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气四溢的清蒸鲈鱼,本该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却成了家庭矛盾的导火索。
岳母意味深长的话语,像鱼刺一样,扎在了李明的心头。
这顿看似普通的晚饭,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暗流涌动?
事情的起因是李明家的拆迁补偿。
父亲将一套宽敞的三居室给了李明夫妇,自己和老伴则住进了略小的两居室。
这本是皆大欢喜的结局,却因为房产证上的名字,引发了一场家庭风波。
岳母李秀芳的突然到访,让这个原本平静的夜晚充满了紧张的气氛。
“妈,您这道清蒸鲈鱼是专门为我准备的吗?
”李明试探性地问道,心中隐隐感到不安。
“这鱼啊,得细心处理。
看着完整,里面的刺却能扎人。
”岳母的回答意味深长,目光在女儿小婷和李明之间来回游移。
李明瞬间明白了岳母的用意。
这哪里是普通的晚饭,分明是一场关于房产证的谈判。
他让妻子小婷先行离开,客厅里只剩下他和岳母,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明啊,你应该知道我今天来的目的。
”岳母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妈,房子的事我会处理好的。
”李明语气略显迟疑。
“怎么处理?
什么时候处理?
”岳母步步紧逼,不给李明丝毫喘息的机会。
“这房子毕竟是我爸给的……”李明试图解释,却被岳母打断,“所以就不能加小婷的名字?
你们结婚五年了,小婷为这个家付出那么多,难道连个保障都不配有?
”
李明感到十分为难,他理解岳母的担忧,但也需要顾及父亲的感受。
“妈,我不是这个意思。
我当然想让小婷有保障,但这事得跟我爸商量……”
“商量什么?
你都多大了,还要事事征求你爸的意见?
”岳母的声音提高了几分,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
就在这时,门铃响了,打破了僵持的局面。
李明打开门,是父亲李国强。
他手里提着一个塑料袋,似乎早就预料到今晚的场景。
“听说亲家母在这儿,我也来看看。
”李国强的目光越过李明,落在了岳母身上。
客厅里的气氛更加微妙,李明感觉自己像夹在两块巨石之间,左右为难。
“亲家母,我知道你担心女儿。
”李国强率先开口,“但这房子是我和老伴省吃俭用攒下来的,给明子是希望他过好日子,不是要为难谁。
”
“那您是觉得加上小婷的名字,就是为难您儿子了?
”岳母的语气带着一丝嘲讽。
“我不是这个意思。
”李国强叹了口气,“只是这房产证一旦加名,就不是小事了。
万一……”
“万一什么?
您是怕小婷占了您儿子的便宜?
”岳母的反问让李国强一时语塞。
“妈!
”小婷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眼眶泛红,“您别说了。
”
看到女儿泪眼婆娑的样子,岳母的声音 softened 下来,“我这不是担心你吗?
现在社会这么现实……”
李明抓住时机,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爸,妈,我有个提议。
我和小婷去公证处立个协议,约定如果将来有变故,按照双方家庭的出资比例分割。
这样大家都能放心,您们觉得呢?
”
房间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最终,李国强点点头:“这主意不错,既保护了小婷的权益,也顾及了双方的感受。
”岳母虽然脸色仍然不太好看,但也默认了这个方案。
一周后,李明和小婷在公证处签署了财产协议,双方父母都在场见证。
从公证处出来,阳光明媚,李明看着妻子灿烂的笑容,心里踏实了许多。
他知道,婚姻不是利益的较量,而是两个家庭的融合。
有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
岳母拉着女儿的手,脸上的担忧少了几分:“行了,这事就这么定了。
明啊,以后你可得好好待小婷。
”
“妈,您放心。
”李明认真地回答。
李国强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回家吧,你妈包了饺子,都等着呢。
”
四个人并肩走在街上,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
这一刻,李明明白了“家和万事兴”的真正含义。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矛盾,但只要用心沟通、互相理解,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一纸房产证,考验的不仅是夫妻感情,更是两个家庭的智慧。
这起因于拆迁分房的家庭纷争,最终以一份公证协议画上了句号。
这其中,有岳母对女儿的担忧,有父亲对儿子的爱护,更有李明在家庭矛盾中的斡旋和努力。
这不禁让人思考,在婚姻和家庭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是冷冰冰的产权,还是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