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特别喜欢的一首诗,写成后曾多次示人,一生一共书写了六次

执笔读春秋 2023-10-14 18:46:04

《七律·长征》是毛主席生平创作的第一首七言律诗,同时它也是最早被发表的一首毛主席诗歌。这首诗创作于一九三五年十月,红军长征取得阶段性胜利之时。

当时毛主席在甘肃通渭县的一小镇礼堂里面演讲,曾经亲口朗诵了这首诗的全文。毛主席这首诗成稿之后多次示人,曾数次书写后作为礼物赠给友人。

一、《七律·长征》赏析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的第一、二句概括了全诗的创作主题,即红军不畏艰难,潇洒豪迈的精神。第三句和第四句,分别写到了红军在征途中遇到的地理方面的阻碍。

一九三四年十月,红军决定从江西出发,经过福建,沿四省的边境到达两广交界处。在这个过程当中,必须要翻越五座山岭。

这是对长征在地理上的困难,进行了一个总体上的概括。下一句详写一九三五年,中央红军路过云贵边境的乌蒙山时,遭遇的具体难处。

乌蒙山海拔两千三百米,气势磅礴。毛主席在写诗的时候巧妙地把这座山,以及当时在山上遇到的险阻,比喻成了万山波涛之中的一枚小小泥丸。

颈联二句又写了两场硬仗,一场是发生在一九三五年的“巧渡金沙江”。当年五月,红军行进到金沙江附近时,发现敌人在对岸有重兵把守。

为了顺利渡江,红军先设法迫使国民党回兵昆明,引走了一部分江边的守军,后来趁着夜色在一晚上急行军一百里,成功渡江。

这一联诗中另外一场硬仗,写的是“强渡大渡河”。红军“巧渡金沙江”后一路向北前进,预备通过大渡河进入川西。

蒋介石下令薛岳的部队一路紧追,同时又让川军24军重兵把守大渡河畔,企图利用天险给红军来一个南北夹击。

哪知红军行进太快,当他们到达大渡河畔时,薛岳的军队还隔得老远。守在大渡河边的川军只能硬着头皮和红军干了一仗,结果被红军二十分钟就打散了,于是红军成功渡河。

最后两句,写的是红军在经过千难万险之后,又跨过了岷山,终于迎来了伟大的胜利,和陕北红军成功会师。

这首诗浓缩概括了红军长征中遇到的重重困难其中大自然造成的阻碍是凭借红军的意志力去克服的,敌人带来的阻碍,是凭借红军的智谋与勇气去克服的。

红军在长征中获得的这些宝贵经验,对后来建设新中国,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毛主席特别喜欢的一首诗

《七律·长征》问世的第二年,就被刊在了美国记者斯诺的《西行漫记》上。它的影响力遍及海内外,曾经激励了无数人,使他们受到毛主席思想,以及长征精神的洗礼。

毛主席生前写过不少七律,如《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七律·到韶山》和《七律·和郭沫若同志》都非常有名,但是他特别喜欢抄写送人的还是这首《七律·长征》。

这是因为这首诗会带给了毛主席,许多关于三十年代长征发生过程中,他经历过的那些事情的回忆。

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为了结束国内军阀割据的时局,同时反抗外敌对中国的入侵,当时的国民党曾经与中国共产党进行过一次合作,史称“国共第一次合作”。

这段时间大概从一九二四年一月开始,到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结束。“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又称“大革命”时期,因此后来“大革命失败”,就是指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失败。

“四·一二”之后,蒋介石派人四处捕杀共产党员,毛主席被迫通过秋收起义拉起了一支队伍上了井冈山,后来朱德、陈毅也带着部队上了井冈山会师。

但是很快,国民党的追兵就打了过来,包围了井冈山,并发起多次进攻。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于第二年带着队伍下山,前往闽南赣南一带经过两年的斗争建立了中央苏区。

这个时候,国民党的军队又包围了苏区,但是在毛主席的正确思想的指引下,红军通过“避开主力,移动作战”和“集中兵力,打其虚弱”等方式,成功瓦解了国民党四次“围剿”。

本来如果一直坚持下去,国民党打不进苏区,红军也不用长征。可是王明上台以后,执行了一套错误的“左”倾冒险主义政策。

王明执行的这种政策不但破坏了整个中央苏区的经济生态,同时也让红军损兵折将,让中央苏区陷入了绝境。

王明先是在红军队伍中搞党派斗争,把不服从自己的人全换走。后来在军事作战方面,他又盲目地指挥红军去与兵力强于自己十倍的国民党军队“硬碰硬”。

王明等人开始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让中央红军离开苏区门户,主动挡在敌人进攻的要道上与对方强硬对抗,等到后面发现打不过,又开始主张逃跑。

