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军事思想之:积极防御

评史可不察 2024-07-02 00:54:29

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毛泽东对积极防御的组织实施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以后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著作中,毛泽东对“积极防御”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并归结了积极防御的总方针是战略“内线的持久的防御战”、战役战斗“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

毛泽东认为,面对强大敌人的进攻,处于防御内线的弱势军队(红军、正规军、游击军、解放军)首先要做好退却的准备(包括政治动员、征集新兵、财政和粮食准备等),然后实施战略退却(求心退却)以保存军力,并在退却中选择和造成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若干条件(包括积极援助己方的人民,有利作战的阵地,主力的全部集中,发现敌人的薄弱部分,使敌人疲劳沮丧,使敌人发生过失)。当这些条件出现至少两种以上时,就开始实施歼敌的进攻行动,进而实施外线速决的反攻行动以扩张战果。通过战役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运动战)的胜利,实现战略内线的持久的防御战的胜利。在实施过程中,要具备集中兵力、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速决战、歼灭战等必要条件,以及作战指导的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

如果从实践操作层面,也就是从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情况看,毛泽东的积极防御可以概括为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在战略上,以双方国境线为内外线,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在内线防御,敌在外线进攻;我必须实行持久战。二是在战役战斗上,以双方占领地区为内外线,我兵多敌兵少;我采取灵活战术,主动对外线(敌占区)之敌实施进攻,要做到速战速决。三是当敌对我战役战斗的内线进攻时,我利用内线有利的民情、地形等条件,组织各种力量不断袭扰牵制疲惫敌人后,再歼灭之;同时,也派出力量到外线进行速决战,吸引调动敌人,内线、外线相互紧密配合,赢得战役战斗胜利。

但是,我们继承和发扬毛泽东军事思想,核心是要将之上升到一般理论层面,然后触类旁通,用来指导未来我们所面临的战争。因此,从一般层面来证明,理解和掌握积极防御,需要把握好四点:

第一,政治态势——敌强我弱。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有一个前提条件。实施积极防御也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强大的敌人攻击弱小的我方。这种力量上的强弱对比,决定了战争的整个态势就是敌人的战略进攻和我的战略防御。按照作战线看,进攻方要跨到作战线之外作战,是外线作战;防守方在作战线之内抵御敌人,是内线作战。因此,强大的敌人是战略外线进攻战,弱小的我方是战略内线防御战。

第二,基本要则——局部优势。处于战略防御的弱小我方,要想打破处于战略进攻的强大敌方,必须在作战过程中想方设法创造有利的控势,达成作战效能的局部优势,逐步从作战力量的劣势转变为作战效能的优势,从而挫败敌继续进攻的意志。这是积极防御的核心。

积极防御没有采取消极防御的单纯抗击以挫败敌进攻的方式,而是通过将敌人引入我方境内,利用境内民情、地形等因素,来增强我方和削弱敌方的作战效能,使局部战场出现我优敌劣的态势。这种态势一旦出现,就对敌实施歼灭性打击,并乘势向外线进行反攻作战,进一步削弱敌作战效能,进而挫败敌整个战役进攻。通过多次的战役胜利,累积式扭转战略力量的优劣态势。同时,由于敌人战略上的强大,而战役的削弱都有一个过程,战略的防御将是长久的;战役作战若不能快速实施,敌其他力量会迅速增援,局部优势很可能会消失。因此,就出现了战略的持久和战役的速决。所以,积极防御的总方针是战略“内线的持久的防御战”,战役“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

第三,战场区分——两线多区。为了扭转战场优劣态势,积极防御强调对作战时间、空间、力量等要素的区分。

在时间上,将整个战争区分为战略防御、战略反攻两个阶段,将某一战役区分为退却、反攻两个阶段。如毛泽东将土地革命战争的反“围剿”战役区分为退却、反攻两个阶段;将抗日战争区分为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进攻(反攻)三个阶段;解放战争也存在战略防御、战略反攻两个阶段。

在空间上,将整个战场区分为“两线多区多围”。其中,“两线”即内线与外线。如土地革命战争时的根据地与白区之间,抗日战争时的日本与中国、日据区与国统区、日据区与根据地之间,解放战争时的解放区与国统区之间,以及某一具体战役战斗中的敌我之间,都存在内线和外线。“多区”,是指类似于孙武的“九地”,毛泽东也将整个战场空间区分为敌占区、根据地边缘区、根据地中心区、游击区、国统区、解放区等不同区域,针对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措施。

