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经济质量和效益持续好转,5.2%的经济增速符合预期。但经济运行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条件仍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多重矛盾困难和风险挑战并存,市场预期和微观活力偏弱,增长的稳定性面临一定考验。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展望2024年,要抓住当前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化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着力解决最直接、最关键的矛盾问题和潜在风险隐忧。纲举目张、精准施策,巩固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力促经济在平稳运行中高质量发展。
我国经济运行“变中有稳”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呈现“四稳”总体特征。一是经济增长稳定复苏(见图1)。2023年,经济经历了一季度开门红,二季度有所回落,三、四季度有所回升的历程。从两年平均GDP同比增速来看,四个季度分别为4.65%、3.35%、4.4%和4.05%。全年运行基本在合理区间,5.2%的经济增速超过了预期目标(5%)。二是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103%;城镇调查失业率从2月的高点5.6%持续落至年末的5.2%。三是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增速分别为0.2%和-3%。其中,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保持总体稳定,比上年上涨0.7%;而生产领域价格低位运行主要是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部分工业品需求不足及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四是国际收支平衡稳定。全年货物贸易顺差6080亿美元,仅次于2022年的顺差规模,为历年次高。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小幅贬值,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2380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103亿美元。
图1 中国“三驾马车”对GDP同比拉动率数据来源:Wind
经济运行的内外部环境条件“四化”效应凸显。一是全球经济形势趋于恶化。世界银行认为,疫情后的2020年至2024年,全球经济的疲弱程度将超过国际金融危机以及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受地缘政治冲突、货币政策紧缩、全球贸易投资疲软等因素影响,2024年主要经济体的增长将低于预期,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至2.4%。二是美国主导“去中国化”。为打压中国,美国一方面推进“多元化供应”,与墨西哥、日本、韩国、越南等经济体加强产业链合作,意图打造全球中低端制造业中心。另一方面,限制其他国家在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与中国深入开展产业合作。三是新旧动能 有所分化。2023年,我国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比上年增长3.8%,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升至15.7%、33.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9%,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等产量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四是市场预期持续弱化。2023年,国内市场对负面信息反应较为强烈,对利好消息反应迟钝甚至出现过负面解读。四季度以后,随着经济形势好转和政策加码,市场预期有所改善,但仍显不足。
经济运行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相关挑战需要高度关注,一些不确定、不稳定、不均衡问题仍较突出,重点问题仍在于有效需求不足、房地产领域风险等。
有效需求不足。据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测算,我国“十四五”期间潜在产出增速在5.1%—5.7%之间。说明我国近几年连续出现了产出缺口为负的情况。经济增速低于潜在增速,与需求不足有较大关系。其中,作为我国经济增长重要组成部分的房地产和出口,同时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短时间内给我国经济运行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且消费反弹等尚不足以对冲这些负面冲击。需求不足加重了企业库存积压、工业盈利下滑(利润下滑2.3%)等一系列问题。企业盈利下滑进而导致居民收入减少,又继续加重需求不足、预期弱化问题。2023年,我国GDP平减指数为-0.54%,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首次转负。因此对于居民、企业等微观主体而言,感受到的经济回暖较实际增速低(见图2)。
图2 中国物价水平2022年以来同比走势数据来源:Wind
供给稳中有忧。首先,去库存周期较长。工业产成品库存从2022年4月份起回落、开始去库存,到2023年7月份基本结束,本轮去库存周期持续了较长时间,显著影响了企业生产和投资意愿。其次,部分重点行业亏损严重。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总额全年负增长11%,亏损面较上年底扩大11.2个百分点。受外需下滑影响,2023年我国出口交货值同比下滑3.9%,进而影响到以出口为主的制造行业。例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利润总额负增长8.6%,纺织服装、服饰业制造业利润总额负增长3.4%,家具制造业利润总额负增长6.6%等。
风险化解需要一个过程。目前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三重风险的化解仍在进行中。尤其是房地产领域,虽然各地、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是市场反应整体较为不积极。2023年,房地产供需两端仍持续负增长。截至12月末,商品房销售累计下滑6.5%,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下滑9.6%。通过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可以了解到,中央对风险的重视程度是高于以往的。但风险化解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的问题很多,如保交楼任务需要庞大的资金量支持、部分房地产企业的新增融资较难等,市场还要经历一段调整的过程。
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解读
2023年,虽然中国基本实现了总体经济发展的各项重要目标,但经济复苏形势仍存在一些压力和挑战。当前最大的压力是对问题是否有正确的认识。“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的基调比较积极,短期有助于稳定全社会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和信心,长期而言更有助于在2035年实现远景目标。其中,2024年与2023年的GDP增速目标虽然均是5%左右,但2024年实现起来难度更大。受疫情影响的2022年GDP增速仅为3%,基数较低。2023年实现了5.2%的经济增长,基数变大,2024年要实现预期经济增长并非易事,需要更具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支撑,“需要政策聚焦发力、工作加倍努力、各方面齐心协力”(见表1)。