结果让红军接二连三地吃败仗,最终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当时中央苏区的地盘已经变得越来越小,红军的兵力也越来越弱,于是才有了后面的长征。

关于这次长征的过程,已经多次被搬上银屏或者是写进相关的著作里,所以在这里就不作详细介绍了。

单说这次长征,一共跨越了十余个省份。我们的红军战士,在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爬雪山、过草地。身上穿的是单衣,脚下踏的是草鞋。

一路忍饥挨饿,中间还打了三百多场仗,拿下了七百余座城池。光是这样想一想,都觉得是一个军史上的奇迹。对于毛主席个人而言,这次长征带给他和亲人的苦痛记忆也是不少。

比如毛主席当时的妻子贺子珍,为抢救伤员被敌人打成重伤,最后体内留下了17枚弹片。毛主席闻讯以后,以为要与贺子珍生离死别,当场洒下了英雄泪。

长征过程中,红军在到底应该“北上”还是“南下”,也发生了分歧。总之经过种种磨难之后,红军终于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和陕北红军会师于瓦窑堡,结束了这一次伟大的征程。

回顾长征过程,我们会发现当时的党中央、毛主席和全体红军战士,不只是经受住了自然界的考验,经受住了血与火的战斗考验,同时也经受住了内部纷争与复杂人性带给来的考验。

这一次长征彰显了共产党人无与伦比的顽强斗志与革命精神。所以毛主席在总结长征经验时说:“长征是宣言、是宣传队,是播种机。”

长征就像是中国共产党向世界发布的一纸革命宣言,同时也是红军对外最好的形象宣传。在长征的过程中,红军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宣传共产主义精神,把革命的种子散播出去。

等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一九五三年抗美援朝胜利之后,我国再也没有大规模的对外战争了,这个时候要专心搞国内建设了。

可是我们的领导人却发现,一些党员、干部和军人,因为生活条件好起来了,就忘掉了长征过程中那种拼搏的精神。所以毛主席后来就反复亲手抄写《七律·长征》,把它赠送给别人。

同时,毛主席还示意文化战线的工作者,把《七律·长律》编成歌剧,搬上了舞台。借着它来提醒我们的党员、干部和军人不要忘记长征精神。

根据现有资料记载,毛主席一生一共书写了《七律·长征》六次。由此可见,毛主席对自己这首诗的确是十分喜欢。

结语

毛主席曾在写给陈毅的一封信里谦虚地说自己不擅长写七律,不过事实上他还是写过很多七律。在这些七律里面,我最喜欢的是《七律·到韶山》和《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喜欢《七律·到韶山》,是因为毛主席在最后用了一句“遍地英雄下夕烟”,把全中国的农民朋友,都说成了建设新中国的“英雄”。

喜欢《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因为这首诗末联那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非常耐人寻味。

好的诗是有“留白”的,有时候故事写得朦胧一点,才容易让读者将诗中的“情意”,带入到自己的人生经历或者是现实的场景当中去细细地品味。

以这个标准来说,《七律·长征》的“留白”显得太少了。作为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毛主席自然很明白这一点。

可是毛主席仍然非常喜欢《七律·长征》这首诗,因此一直反复地修改它,抄写它,并把它赠送给友人。

因为毛主席在创作这首诗时,心中已经有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目的,那就是通过它去歌颂长征精神。比起这种宝贵的革命精神的传承,任何刻意打造出来的朦胧意境,都显得不值一提。

参考资料:

《彭德怀对长征起因、过程与价值的解读》,作者:陈茹——《毛泽东思想研究》2018年7月;

《毛泽东诗词全编笺译》,作者:徐四海,东方出版社;

《毛泽东诗词鉴赏》,作者:田秉锷,上海三联书店;

《长征胜利的历史经验》,作者:高中华——《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6年10月10日;

《诗意长征》,作者:剑钧——《解放军报》2022年10月24日;

《诗和远方》,作者:百兴——《北京晚报》2021年2月18日;

83 阅读:14909
评论列表
  • 2024-08-23 18:41

    智勇双全,传承红色长征精神!

执笔读春秋

简介: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