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平的,美国封锁中国就是在封锁自己

谦谦君子用涉大江 2024-09-11 01:21:34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面临西方的技术封锁,即使改革开放的这40年欧美也没有完全放松对中国的技术管制。只不过08年以来美国深陷金融危机有求于中国才对技术封锁有所放松。

特朗普上台后在芯片领域,在其他科技领域逐渐加强技术封锁,即使拜登上台也没有放松。

在人工智能领域美国已经不打算再对中国开放资本市场并阻止技术交流,拒绝把产业链放到中国。

面对美国的封锁是不是只能认输?只能眼睁睁看着美国技术领先,用人工智能改造制造业取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当然不是!没有张屠夫不吃带毛猪。中国崛起就是个不断打破封锁的过程。这几百年来,后发国家只要想发展,都会面临先发国家的封锁,只有打破封锁线才有资格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新技术不单单是在实验室干出来的

中国的大学生也就是最近十年才开始变多,从事科研的年轻人也在变多,民众对高等教育也逐渐摘掉了滤镜。

之前大部分人口都是低学历的时候,大家认为所谓的科研就是个别天才在实验室里通宵达旦的苦干,灵感一现搞出来新成果。

可能那时武侠小说看的多了,让科研有太多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天才确实重要但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

新技术产业化离不开社会需求,需求可以拉动技术进步。科研人员把新技术产业化也可以推动社会进步。

美苏冷战时期为了证明自己的社会制度更先进在各个领域加强科研投入,催生了科技进步。

登月工程和其他航空航天工程这种大型国家项目涉及成千上万家科研单位和大量的工厂,也会产生很多新技术。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建大型基础设施会不可避免的面对技术困难。在有限的工期和预算内解决技术障碍也是科技创新。

抗战时期和建国的前30年,面对敌人的封锁物资奇缺,先辈们因陋就简用草药治病,用土方法造武器,土法上马各种工程建了很多小工厂也是创新,并不是领先于别人的技术才叫创新。

先辈们浴血奋战取得了独立地位,证明了自己拥有被拉拢的价值,接受了苏联转移的工业和技术,建国十年后中国就能自己制造喷气飞机。

新技术并一定从实验室出来,也不一定非得自己研发,能让别人转移技术也能实现创新的效果。

新技术的应用是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实现人民幸福,自己研发出来和接受别人转让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能够打硬仗的企业比一堆现成的技术更有用,像华为这样的企业才值得尊敬和保护,只要保住了华为这个创新的组织结构,再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就不担心技术不能攻克,只要打破技术封锁的一个口子,西方为了占领中国市场自然会放松技术管制。

创新并不是把所有的技术都自己研发一遍,我们没有必要再发明一遍轮子直接借鉴前人就可以。

二、上马大工程有利于技术创新

这么多年,大家深受西方影响认为技术创新就是在所谓的宽松环境下,一群科研人员从事自己喜欢干的事情再把研发成果造福全世界。

直到今天还有不少人相信这种童话,但80后已经人到中年,再这么天真就得反思一下。

科学家也是人既图名也图利,确实有一部分人喜欢科研,但我觉得相当一部分人还是为了收入,不用把科研看的太高大上这只是一份工作而已。

现在的研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和国家上马大型工程一样都需要极强的组织力,还得有人员和预算保证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交付。

研发和土木老哥在工地吭哧吭哧干活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都要面对有限的预算、有限的时间、有限的人力还要达到预期目标,只不过工程的不确定性小一些,研发的风险更大一些。

网上有个华裔的土木博士,前几年曾经说过中国是个桥梁建设的大国,但不是桥梁建设的强国。请问技术到底在哪里?是在专利文件里还是在图纸里,还是在已经建成的宏伟的大桥里?

都是!但技术更是在工程人员的脑子里,在技术工人的手里,没有一个又一个新项目,纸上的技术不可能变成现实的生产力。美国好多桥梁年久失修,摇摇欲坠,拥有再多的专利技术又能有什么用呢?

最近日本要举办世博会,按照设计场馆外要有一个木制的大圆环,结果建了一半才发现,建了圆环大型机械设备就没有办法进去,用轻型设备就不可能在工期内完成施工。

日本人自己也嘲笑为什么这个时候才发现问题?工程界的老哥说这很正常,日本这么多年都没有上马过大型项目了,统筹管理能力已经跟不上了。

大型项目面对的困难层出不穷,没有一支强悍的队伍,不仅无法完成征地拆迁保证施工进度,遇到一个一个的技术难关也攻克不了。

1994年修建三峡大坝时很多关键设备还得从外国购买,经过这么多年的建设,很多机械设备早已实现了国产化,甚至已经占领了全球市场。

这么多年中国修建了很多宏伟工程,比如在贵州的山区修路建桥会面临一个又一个的困难。结果施工队伍出现一个困难就想办法解决一个困难,积累了经验继续解决更大的困难,日积月累之下就会发现中国的基建不仅成本低,而且在很多领域早已经遥遥领先西方国家。

