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又称"角黍"、"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庆食物。
民间传说吃粽子是为纪念屈原,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粽子传播甚远。日本、越南以及华人聚居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地也有吃粽子的习俗。
粽子种类繁多,从馅料看,北方有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我们这儿不含馅料的碱水粽比较多,吃的时候蘸点白糖,软糯可口。有的地区会把碱水粽挂在屋梁上晾干,吃的时候用油炸或煎,那又独成一道有地方特色的小吃。
粽子好吃,却是不能多吃,而且并非人人适合。粽子由糯米包裹蒸制而成,糯米中支链淀粉含量很高(糯米的“糯性”由此而来),不易彻底水解,容易引起积滞;尤其吃了油腻之后再吃粽子,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肠胃不适。胃酸过多和胃溃疡的人应当少吃粽子。
肉粽很香,很多人爱吃,但当中常用的是五花肉,脂肪含量偏高,这对于高血脂病人来说则是一种负担;而甜粽,则会令糖尿病人担心。但其实糯米本身血糖反应就过高,所以不管粽子里是否含糖,糖尿病人都应当避免食用。
有的粽子馅料需要经过腌渍调味,对于需要限制钠量的高血压患者就较不适合了。而痛风患者如果发现裹蒸粽内包有鱿鱼、干贝、鲍鱼、等高价食材或台湾粽包有香菇时,干万要特别小心,以免痛风上身。
那么怎么吃粽子才好呢?
1、粽子最好不要在早上吃。粽子是糯米做的,本来就不容易消化,一大早就吃粽子,糯米停留在胃里的时间则更长,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慢性胃病、胃溃疡的人发病。
2、新鲜包出来的热粽子比较健康,这时吃最好。粽子最好不要凉着吃,吃前要彻底加热。变凉的粽子过油、过黏,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还有点要注意,粽子剥开后如有黏丝,则表示粽子可能放很久不新鲜了,这种粽子最好别食用,容易易起食物中毒。
3、对于中老年人和体弱者来说,每次宜少吃一点,选小粽子,吃慢一点。
4、如果吃了粽子,就要减少米饭、馒头、面包等其他主食的量,避免一日当中能量过剩,引起增肥问题。
5、多喝水,多吃些蔬菜水果,利于消化。可以配一碗清淡的汤,如冬瓜、竹笋、丝瓜汤等,最后再来一份水果,增加纤维质的摄取,达到营养均衡。
此外,粽子还是最好自己动手制作,一方面可以吃到刚包好的热粽子,另一方面可以根据自己家人的身体情况包出适合的粽子,这样既能让家人享受传统食品的美味,又能在健康上比较安心。
生活是很真实的柴米油盐,一箪食,一瓢饮。谢谢阅读,大家有什么更好的烹饪方法,欢迎在下方评论或留言!如果大家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希望大家能为我点个赞,并关注我一下,最后别忘了帮我分享,转发一下哦!特别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