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韵茶学堂周末茶会见闻:座看云起半日闲茶不离口万千言

茗人说茗事 2021-09-17 17:24:03

9月12日,蓝天白云,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座落于成都金沙园的四川曼韵茶学堂迎来非同寻常的一次茶会:蓉城部分资深茶友应约来此品茗度周末。笔者有幸成为参与者之一。

杯边云雾缭绕,品了五款茶,应邀茶友大都入座。上午十时许,茶会所在地主人表示:“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资深茶友,上午好!平日各自忙于工作,加上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限制,近两年难得一聚。邻近中秋国庆佳节之际,誠邀各位到这里品茶聊天,放飞心情;同时,略表对大家一向关心、支持茶学堂工作的感激之情。” 满面春风的她——四川曼韵茶学堂堂主曼华老师很有温度的热情话语,拉开了茶会的序幕。

茶艺师热情好客、彬彬有礼,一杯杯溢香可口、升云起雾的佳茗好茶,和晶莹红亮的软籽石榴,还有香脆大枣,以及身边鲜花、绿盆景簇拥的宜人环境,让与会者一饱口福眼福,不约而同、自发有序地诉说茶。发言自由,不论资历,想说就讲,长短均可。

座看云起半日闲,茶不离口万千言。原四川省旅游局巡视员(此前任雅安市副市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西南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孙前开了头。他见多识广、好茶随身。但见他不慌不忙,吊胃口式的先拿出珍藏的一袋浙江梅家坞“西湖龙井”与就座的茶友分享,大家直呼“好茶,资格!”余下的当面送给四川茶界钟渭基老专家鉴评研究、留作曼韵茶学堂教学用茶。之后,他与大家分享了赴英国茶文化考察见闻、应茶友要求简介了上月在四川省图书馆作茶文化演讲的基本内容,尔后客观公正地回答了茶友们提出的有关川茶产业、茶文化在我国的历史地位等问题。他说,我们川茶行业既要总结自己的经验,同时也要学习国内外茶行业的长处;并要像茶桌上的红石榴一样抱成团,齐心合力,高质量地发展川茶产业。

上图:前排左起分别是孙前、史国余、刘贵民、钟渭基、王天成、张泽荣;后排左四起分别是廖曼华、刘昌明、陈书谦、陈昌辉、杨健、

接着,为我国茶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四川省茶研所老所长钟渭基笑开金口。他认为,川茶要高质量发展,必须从源头抓起,搞好基地建设,主要是推广良种、管住管好茶园;要采用物理+生物的办法,双管齐下,防治病虫害;特别要严禁乱用化肥农药,严把加工原料关,确保鲜叶不含农残、重金属,质量上乘。紧接着,四川省茶文化协会原副会长王天成、原秘书长刘贵民,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西南茶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巴蜀茶文化专家刘昌明,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陈书谦,资深茶友史国余和四川省农业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张泽荣等,分别从不同角度说茶、道茶,为做强做大川茶产业坦言献策。

接下来,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系原系主任陈昌辉教授,将茶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自己精心制作的几款茶带到会上,请大家品鉴。他说,在鲜叶质量同等的条件下,制作的茶叶质量,即色、香、味、形,与制作空间的温度、湿度及时长等密切相关,同时后续工序也不可懈怠;且按照不同温控、湿控、时空制作的几款茶,冲泡的温度与时长也有区别。茶艺师根据这些要求冲泡的几款茶汤,茶友们分享后都称“色、香、味、形俱佳”,大加赞赏。

茶过数巡,天下茶友网总经理杨健,将其精心策划、亲手制作的古香古色的精美线装《品茶小笺•记录茶生活》献给茶会,让茶友们都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存放在专门配制的小木箱并上锁,由曼韵茶学堂馆藏,很有意思:留念今日,念想百年!他年开箱翻阅,今日欢度曼韵茶学堂周末茶会之情景将重现眼帘。

快到午餐时分,四川曼韵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廖曼华再次登场:一是简介曼韵茶学堂近些年一步一个脚印开展少儿茶艺培训等项工作、一年上一个台阶的概况。二是向茶友们报告喜讯:四川曼韵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获授“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健体中心青少儿茶文化教育委员会”“全国青少儿茶文化教育四川省中心”平台(机构)资质。三是坚定地表示:一定不忘初心,不负重托,砥砺前行!传播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茶文化,让茶影响孩子,让孩子影响世界!

编 后 耳闻目睹:“邀约茶友品茗休闲侃大山”,是“曼韵茶学堂周末茶会”的初心,虽然没有主题,但参与者都众口一词——茶;不设主席台,先来后到,随意落坐,品茗聊天;未排议程,有条不紊。这种聚会模式接地气、简便易行、轻松自然,值得提倡。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