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去世时,肖永银和陈锡联双双迟到,这事儿怎么看都有些耐人寻味。
1985年10月,开国将领许世友病逝。他一生戎马倥偬,身经百战,却没能逃过原发性肝癌的折磨。许世友在病重期间,几乎用尽最后的力气与旧友们道别,但让他最挂念的肖永银却因消息延迟、交通失误,未能赶上送别老战友的最后一程。同样“迟到”的陈锡联也有着类似的理由——“消息不灵通”。一代将星陨落之际,老友们的“迟到”显得尤为遗憾,但这背后却藏着更多复杂的历史和人性细节。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许世友的固执,埋下了隐患
许世友一辈子刚强,病了也硬扛。他早在1985年初就出现了腹痛,家人和战友们反复劝他去北京治疗,他却一句“我自己身体我清楚”,硬是推脱了所有检查机会。到病情拖得不可收拾,才不得不住院接受治疗。这种性格让他在军队里是铁腕领导,可在病床上却成了“拖病成癌”的悲剧根源。许世友病重的消息迟迟未对外公开,连他的老战友们都没能及时得知病情,这才导致肖永银等人“赶不上最后一面”。许世友的固执,成了这场遗憾的起点。
2. 消息迟缓,暴露了当时的通信效率问题
1980年代的中国,通信条件远不如今天。许世友病重的消息并未大规模传递,甚至连他最亲密的老战友肖永银都只是模模糊糊地听说“老许病了”,具体情况无人告知。等到消息传到肖永银耳朵里时,许世友已是弥留之际。更糟糕的是,负责买票的人还出了岔子,本来打算走水路图个快,结果买了张慢船票,硬生生耽误了两天时间。等肖永银赶到南京,许世友已撒手人寰。这一系列“消息不灵通”的问题,既是个人疏忽,也是当时社会条件的真实写照。
3. 历史关系的潜在影响
肖永银、陈锡联与许世友的关系,表面上看是深厚的战友情谊,但背后却难免掺杂些许复杂因素。许世友生性刚烈,脾气火爆,与许多战友都有过摩擦。他当年在战场上“宁折不弯”的性格,既让部下敬佩,也让同僚头疼。肖永银与许世友关系虽好,但在许世友主动邀请老友们告别时,肖永银却未能时间收到消息,难免让人怀疑两人之间是否存在某些历史遗留的“隔阂”。至于陈锡联,他在“迟到”时的那句“消息不灵通”,听起来像是无奈,却也带着些许“推卸责任”的意味。
许世友的去世,是一代将星的陨落,而肖永银、陈锡联的迟到,则将那一代人身上的复杂人性和历史局限暴露无遗。固执成就了许世友,也毁掉了他;迟缓的消息和落后的交通,是当时社会的缩影;而战友情深背后的“迟到”,或许还藏着历史关系的微妙痕迹。这一切,既让人唏嘘,也让人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