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四年,再拿部队津贴!

三剑客 2025-02-05 19:10:55

笑熬江湖 三剑客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若有侵权请联系修改或删除。

已经是新年假期的最后一天了,剑客君昨晚收到了一位老战友的来信。

他已经离开部队4年,却有机会再穿上那身迷彩,激动不已。

他说,津贴甚至都已经到账了,非常期待。

原来,他被召回服预备役了,说起来,大家退役的战友,都参加过预备役训练吗?

文|笑熬江湖

图|大唐

编辑|剑客山风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那么一段时光,刻骨铭心,无法忘怀。对于我来说,那段时光是在军营中度过的。军营不仅教会了我纪律与坚韧,更让我明白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即便已经脱下军装多年,那份军人的荣耀与使命感依然深植于心。当预备役的召唤再次响起,我知道,这不仅是一次重返军营的机会,更是一次重新点燃心中热血与信仰的旅程。

2025年春节前的最后一天,手机屏幕亮起,一条银行到账通知跳了出来——“预备役服役津贴已入账”。金额虽不算多,但这一串数字却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我尘封的记忆。那些晨起的号角、训练场的汗水、战友的嬉笑,仿佛昨日重现。我盯着那串数字愣了几秒,随即苦笑:“国家这是要‘买’我回去啊。”

作为一名已经转业四年的“老兵”,我早已习惯了朝九晚五的职场新生活,每日与文件、会议、柴米油盐、晨曦暮霞为伴。直到这张“重返军营”的通行证悄然降临,我才意识到:当兵的烙印,早已刻进骨血;国家的召唤,永远值得奔赴。

“爸,你要回部队了吗?” 儿子看到我翻出压在箱底的迷彩服,眼睛发亮。妻子默默递来熨斗,轻声说:“去吧,家里有我。”这一刻,我忽然明白:军装可以脱下,但军魂早已融进骨血。

一声召唤,让我和无数战友再次穿上迷彩,重返军营。熟悉的训练场、久违的番号声,还有那群“见面互怼,分开想念”的老战友……这一切,竟比银行卡里的数字更让人心潮澎湃。

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备役福利:国家给的“硬核安全感”

有人说:“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而预备役制度,让这份“不后悔”有了续集。国家不仅给了我们重返战场的机会,更用实实在在的保障,托起了老兵们的“后方阵地”。

1.服役津贴:荣誉背后的“真金白银”

津贴按军衔分级,几百到上千不等。钱虽不多,但每一分都是对“若有战,召必回”的郑重认可。战友老张打趣:“这钱我得裱起来,毕竟能理直气壮告诉媳妇——国家给我发零花钱了!”

2.任务补贴:训练场的“暖心后盾”

执行任务期间,伙食、交通、意外保险一应俱全。集训时,炊事班端出热腾腾的大锅菜,战友小王边吃边笑:“比公司食堂的‘减肥餐’强多了!”

3.待遇保障:工作家庭的“定心丸”

原单位保留工资、奖金和社保,训练期间视同正常出勤。用领导的话说:“军人是国家的盾牌,我们就是盾牌后的支撑。”

4.医疗保障:训练受伤的“保护伞”

意外受伤可享受免费治疗,医疗抚恤覆盖全程。上次战术匍匐擦破皮,军医边包扎边打趣:“你这程序员的手,还是拿枪更帅!”

这些福利,不是简单的“物质激励”,而是国家对我们“召之即来”的郑重承诺。

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备役训练:从“打工人”秒变“钢铁侠”

预备役训练的核心目标,是让我们这些预备役人员具备一定的军事素质和能力,以便在需要时能迅速、有效地支援国防建设。简单来说,就是让老百姓(包括退伍军人)在关键时刻“能打能扛能救命”。别看大家平时或是上班忙于工作,或是下班买菜做饭,一旦重新穿上迷彩服,个个都得变回“战时多面手”。

当脱下西装换上迷彩,放下键盘扛起钢枪,那一刻,肌肉记忆瞬间苏醒。训练场上没有“张总”“王处”“李主任”,只有一群眼里闪着光的“老兵”。

1.肌肉记忆唤醒:肚皮贴地爬,新衣碎成渣

战术匍匐训练场,铁丝网下尘土飞扬。曾经的“办公室战神”们,此刻肚皮贴地、手脚并用,爬完一圈迷彩裤直接开线。隔壁老王(某公司高管)边爬边吼:“当年全连匍匐冠军,现在被啤酒肚拖后腿了!”

2.技能回炉:厨子变神医,码农成黑客

通信兵背着电台翻山越岭,信号秒杀5G基站;医疗兵蒙眼包扎动脉,回家给孩子贴创可贴被吐槽“杀鸡用牛刀”;炊事班用野战灶炒菜,火候掌控让小区早餐摊老板直呼“大师收徒吗”。

3.黑科技实战:无人机蜂群,键盘侠逆袭

无人机操控课上,平时拍婚礼航拍的小王,摇身变成“空中侦察兵”;程序员老赵学电子对抗,边敲代码边嘟囔:“等我学会干扰敌方信号,第一件事就是让媳妇的购物车加载失败!”

4.生活化战备:全家上阵,秒变“生存狂”

预备役训练不仅关乎战场,更融入生活。家庭应急课上,教孩子三秒钻桌底、囤物资按弹药箱标准码放。邻居大妈看到我家阳台的“战备粮”,小心翼翼问:“你们家……是要参加《末日生存》真人秀?”原来,预备役训练教会我们的不仅是“能打胜仗”,更是“让平凡生活成为国防的基石”。

在这里,没有“中年危机”,只有“战友情谊”;没有“职场内卷”,只有“热血冲锋”。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给战友的“归队指南”:如何优雅地重返军营

重返军营虽热血,但准备工作不能少!若你也在预备役名单上,这份“过来人”的贴心提示请收好:

1.单位请假:别让领导以为你要跳槽

提前报备!开证明!强调“国家任务光荣优先”。千万别学老刘,训练当天才群发消息:“兄弟们我去保家卫国了,客户方案下周交!”结果领导电话追杀到军营……

2.体能突击:临时抱佛脚,小心脚抽筋

训练前一个月,跑步、俯卧撑练起来!别像行政小姐姐小美,武装越野跑到一半瘫坐在地:“当年追星扛炮的体力呢?哦,那是我爱豆的站姐……”

3.家庭安抚:媳妇的怒火比敌情更可怕

和家属打好预防针!炊事班老李的教训惨痛:他承诺训练回来承包两个月的家务,结果媳妇直接甩出账单——“你不在家这个月,我点外卖和买化妆品的钱,从你津贴里扣!”

预备役的召唤,是国家的信任,更是时代的托付。山河无恙,只因有你。

重返军营的那天,晨曦中飘扬的军旗依旧是鲜红。训练场上,我们或许不再年轻,但胸膛里的心跳声,仍与二十多岁那年一样铿锵。

什么是预备役?

是抽屉里尘封的退伍证,突然被赋予新的意义;

是手机里沉寂的战友群,再度被“收到请回复”刷屏;

更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最深的底气——

若有战,召必回!

谨以此文,致敬所有穿过军装的人。无论现役或预备役,你们的存在,让这片土地永远安宁。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