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唯一存世尺牍《爱厚帖》背后的故事:一封举荐信,千年翰墨情

天行健有懒人 2025-02-08 13:38:34

在中国书法史上,王蒙的名字或许不如赵孟頫那般如雷贯耳,但他的《爱厚帖》却是书法爱好者心中的瑰宝。作为王蒙存世的唯一一通尺牍,这封信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更展现了王蒙与友人之间的真挚情谊。

《爱厚帖》的背景与内容

《爱厚帖》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纸本行书,纵33.3厘米,横58.7厘米。这封信是王蒙写给做官的朋友“德常判府”的,内容是为友人林静(赵孟頫的外孙)举荐工作。信中,王蒙称赞林静“读书博学,多艺能”,并请求德常判府为其安排一份差事,以维持生计。

这封信不仅是王蒙书法艺术的代表作,更是他为人处世的真实写照。信中言辞恳切,既展现了王蒙对友人的关怀,也体现了当时文人之间的互助精神。

书法艺术:学赵孟頫,清劲飘逸

《爱厚帖》的书法风格深受赵孟頫影响,点画转折间尽显赵书风范,结体工整,笔墨圆润流畅,整体风格清劲飘逸。明代学者吴宽曾评价:“黄鹤山人书,当不在赵魏公下。”可见王蒙的书法造诣之高。

【明】王蒙《爱厚贴》原贴

原文与释义

【原文】

蒙顿首再拜,德常判府相公尊契兄,恃在爱厚,輙为禀白:友人林静子山,吴兴人,亦赵氏之甥也。读书博学,多艺能,而未有成名。欲权于彼学中养赡,得三石米足矣。用是求书专注,望介注为祷。斯人年幼而多学,亦公家所当养者。王府君处意不殊此,未由晤会,万冀调摄,以膺峻擢,不具。二月廿四日,王蒙顿首再拜,余控。

【释义】

王蒙恭敬地致信德常判府,因二人情谊深厚,冒昧举荐友人林静。林静是吴兴人,赵孟頫的外孙,博学多才但尚未成名,希望能在学校谋得一份差事以维持生计。王蒙恳请德常判府为其写推荐信,并认为林静是值得培养的人才。信末,王蒙祝愿德常判府保重身体,期待其高升。

临摹体验:用科技重现千年翰墨

作为书法爱好者,我尝试用三星S22U的Spen临摹《爱厚帖》。虽然现代工具与传统笔墨有所不同,但临摹过程中,依然能感受到王蒙书法的精妙之处。每一笔的起承转合,都仿佛在与千年前的文人对话,令人心生敬畏。

《爱厚帖》不仅是一封举荐信,更是一幅书法艺术的杰作。它让我们看到了王蒙的才华与情义,也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如果你也热爱书法,不妨试着临摹这封信,感受千年翰墨的魅力。

0 阅读:6
天行健有懒人

天行健有懒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