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公里,2天之内到达,还要连攻几个敌军重镇,这不是行军计划,这是催命符!
1949年,解放战争到了最后关头。三野(第三野战军)兵锋直指上海,目标是彻底解决国民党在大陆上的最后据点。这座城市不仅是中国的经济命脉,更是蒋介石赖以转移财富、拖延失败的希望。粟裕主导制定了“战上海”计划,命令叶飞的第十兵团用两天时间从常熟直插吴淞,封死敌军海上退路。粟裕低估了敌人的顽抗,也高估了我军的机动性和战斗力,于是,一场惨烈的月浦血战就这样爆发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轻敌思想过于严重
自渡江战役以来,解放军一路势如破竹,国民党军队要么溃散、要么投降,几乎没有像样的抵抗。三野内部甚至流传着“一枪不放,追击不堪”的顺口溜。粟裕显然受了这种氛围的影响,误以为上海守军也会像之前的敌军一样不堪一击。他甚至寄希望于“和平起义”,认为汤恩伯的部队会不战而降。可惜,汤恩伯虽然军事才能有限,但在上海却筑起了坚固的防线,把月浦打造成“东方的斯大林格勒”。而粟裕的计划,却建立在“敌人不会顽抗”的假设上,结果第十兵团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付出了沉重代价。
2. 作战计划过于乐观
从地图上看,从常熟到月浦120公里,按两天时间计算,即使不打仗也几乎是极限。更别提沿途还有嘉定、月浦等敌军重兵防守的据点。叶飞对此疑虑重重,甚至亲自去找粟裕反映问题,直言这个任务不可能完成。然而粟裕坚持认为情报可靠,敌人抵抗不会太激烈,命令第十兵团“猛插”吴淞。叶飞虽然心里明白这计划不靠谱,但也只能服从。于是,29军的260团在装备和支援不足的情况下,孤军强攻月浦,结果被打得血流成河,几乎全团覆没。260团的牺牲不是因为不勇敢,而是因为计划本身就太冒险。
3. 对敌情判断严重失误
粟裕和中央根据情报,认为上海守军内部存在起义的可能性。这一判断直接影响了整个战役的部署——为了保护上海的城市设施,我军没有使用重炮,也没有集中兵力逐步推进,而是选择了快速突击的方式。蒋介石和汤恩伯早已对“起义”防范得滴水不漏,上海守军不仅没有投降,反而在月浦构筑了完善的防御体系。驻守月浦的52军更是国民党少数敢于与解放军拼刺刀的精锐部队,火力配置堪称豪华,连交通壕里都能开吉普车。结果,260团在没有重武器、后续支援跟不上的情况下,被敌人的海陆空立体火力死死压制,伤亡惨重。
月浦战役的失败不能全怪粟裕,也不能全怪叶飞。作为一场战略性战役的局部行动,它暴露了轻敌、乐观以及对敌情判断失误的问题。29军260团的血战,虽最终夺下了月浦,但也让三野付出了惨痛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