约之中见匠心。尤为珍贵的是,它承载了深厚的传统竹文化。
在中国历史上,文人墨客皆倾心于竹,将它视为谦谦君子的象征。宋元文人的笔下,竹文化得以繁荣,诗词歌赋中,竹的意象丰富多彩。江南之地,竹林葱郁,《尔雅》、《兰亭集序》中不乏赞美之词。
至宋代,文人雅士偏爱于太湖南岸的湖州筑园,水竹相映,营造出清幽雅致的生活环境,如“水竹之胜”、“章氏水竹坞”,成为后世典范。
竹,不仅美化了生活,更在精神层面,象征着坚韧与高洁,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中。
“双线竹鼓壶”,以独特的艺术语言,传递着千年积淀的竹文化,让人在品茗之际,感悟竹之精神,不畏艰难,坚守本心。
紫砂壶造型虚实相生,妙在空间。竹鼎壶身圆鼓,线条流畅,双线装饰间,虚空间隙显现,光影交错,生动立体。
壶嘴、壶把与壶钮处,亦注重空间留白,使整体造型既有实体的饱满,又不乏空气流动的灵动感,达到了视觉与触觉的双重享受。
下面是四款壶的虚实空间对比图。
紫砂壶的虚实空间,留白处恰到好处,形成内外呼应的视觉韵律。各个部件,既独立又统一,整体造型在坚实与空灵间寻求平衡,展现出东方美学的精髓。
紫砂壶之所以能展现出多样化的风貌,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不同泥料的选用。每种泥料,因矿物成分的差异,烧制后的色泽与质感各有千秋。
朱泥红艳明亮,段泥温润如玉,本山绿泥则青翠欲滴,黑泥深邃神秘,不一而足。
我偏爱紫砂的温润与书墨的香韵交织的雅趣,一个小癖好——将紫砂与书画并置,不单是视觉的盛宴,更是某种心灵的共鸣。
竹,以其空心寓意着禅学里的虚空与超然;鼓,象征着生命的律动与和谐。当你手持竹鼓壶,缓缓注入沸水,茶叶舒展,香气四溢,那一刻,内心得以宁静,精神随之升华。
在你漫长的品茗之路上,当壶身与你的指尖轻触,那些细腻入微的刻绘、堆绘中山水的悠远、人物的生动、诗句的雅致、动植物的灵性,每一幅画面都让这壶更添几分艺术的气息。
我们一起细品这份来自泥土深处的优雅吧!
希望以上的文字内容能够让壶友们全面了解双线竹鼓的相关知识,能够更好地去欣赏、玩味一把好的双线竹鼓。
下一期壶友们还想了解什么壶型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文中紫砂壶图片引用公开资料,侵删,其它均为原创图片)
这里是当家小吴聊紫砂,我们下期接着聊。
如果你也喜欢紫砂壶,喜欢清茶一杯的慢生活,我有好壶好茶,邀你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