“多围”,多个区域之间相互交叉,形成犬牙交错的多个包围与反包围的态势。如土地革命战争时,我某一根据地处在敌多个城镇据点的包围中,敌某一据点又处于我某一根据地和多个游击区包围之中。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存在着五类包围:日本战略包围中国、日多个据点包围我某个根据地、我多个根据地包围敌某个据点、我多方力量包围日进攻行进之敌、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包围日本。参见图10-3。

在力量和作战样式上,将己方力量区分为民兵、游击队、地方军、主力军(红军、八路军、野战军)、正规军,这些力量分别采取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等作战样式,遂行着警戒、袭扰、阻击、歼敌等不同任务。

第四,行动配合——紧密配合。联合法的核心是组织力量在不同空间、时间和作战样式上的紧密配合。积极防御尤为强调力量间的相互配合。主要有以下几种配合:

战役战斗的配合是积极防御的最精彩之处。这里我们可以将积极防御的战场空间总体区分为敌占区、游击区、边缘区、中心区四个区,在时间上区分为退却、反攻、序战、追击四个阶段,参照孙武“九地”的提法,战役战斗层面的积极防御的简单地概括为:游击区则扰,边缘区则阻,中心区则攻,敌占区则牵,退却则谋,反攻则歼,序战则胜,追击则扩。

一是游击区则扰。当敌向根据地开进中,位于游击区的游击队,采取伏击、破击等行动,积极地袭扰敌人。配合其他地区的作战。

二是边缘区则袭。对进入根据地边缘区的敌人,则使用游击队和地方军,实行四面八方的截敌、袭敌与断绝交通等,以地雷战、麻雀战、阵地战等以疲劳与分散敌人力量。“游击根据地、游击兵团的领导者,必须好好地配置自己的力量,各依当时当地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向着敌人最感危害之点和薄弱之点积极地行动起来,达到削弱敌人、钳制敌人、妨碍敌人运输和精神上振奋内线上各个战役作战军之目的,尽其战役配合的责任。战斗配合,是一切内线战场附近的游击队的任务,往往担负钳制部分敌人,妨碍敌之运输,侦察敌情,充当向导等。”

三是退却则谋。根据地作战的退却阶段,要利用游击队、地方军的袭扰、阻击的成果,不断疲惫和分散敌人;主力军退却时,在隐蔽行动的同时,采取各种欺诈措施调动敌,分散敌人,创造敌击态势中的薄弱部分,以谋划创造局部对敌优势。

四是中心区则攻。当敌进入中心区时,我抓住有利战机,采取运动战方式,迅速向敌发起进攻战。

五是敌占区则牵。我派出主力军、游击队或武工队,进入敌占区,进行游击战、运动战等破坏性攻击,从外线牵制进入根据地之敌。

六是反攻则歼。实施反攻时,各行动/力量必须将退却时创造的有利态势迅速转化为实际的战役作战行动和成果。必须突出强调歼敌一部。“伤其十指,不好断其一指”。只有“断其一指”,才能形成对其他敌人的震慑作用,才能削弱敌优势和补充我力量。由于敌总体上的强大,当只有局部优势时,反攻时必须是速决战。只有速决才不会给其他敌人进行支援的机会。

七是序战则胜。在反攻过程中,“第一个战斗,关系非常之大。”第一个战斗,“必须打胜”“初战的计划必须是全战役计划的有机的序幕”“还要想到下一战略阶段的文章”。

八是追击则扩。充分利用初战获胜的成效,实施有计划的追求。在追求的过程中,不断扩大歼敌规模,以及扩张根据地地盘。

正是由于毛泽东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战法和策略,使各部力量实现了作战行动的紧密配合,有力地创造了局部战场作战效能优势,即弩势和节势;进而在整个战场上创造了有利的控势。从而为通过多个局部歼灭战而逐步扭转战略上以弱对强的不利态势奠定了基础。

——摘录自《变局·谋节——新制胜之道》

0 阅读:1

评史可不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