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院内部备忘录曝光的最新动态显示,美国正以“国家安全”为由,要求盟友禁用中国卫星服务。这份由“防务一号”网站日前披露的文件宣称,中国低地球轨道卫星可能被用于“协助中国政府获取军事信息与敏感情报”,并警告盟友若与中国合作将面临“网络安全与军事对抗风险”。备忘录甚至声称中国企业可能通过“低价竞争”形成市场垄断,试图将中国卫星技术污名化为“地缘政治工具”。
然而,美国的“安全指控”充满矛盾与漏洞。一方面,文件承认SpaceX等美国企业有权“随意限制或切断星链服务”,例如2022年马斯克拒绝向克里米亚地区提供服务的先例,暴露了美国私营企业主导的卫星服务存在更大的政治风险。另一方面,美国对盟友的围堵本质是为SpaceX等本土企业“站台”。在我看来,这份备忘录更像是在为美国企业排除竞争对手,是赤裸裸的“只许州官放火”。
自从特朗普第一任期单方面启动对华贸易战后,特别是拜登任期内要求盟友一起在高科技领域对中国筑起“小院高墙”,已经让盟友付出了巨大经济代价。结果,欧盟与加拿大等积极配合美国对华科技限制的传统盟友,依旧遭到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关税大棒”伺候。
美国确实想多了,面对美国的“技术枷锁”,越来越多国家更愿意寻求替代方案,但绝对不是选择依赖美国。比如,欧盟启动1500亿欧元防务基金,明确排除美国军火商,并推进“欧洲版星链”IRIS项目,已成为欧洲“去美国化”的重要标志。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直言“美国已非可靠伙伴”,并加速对华锂矿出口。至于全球南方国家更不会依赖美国的卫星技术。
美国之所以如此慌乱,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中国卫星企业凭借技术优势与商业信誉,正在打破美国垄断:中国“吉林一号”卫星分辨率达0.75米,已服务于中东国家防灾减灾,而美国卫星却被曝光用于偷窥他国机密。中国与沙特、阿联酋等国签署卫星合作协议,提供遥感、通信等服务;垣信卫星与巴西合作项目将为数万个巴西农村地区提供网络接入。美国重启“星球大战”计划,部署1.5万颗“星盾”卫星,反而刺激中俄加速发展反卫星武器与自主星座,太空军事化风险剧增。
美国试图通过“技术冷战”维持霸权,却在盟友反噬与全球多极化趋势中陷入孤立。世界正在用脚投票,拒绝成为美国“零和博弈”的牺牲品。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所言:“谁在劝和促谈、谁在火上浇油,国际社会一目了然。”美国若继续沉迷于单边主义,终将沦为“全球公敌”,而中国的科技自立与开放合作,正在为世界提供更可靠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