表1 2020—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有关经济预期目标对比资料来源:历年《政府工作报告》
宏观经济政策取向解读
2024年总体政策目标强调“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比2023年“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体目标多了“立”和“破”。关于“稳”,政策强调“稳是大局和基础”,“各地区各部门要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谨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清理和废止有悖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规定”。关于“进”,政策强调“进是方向和动力”。关于“立”,政策强调“该立的要积极主动立起来”。关于“破”,政策强调“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破,特别是要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见表2)。
表2 2022—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宏观政策取向对比资料来源:历年《政府工作报告》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延续了这一说法。面对当前经济形势,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是锚定经济工作目标的积极作为。
一是财政支持力度明显增强。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赤字规模4.06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拟安排3.9万亿元。更重要的是,继2023年四季度发行1万亿元用于减灾防灾建设的特别国债之后,2024年将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并将延续数年。合计来看,赤字、地方政府专项债与超长期特别国债合计规模达到8.96万亿元,超过2023年赤字与专项债之和(7.68万亿元),也超过2023年赤字、专项债与特别国债之和(8.68万亿元),财政支持力度明显加大。
二是持续强调大力优化支出结构。2023年,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7.2%,较2015年的高点下降了4.91个百分点。面对当前经济形势,我国要想适度加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优化支出结构、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尤为重要。一方面,财政部要求各级财政部门优化组合财政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另一方面,未来的减税降费要注重效率和效果。2023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2.2万亿元,中小微企业、制造业等受益最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强调了“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
三是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妥有序处置风险隐患。”“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标本兼治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维护经济金融大局稳定。”从全国来看,地方债务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隐性债务规模仍然偏高,面临较大还本付息压力,风险依然不容忽视。我国地方债务的大部分风险累积在金融体系。“要进一步推动一揽子化债方案落地见效”,加强银行、政府、企业、债券市场、各类投资人等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协调,持续化解风险,进一步优化地方债务结构。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一是加强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总量方面,《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强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2018年之后,《政府工作报告》不再设置全年M2及社融增速的具体数字目标,而是改为“与名义GDP增速相匹配”。2020年至2023年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平均增速为9.8%,名义GDP平均增速为6.4%。展望2024年,假设全年取得5%左右的实际GDP增速,加上1%—2%的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增速预计将在6%—7%之间,相匹配的社融增速估计在9%—10%。结构方面,要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重点仍在于普惠、中小微企业等群体,以及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
二是持续做好“五篇大文章”。《政府工作报告》又强调了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我国正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转型,科技创新、绿色低碳、数字革命将是最重要的动力源泉,老龄化是必须应对的客观态势,共同富裕则关乎发展公平和发展后劲。未来,我们要进一步直面不足,围绕“五篇大文章”,加大改革力度、提升服务水平、创新产品供给,提升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服务质效等。此外,货币政策还提及“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避免资金沉淀空转”。2023年12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创新低、达到3.75%,较上年同期减少0.22个百分点。2024年,鉴于国内稳增长压力较大,且海外将开启降息周期,预计长端及短端利率仍有下调空间,但也会综合考虑当前银行净息差降至历史低点的压力。
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在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围绕发展大局,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过去,各部门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都有相应目标和优先顺序,因此产生过一些问题。当前我国社会预期偏弱,强化政策统筹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一方面,要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审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使众多政策发挥合力,防止政策相互对冲、避免出现矛盾之处,促进政策最终效果符合党中央的决策意图。另一方面,非经济性政策的纳入预示着高质量发展更关注全面发展和民生,而非将目光仅局限于单一经济指标数据上。要持续加强财政与货币、产业与就业、区域与整体、科技与环保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