现在一说高科技大家都认为是指航空航天、计算机、人工智能,看不起尘土飞扬的工地,看不起石油勘探开发,觉得这些不仅危险还脏兮兮的。

认为制造业没什么技术含量是个人都能干,即使中国的工程领域有了再多的技术突破,他们都觉得不如西方炒作的概念更加高大上。

不少人仍然觉得西方的基建能力是超过中国的,绝对不相信尖端技术竟然掌握在各位土木老哥的手里。

三、中低端产业的升级改造也会带来技术创新

列宁曾经说过,帝国主义是一条垂死挣扎的走狗。孩子们问,西方国家大部分都是共和制,为什么叫帝国呢?这里的帝国主义说的是垄断资本主义。

经常有公知反问不是说西方衰落了吗?喊了几十年为什么人家活的还那么好,一点儿看不到夕阳西下的样子,这就对了,发达国家是developed country,指的就是已经完成建设的国家。

为什么西方会垂而不死,衰而不亡?还时不时的回光返照?这就涉及到行业生命周期的概念。

行业的生命周期指:行业从出现到完全退出社会经济活动所经历的时间。行业的生命周期主要包括四个发展阶段: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从第一次科技革命的蒸汽机,到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汽车,钢铁,石化,冶金,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航空航天和信息技术。

各个行业都要经历这四个阶段,英国正是赶上了第一次科技革命和其他国家的生产力拉开了差距,才能殖民各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拥有全世界的资源,英国才能在小小的英伦三岛修建大量基础设施,这些设施修成了可以使用很长时间。

德国和美国包括苏联都吃到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甜头,尤其是美国借用欧洲的资金修建了铁路,福特汽车发明了流水线作业使T型车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让美国成为车轮上的国家。

中国赶上了互联网革命,建的基站,修的光纤也能用很多年,而且中国也抓住了智能机这个机会。

四个周期中能吃到成长期和成熟期的红利,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水平就会出现很大的提升。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就是吃到了前几次工业革命的红利。行业的衰退期持续的时间非常长,很多行业早就到了衰退期但有可能和人类社会共存。

为什么帝国主义是一条垂死挣扎的走狗,就是因为他很多行业都进入到了衰退期,但不代表他立马就死,一旦有了科技创新有了新产业,衰落的城市就会重新恢复或诞生一些新的经济中心。

新技术也可以改造传统产业,让传统产业获得新生,再开展一轮行业周期。先发国家有巨大的优势不仅能为本国积攒强大的家底,而且有了新技术也能最先使用,还可以用新技术改善自己的传统行业。

入世之后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已经吃下了全球制造业的中低端份额。很多人都对美国感恩戴德,感谢美国开放了市场,放开了对中国的投资,觉得没有全球化就不会有中国今天的发展。

更应该感谢的是援越抗美,美国没有陷入越战的泥潭,就不会出现军费开支激增,财政赤字飙升,黄金储备减少,进而导致经济停滞外加通货膨胀的局面。

越战让美国实力衰落苏联实力上升,石油输出国组织以石油为武器,对西方国家禁运让西方生产成本普遍暴涨,最后不得已开始向亚洲国家转让一部分制造业。

西方觉得让出了中低端制造业没有关系,毕竟很多行业本来就是衰落的行业,利润率已经非常低了,这些行业转移出去正好可以腾出资源发展新行业。

但他们忘了行业生命周期是可以轮回的,已经进入衰退期的行业在新技术的改造下,仍然能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西方这种小国林立的环境下,进入到衰退期的行业很难有翻身的机会。中国这种体量的国家实现了规模化出现产业集群之后,即使处于衰退期的行业也会有增长空间,这些产业依靠市场力量就可以实现技术创新。

首先要稳住生产成本,不要过度搞房地产让房租暴涨,还要扩大内需稳住外需,让这些产业在平稳的环境下稳步增长。

通过财政政策鼓励这些行业上马新技术,税法规定研发新技术可以加计扣除,上马新设备可以加速折旧提前收回成本,使用环保设备也会有税收减免

中央银行和金监总局制定政策,规定采用新技术可以得到更优惠的贷款,更多的信贷额度。

对这些行业的创新激励措施,就隐含在银行的信贷政策里,隐含在税法里,隐含在发改委的产业政策里,只要有了稳定的环境,这些行业会自然而然的采用新技术实现升级改造。

日后人工智能和5G逐步走到应用层面这些产业经过改造之后还能焕发出新的活力,并且给新技术更多的应用场景,哪怕是大家看不起的纺织业,都在不断采用新技术也在上马工业机器人。

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空间非常大,绝不能随便抛弃所谓的中低端制造业,那就相当于抛弃了人工智能最广泛的应用场景。

0 阅读:1
谦谦君子用涉大江

谦谦君子用涉大江

资深职业教育培训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