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的遗憾:一生征战百余场,终究难封侯
“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放在汉武帝时期的边疆将领身上,再贴切不过。但如果说,有人打了一辈子的仗,却连‘功成’都没捞着,那就更让人唏嘘了。李广,那个被后世誉为‘飞将军’的边疆老将,便是这样一个人。他征战几十年,威名远扬,却始终未封侯。军功累累,却换不来一块封邑,为何?”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生守边,未封侯的将军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派卫青率领大军出征匈奴。这一年,汉军打了一场漂亮的闪击战,深入敌后六七百里,一举击溃匈奴右贤王部,俘虏匈奴人一万五千余,缴获牲畜无数。这场大捷让卫青一战封神,成为大汉帝国的大将军,手下将领几乎人人封侯。
这些被封侯的名字里,有很多是李广的旧部。他们曾是他的学生、下属,甚至以前还算他的“小弟”。但这一次,李广却连个边都没沾上。
这一战,李广并未随军出征,结果自然“无功”。可问题是,他的几十年军功何在?他自问,自己征战沙场的次数并不比别人少,战绩也不输任何人,为何别人封侯,他却始终无缘?

这不仅仅是地位、待遇的问题,更是军人的荣誉问题。对李广封侯意味着对他几十年浴血奋战的认可。可偏偏,这份荣誉迟迟未降临,他心里的郁结可想而知。
因果链一:卫青崛起,李广掉队
卫青的崛起,几乎是汉武帝军事史上的传奇。他从一个奴仆出身的骑奴,凭借几次大胜匈奴的战绩,一跃成为大汉帝国的军事领袖。
公元前124年的闪击战,卫青不仅赢得了战场上的辉煌胜利,还赢得了汉武帝的绝对信任。而李广,这位年近六十、在边疆驻守多年的老将,非但没能参与这次行动,甚至在此前还有过因失误丢官的经历。
卫青得胜后,汉武帝大封功臣,卫青的部下几乎人人有赏。而李广,虽然威名赫赫,却因为“没有战功”被排除在封赏名单之外。这一轮“分蛋糕”,李广彻底掉队。
但这只是表象。根本问题在于,卫青和李广的仕途,早已走上了两条完全不同的轨迹。卫青背后有显赫的家族支持(姐姐是皇后卫子夫),而李广呢?他没有背景,没有靠山,甚至不懂“官场规则”。这在讲究派系和资源的汉武帝时代,无疑是致命的短板。
因果链二:杀降之事,埋下隐患

如果说没跟对人是外因,那么李广的“杀降”事件,便是内因。
年轻时,李广曾担任陇西太守。在一次平叛中,他诱降了八百多名羌族降兵。但在安置这些降兵时,他突然改变主意,担心降兵会反叛,于是以诈降之名,将他们全部杀害。这种行为在当时的军事逻辑下或许有其合理性,但从天理与人心的角度来看,杀降却是大忌。
王朔,一个精通占卜的星象家,曾与李广闲谈时提到这件事。他直言,“杀降”是违背天理的行为,而这,或许正是李广一生未封侯的原因所在。
李广并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他自己也曾说过,这件事让他心中愧疚,午夜梦回时常无法安眠。可惜,悔恨归悔恨,这份“恶果”却始终如影随形,成了他人生中的一块心病。
因果链三:天命不佑,还是人为不公?
李广的不封侯,究竟是命运的安排,还是人为的因素?

从天命的角度李广的确有些“背”。他一生征战百余场,却总是与大功失之交臂。比如有一次,他奉命追击匈奴,却意外迷路,结果不仅未能赶上战机,自己还险些被俘。这种“天不助我”的经历,让他多次错过封侯的机会。
而从人为的角度来看,李广的性格和处事方式,也注定了他很难在汉武帝的用人体系中脱颖而出。他耿直、寡言,不擅长经营人际关系,更无心钻营权力。这种性格,注定他会被更懂得站队、善于揣摩上意的人所取代。
卫青的成功,正是得益于他既有过硬的战绩,又懂得如何与权力核心保持一致。而李广,虽然威名在外,却始终游离在权力的边缘。他的命运,既是时代的局限,也是性格的必然。
因果链四:卫青成婚,家奴翻身的奇迹
卫青的故事,还有一个戏剧性的情节:他最终娶了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是汉武帝的姐姐,早年嫁人却连遇两次不幸:一个丈夫早逝,另一个丈夫被发现与父亲的小妾私通,最终畏罪自杀。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卫青进入了她的视线。这个曾经的骑奴,如今已是战功赫赫的大将军,风度翩翩,气宇不凡。平阳公主对他心生好感,但两人之间的身份差距,又让她犹豫不决。
最终,汉武帝亲自下旨赐婚,促成了这段政治联姻。卫青的“翻身”,不仅改变了他个人的命运,也让他的家族稳稳站上了大汉帝国的权力巅峰。而这一切,与李广的落寞形成了鲜明对比。
:输在了时代,也输在了性格
有人说,李广的一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最佳注脚。他的军事才能无人否认,但在一个讲究权谋和站队的时代,他的单纯、耿直,注定让他输在了起跑线上。
也有人说,他的悲剧,更多是命运的捉弄。一生征战,百战沙场,却始终未能等来那份至高的荣誉。他的遗憾,或许正是后人对他的无限敬意所在。
无论如何,李广的故事告诉我们,历史不仅有胜者的荣耀,也有失败者的叹息。而这叹息,往往比胜利更值得铭记。
路~~过~~”
无能就是无能还封侯,李广没功绩评什么封候?那么皇城守门不也能封候。搞笑。还有飞将也不是李广,飞懂不懂,龙城是哪里李广到过吗?
蒼穹之燼
司马迁屁股太歪!
用户14xxx24
武将的资本,扛不起帅旗,国运兴衰,你担不起这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