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两会再聚焦吸烟问题,计划未来五年吸烟率再降低4.1%,并纳入“健康中国2030”目标。
然而我国控烟行动每一步都可以说“举步维艰”,为什么控烟如此艰难?这些现实问题不得不了解。

其实吸烟对寿命的影响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提及,2022年《柳叶刀-公共卫生》期刊就曾公布过针对我国的大规模调查数据,揭开了吸烟关联的56种疾病和22种疾病死亡风险,每年因此死亡人数高达100多万!
而最近来自伦敦大学研究团队在《Addiction》杂志发表的研究结果更是让人触目惊心。
研究显示每吸一根烟,都可能减少20分钟预期寿命,其中女性减少的寿数更高,平均在22分钟,而男性预计有17分钟。

图源自网络
其实早在1951年就有研究揭示了吸烟对寿命的影响,当时由英国科学家理查德·多尔对当地34439名英国男性医生进行了为期5年的随访发现,吸烟和肺癌风险存在明显关联,而这项研究一直持续到2004年,期间每10年会公布相关数据,这项历经50年的研究显示:吸烟平均减寿10年。
理查德·多尔曾坦言:“吸烟与各种大大小小的疾病息息相关,然而还是有很多人对此并不重视。”

图源自网络
很多人认为,不戒烟也不过老了以后少活几年,先潇洒了再说。
实际上吸烟损耗的并不是老年最后的生命阶段,而是人生黄金期(40-60岁)的健康,像皮肤衰老、骨质疏松、牙齿脱落......这些增龄性问题会提前出现,有些烟民60岁的心肺机能竟然和75岁非吸烟人群是一样的。不止如此,很多慢性疼痛疾病、呼吸障碍、认知能力刷退等问题也会提前10-15年出现。
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公室研究员杨焱女士曾表示,只要吸烟就会有一半几率出现早死风险,平均预期寿命也将缩短10年!吸烟不止伤肺,还会造成整体免疫下降,诱发多种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大家都知道知道吸烟会成瘾,但大家习惯把这种瘾归为行为习惯,但临床认为烟瘾其实是“烟草依赖”的表现,已经作为慢性病列入国际疾病目录。根据《中国烟草依赖的患病率与影响因素(2018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3亿烟民中近一半存在烟草依赖。
之所以戒烟难,是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具有强成瘾性,而且随吸烟量和开始吸烟年龄越小,这种依赖风险越高,而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明知吸烟有害,但依然控制不了吸烟行为的原因之一。
为了减少吸烟率,国家也采取了许多控烟方法,从早前到处张贴吸烟危害标语,公共场所宣传禁烟标语,但没有取得有效的控烟效果。

为此,又陆续出台香烟涨价措施,希望通过提高香烟售卖价格,让烟民迫于经济压力从此戒烟,但对于经济相对自由的烟民来说,这一举措并没有按照期望的方向发展,虽然涨价控制了一定吸烟数量,但引起的社会问题更复杂,控烟之路仍任重道远。
此外,不少专家学者认为,控烟要从“源头”抓起,把儿童、青少年群体作为入手方向也是是破题关键,但近年来,“烟卡”、电子烟的流行给控烟工作带来了不少阻碍。
所谓的烟卡就是从烟盒剪下来的一部分,不少学校反馈有学生在课堂上沉迷叠制烟卡,除了影响学习进度,还可能由此激发学生对烟草的好奇,甚至因为猎奇心理,模仿吸烟行为,一定要引起重视!

近年来,除了传统香烟带来的健康危害,一些新型的或者所谓的‘健康’香烟,个中危害并不比传统香烟要少。
1、新型细杆烟
细杆烟体积小,加上纤细的设计,曾风靡市场,很多人以为抽这种烟既可以过嘴瘾,又可以减少吸烟量,实际在无形中落入吸烟陷阱,这种烟虽然烟草含量是减少了,但细小的体型反而加速了烟草燃烧速度,使得短时间内有害物质高浓度输出,吸烟者瘾上来后不能完全满足,就会越吸越多,无形中加深了健康负担。

2、爆珠烟
所谓的爆珠烟就是将有特定香味的爆珠植入烟草中,随香烟燃烧会释放特殊香味,但这种爆珠成分主要是香料和各种有害化学剂,燃烧过程中会释放酚类化合物等有害气体,加重呼吸道和肺部刺激,可以说是毒上加毒。
3、杂牌烟
有些仿制的杂牌烟价格低廉,很多烟民为了省钱会购买这种香烟,但这种不知名的烟草产品往往制作过程可能出现工艺不规范或者纯度不高,除了焦油、尼古丁还可能掺杂其他有毒物质,加重对健康的危害。

4、电子烟
之前被鼓吹健康吸烟的电子烟,被不少人用作香烟代替品,然而多项研究发现电子烟的烟油中其实也含有尼古丁、丙二醇、甘油等多个有毒危害物质,人体吸入后对健康的影响不输烟草。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曾对电子烟烟油进行实验,发现高温加热下,电子烟还可能释放甲醛和乙醛等有毒物质,长期使用也会增加各种慢性呼吸道疾病,甚至致癌。

其实无论是什么香烟都是健康头上的一把刀,现在没事可能只是暴风雨前的平静,最健康的烟就是不吸烟,不要为了一时爽快,拿健康去冒险。
参考资料:
[1]《身体一天能承受几根烟?每天抽5根,肺损数十年》.生命时报.2019-10-25.
[2]《你到底要害多少人?一手烟害自己,二手烟害身边人,三手烟害他人!》 .健康时报.2021-03-19.
[3]《烟雾中的生命沙漏:每一支烟都在燃烧你的“健康中年”》.江西省肿瘤医院.2025-02-14.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