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客hyhy 三剑客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若有侵权请联系修改或删除。
“如果把自己当咸鱼,那就真的是咸鱼了!”
近日,安置到某乡镇的老陈拿到了上级组织的“我为发展献一计”演讲比赛一等奖,他说这样的奖相当于部队的评功评奖了。他高兴地说,3年后转岗,就能增加自己的竞争力了。
文|剑客hyhy
图|大唐
编辑|剑客山风
老陈是2007年12月入伍,2023年12月选择转业安置工作。
老陈服役部队在内地,新训结束后,因为某项特长老陈到了机关某科室工作,服役16年间,未当班长,获得1次三等功,加上数枚嘉奖,转业时老陈量化积分64.5分。
由于分数不占优势,2024年9月,老陈安置到某乡镇文化站工作,文化站加上站长总共3人,站长还兼着人大工作,大部分工作都是老陈和另一个大学毕业考进乡镇事业编的同事小刘一起。
老陈所在乡镇离县城的家有50余公里,他每周回家一次。文化站工作也较多,分管着乡镇文化活动、体育场地、老年体育协会、文物巡查、旅游景点和娱乐设施的安全检查,还有一部分教育工作,比如辍学学生劝返,扶贫工作中的教育等,还有应急广播播放。其他就是一些零时安排的一些材料和新闻宣传方面的工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每天早上8点整,值班副镇长点完名后,各部门投入当天的工作。
有同事看到老陈每天工作勤勤恳恳,还经常熬夜加班,便私下劝慰他,不必太拼,因为工作干得再多,再出彩,工资却是领的最少。确实,老陈安置事业工勤中级工,每月工资到账不到3000元,绩效工资阶段性发放,住房公积金2200余元(双边)。老陈说,刚入职的公务员全年到手工资都比他高。
老陈说,全镇干部职工80多人,转业军士就有近20人,大家也经常碰头聊天。起初,老陈每天点名答“到”声音特别洪亮,后来他也干脆把声音低下去了。战友们说得最多就是“没奔头”。为何?
一是不管能力再强,身份决定一切。工资待遇、福利奖金、上升空间唯身份论,历来左右了能干事、想干事的广大军士工作动力。老陈说,单位领导交代工作可不会分谁谁是公务员、事业管理、专技、工勤来安排。
二是领导习惯画饼,到最后基本不兑现。刚开始,转业军士们工作动力十足,领导也会大会小会表扬,私底下会谈心,许诺有机会一定给转岗,但时间一长,才发现领导给所有人都这么说的,要知道,转岗不仅有名额限制还有一些岗位需要专业匹配。没几年,老领导走了,新领导一来,大家又得重新适应。
三是工作能力与待遇不匹配。一些能力出众的战友,顶多算是部门“负责人”,“负责人”干了大量工作,但其工资待遇却是最低的,刚考进的大学生们不论是管理还是专技岗,待遇都比工勤高,这种不平衡慢慢就让转业军士们冷静下来了。
四是混日子熬时间,干好干歹一个样。当转业军士感到没有“奔头”时,工作没有动力时,领导逐渐由表扬变为批评,转业军士们无欲无求,工作不求过硬,只要不出错,甚至希望工作越少越好,早点下班就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生活总归要继续。老陈说,“如果自己把自己当咸鱼,那就真的是咸鱼了!”
老陈相信,随着部队战士学历水平的提升,往后,事业编工勤岗一定会退出历史舞台。
但目前,老陈还是希望能转岗,不论转管理岗还是转专业技术岗,其待遇都比工勤岗好。他说,不管能不能转岗,先把工作干好,先要符合条件,其他就管不了了。老陈介绍,他们当地规定,事业工勤岗满3年,可以转岗,但前提是需要3年内至少拿到1个优秀且有空岗的需求。话说回来,镇上这些年都有顺利转岗的,但他们大多是服役12年,早早回来的战友。有时候,老陈也怀疑,不是说服役时间越长安置工作越好吗?可为何现实中,早点回来成长更明显?!
老陈还听说,转业军士改变身份除了考试以外,还有一种途径就是在乡镇通过选举改变,但乡镇选举也得满足一定的条件,那就是年龄在45岁以下且要担任部门负责人,也就是所谓的“七站八所”的站长、所长,成绩突出者,换届选举时由乡镇人大提名,老陈说,现在镇上的一位副镇长就是上一届党政办主任推上去的,他驻村时被表彰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其实,这些年各地对退役军人的尊崇力度也在不断提升,各项激励措施也在紧锣密鼓地跟上,老陈他们县里还有项专门针对安置到乡镇转业军士的激励措施,那就是符合条件的可以择优选调到县里。
“要是能选调县里,离家也就更近了,虽然有名额限制还要考试选拔,但总归有政策支撑。”老陈说,自己先努力转岗,再努力选调到县里,这也算是我的梦想吧,但不管怎么样,先打起精神来把工作干好,梦想万一就实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