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账号在X平台发布新动态,一批中国产SH-15型155毫米卡车炮已抵达克什米尔边境,距离印军前线仅80公里。消息一出,克什米尔地区的紧张氛围再度升温。
巴基斯坦在空中力量的部署也同样引人关注,“枭龙Ⅲ”战机现身边境上空,为前线巴军执行空中巡逻任务。巴方这一系列动作,既展现了坚定的战略决心,也让中国先进装备的威慑力再次凸显。
众所周知,印巴两国在边境地区长期存在摩擦。此次巴军大规模部署中国SH-15型卡车炮,显然是希望打破当前僵局,为自身争取战场主动。最近三天的边境冲突中,印军两个哨所阵地被直接摧毁,损失较为严重。
目前印军正加紧集结兵力,意图展开大规模报复,但面对巴军高科技火炮与无人机的协同作战体系,其计划能否顺利实施仍存疑问。从持久战角度分析,印度确实具备一定优势。该国拥有4700多辆T-72和T-90A主战坦克,加上庞大的预备役部队与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足以构成强大的军事威慑。
面对印军号称全球最大规模的T-90坦克集群,以及亚洲领先的苏-30战机群,巴军的装备优势如何体现?事实上,在炮兵装备现代化进程中,印度明显落后于对手。根据印军2024年公开的军事报告,其140万现役部队中,仅配备110门K9型自行火炮和不到200门2S1型老旧自行火炮,其余大部分仍为拖拽式传统装备,在现代战争中的作战效能受到极大制约。
巴基斯坦则清楚自身消耗能力有限,因而选择创造战机、速战速决的策略,将印军主力吸引至狭窄山地地形,再依托SH-15卡车炮的高精度打击与高机动性优势,实施多波次火力“组合拳”,力求达成高效杀伤效果。
再加上,此次巴军前线作战,并非仅有卡车炮助阵。由中国与土耳其合作开发的新型无人机集群也投入实战,包括彩虹4武装侦察无人机、土耳其Sky Saker FH-500战术侦察系统等多型装备,实现了24小时全天候监控覆盖。这些无人机与GP-155B卫星配合,通过北斗系统进行终端弹道修正,确保每一次火力打击都能精准命中目标。
尽管印度近年来针对高原山地作战环境,采购了CH-47“支奴干”重型直升机、升级轻步兵武器系统,但在中方全方位工业体系支持面前,这些努力显得杯水车薪。巴军获得的新一代彩虹4B无人机(配备合成孔径雷达)、通过C-130运输机投送的智能制导系统等装备,构建起“无人机侦察-精确制导-高机动火炮”的现代化山地作战体系,这种高科技作战组合,正是现代山地战场的核心优势所在。
从技术水平与实战表现来看,中国装备正在成为影响南亚军事平衡的关键力量。无论未来局势如何演变,中国制造正以稳健的步伐深度参与区域安全构建,凭借技术赋能与实战检验,持续塑造着地区安全的新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