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之死

论史近现代 2024-12-03 00:52:13

扶苏,嬴姓,秦始皇长子。太史公夸他“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不出意外,始皇帝百年之后,人品好、威望高的扶苏将继承帝位,秦朝大概率不会二世而亡。

秦始皇一共有二十多个儿子,扶苏居长。按照中国传统宗法制度,秦帝国刚一建立,扶苏就在众多帝位继承人中,处于“清场式的遥遥领先”位置。

只要不犯大错,秦帝国下一代接班人就是他了。承平时期,立大功有点难,不犯大错还不容易?可惜,他还是犯了大错。这一错,不但让他与帝位无缘,还搭上了性命。

△影视剧中的公子扶苏。图片来源:电视剧《楚汉传奇》

时间往前倒。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秦始皇身边的术士侯生和卢生,私下里议论朝政,说秦始皇残暴不仁,偏偏又不小心,让这话传到了秦始皇耳朵里。按秦时的严刑峻法,这可是重罪。两个人觉察到不妙,很快溜之大吉。秦始皇暴怒,下令一边追逃主犯,一边捉拿同谋。两个在秦始皇身边吃香喝辣的儒生闯祸,天下的儒生都跟着倒霉。四百六十多名儒生被捕下狱,将要被处死。你想,那时候,读书识字的人本来就不多,这四百六十多人,差不多就把天下读书人中的翘楚,一网打尽了。

没有人劝谏秦始皇,其他人是不敢,丞相李斯是不愿意。李斯为什么不愿意?正是他在一年前上书秦始皇说,儒生们经常厚古薄今,非议现在的国政,扰乱百姓思想,不如把流传在民间的除秦史以外的史书和诸子百家的书,都收上来烧了,医药、算命、种树的书可以留着。当然,那时候如果有美食、旅游、运动健身之类的书,大概也可以不烧。

李斯知道,自己肯定被天下读书人恨得牙痒痒。他虽然也是读书人,却早已把自己放到了天下读书人的对立面。儒生们怨谤的,除了皇帝,也断然少不了他这个丞相。怎肯再去救?

△影视剧中的李斯。图片来源:电视剧《大秦赋》

这本来不关扶苏什么事。一个最可能的储位人选,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公子,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练好本领,带好队伍,静静地等待皇冠落到自己头上,不香么?掺和读书人的事干什么?

可是,扶苏坐不住。他上书劝谏:“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虽然言语谦恭、小心翼翼,但仍然逆了龙鳞。后果是秦始皇震怒,借口工作需要,把他调到长城边的军队中当监军了。

当然,从史籍看,秦始皇也并不是一开始就发怒,就处分了扶苏,而是一根筋似的扶苏,一而再、再而三地劝谏,才彻底惹怒了秦始皇。《史记·陈涉世家》说:“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说一次不行就算了,还要“数谏”,可见扶苏倔强。他豁出去了。

虎毒不食子。即便暴怒,也没有一棍子打死的打算。扶苏虽然被调离京畿,仍然和大将蒙恬一起,掌握着戍边重兵三十万。但命运已就此悄然改变。

△影视剧中的秦始皇。图片来源:电视剧《大秦赋》

两年后,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七月,秦始皇东巡至沙丘(今河北省邢台市境内),病重不治。赵高勾结李斯等人发动政变,矫诏赐死扶苏。胡亥立,是为秦二世。

假如,当初扶苏在“坑儒”事件中明哲保身,缄口不言,他就不会受处分,也就不会被发配到偏远的上郡,那伴驾出巡的很可能就是他,继承皇位的也很可能就是他。或者,即便没有伴驾出巡,一直驻守京畿,作为皇长子,也一定身处帝国权力中枢,赵高等人未必敢发动政变,继承帝位的也很可能是他。

可惜,历史不能假设。一个刚毅正直的人,一个疾恶如仇的人,遇到不平事,特别是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事,你不让他说话,很难。历朝历代,像扶苏这样的人,何止一二。

0 阅读:1

论史近现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