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足以让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青年,也足以让一段不被看好的关系,演变成一段复杂难辨的纠葛。
我的婆婆,曾经斩钉截铁地宣称不会帮我带孩子,如今却控诉我“算计”了她二十年。
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一切都始于二十年前的那个夏天,我怀孕了,丈夫小凯在城里的小店生意不错,我们对未来充满憧憬,计划着请保姆来照顾孩子。
婆婆的一番话却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我的热情。
“我这辈子就带这一个儿子,以后你们的孩子,我一个也不带!
”她语气坚决,不容置疑。
我理解她的想法,也尊重她的选择,于是点头应允,表示我们并没有打算麻烦她。
可生活总是充满变数。
怀孕七个月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烧毁了小凯的店铺,也烧掉了我们所有的积蓄。
更不幸的是,小凯为了抢救货物被严重烧伤,住进了医院。
医生告知我,小凯需要长期治疗。
我独自一人在医院照顾小凯,还要面对即将到来的分娩,巨大的压力让我喘不过气。
在一个难熬的深夜,我拨通了婆婆的电话,带着哭腔向她求助。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最终传来一声叹息:“你先把孩子生下来再说。
”
小凯住院三个月后才出院,而我们的儿子小宇也在这期间出生了。
出院后的小凯需要继续复健,我们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我抱着襁褓中的小宇,站在婆婆家门口,低声下气地恳求:“妈,就帮帮我们吧,等小凯好了,我们立刻把孩子接回去。
”她盯着我看了很久,最终还是伸出手接过了孩子,只留下了一句冰冷的“记住你说的话”。
这一帮,就是二十年。
小宇在奶奶的照顾下慢慢长大,和奶奶也越来越亲近。
每次我去看他,他都躲在奶奶身后,对我这个亲生母亲反而很陌生。
婆婆虽然经常抱怨带孩子辛苦,但每当我说要接小宇回去,她总是会找出各种理由推脱。
“孩子在我这儿住惯了,换个地方睡不好。
”“你们工作那么忙,哪有时间照顾孩子?
”“他上学我送习惯了,你们别添乱。
”
就这样,小宇的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在奶奶家度过的。
婆婆对外人总是诉说自己带孙子的辛苦:“我这把年纪还要带孙子,谁家婆婆像我这么命苦?
” 但每当我们提出接小宇回家,她又会说:“孩子跟我住得好好的,你们就别折腾他了。
”
时间一晃,小宇考上了大学,事情也开始发生变化。
婆婆经常当着小宇的面说:“这孩子是我带大的,以后有出息了可得记得我的好!
”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想到这些年确实是她把小宇拉扯大,也就没有说什么。
小宇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大公司工作,第一个月工资就给奶奶买了许多东西。
婆婆高兴得合不拢嘴,可话里话外却暗示是我当年“设计”让她带孩子。
“要不是你们把孩子硬塞给我,我能带二十年?
”她指着我的鼻子,语气尖锐。
我忍不住反驳:“妈,您还记得当初是怎么说的吗?
是您说孙子一个都不带的。
” “你!
你这是什么意思?
怪我多管闲事?
”
就在这时,小宇开口了:“奶奶,妈,这些年确实是奶奶把我带大,我会好好孝顺您。
但是爸妈这些年也不容易,他们虽然没有天天陪在我身边,可是每个月都按时给我们生活费,节假日也都来看我……” 婆婆的脸色变了又变,最后哼了一声,转身回了房间。
看着已经比我高出一个头的儿子,我不禁感慨万千。
这二十年,究竟是谁“算计”了谁?
或许,从一开始,我们就都走进了一个谁也说不清的局。
邻居王婶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闺女,这事儿说不清谁对谁错。
带孩子是辛苦,可感情是真的。
你婆婆嘴上说不要,心里可比谁都在意这个孙子。
” 我点点头,眼泪却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这二十年,我们何尝不是在互相成就一段亲情?
人生总是充满了无奈的选择,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但这二十年的相处,究竟是算计还是成全?
或许,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其中交织的亲情,和那些无法复制的岁月。
您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