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光南创作的歌剧《伤逝》中,女主人公子君怎样表达情绪

铭桉看国际 2023-09-26 13:42:00

《不幸的人生》是著名作曲家施光南先生创作的歌剧《伤逝》中女主人公子君的咏叹调,小说《伤逝》是由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在1925年创作的,主要是以爱情为题材,反映的是五四时期我国知识分子的命运。

在1981年,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先生为了纪念鲁迅先生的诞辰100周年,结合中国歌剧舞剧创作了歌剧《伤逝》,这部歌剧是影响我国歌剧发展史的优秀曲目,在歌剧教学曲库中被当做女高音教材。

对于声乐专业的学习者来讲,我国歌剧是每一个学习者必须歌唱的曲目风格。对《伤逝》曲目的研宄能够帮助歌唱者更好地把握子君这位女主人公的人物角色,在演唱过程中更好地呈现出子君的人物形象、情感变化等,并且为选段的演唱以及子君角色音乐艺术表现分析提供更多的思考与启示。

1981年,中国歌剧舞剧院首次在北京演出《伤逝》歌剧,这部歌剧具备永久不朽的艺术价值,融入了施光南的音乐才华以及鲁迅先生作品的内涵,属于对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敬拜以及本选题的合理延伸。

《伤逝》这部小说属于“五四革命”激情退去之后,鲁迅先生心灵彷徨、幽怨的最真实反映,其中蕴含的抒情风格也为《伤逝》作品增添了更多的浓郁色彩。

在小说《伤逝》中,鲁迅先生摒弃了以往深沉、严峻的语言风格,而是在字里行间之中都散发出了含蓄、幽怨、凄凉的语言。

而歌剧《伤逝》主要是继承了鲁迅先生原著作中的悲情、凝重、抒情的风格与精神,更为注重刻画人物心理,把人生的思考以及爱情的思考融入到歌剧中,以此来抒发主人公子君的内心情感。

歌剧《伤逝》中的抒情性与戏剧性完美的融合,使之成为声乐教学中的经典曲目,通过对其细致的分析,在演唱上进一步准确地诠释了作品。

歌剧《伤逝》是韩伟、王泉编剧,施光南先生作曲,施光南在作曲过程中也是首次借鉴了西洋歌剧中的音乐表现形式,在创作过程中还运用了伴唱、合唱、重唱、对唱、宣叙调、咏叹调等丰富多彩的声乐演唱形式。

歌剧《伤逝》运用了我国二十、三十年代歌剧中的音乐表现形式,具备较强的民谣色彩,属于八十年代我国民歌歌剧创作中的重要音乐成就,和以往的民歌相比,在演唱形式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主要采用的是西洋美声歌剧的模式。

通过对歌剧《伤逝》子君人物角色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的探宄,希望能够为自身更好地理解歌剧、欣赏歌剧、演唱歌剧奠定一定的基础。

歌剧《伤逝》中子君的角色形象分析

在歌剧中主人公是整部歌剧的灵魂与中心,全方面地分析歌剧人物中的音乐形象,才能够充分掌握人物的心理与个性特征,为演唱作品、检释作品奠定良好的基础?

子君是《伤逝》的主人公,她是一位年仅19岁的美丽女子,整部歌剧都是围绕子君的心理、遭遇来展开诠释的。

首先,子君的音乐形象是内向、温顺、单纯的,从小受到了父母的良好保护,在父母保护圈中成长的子君是善良、单纯、真性情的,同时也是人们眼中姻静、温柔的女子。其次,子君是甘于奉献、勤俭节约的女性,虽然子君在他人眼里是一位思想解放的新时代女性,但在她身上也能够看到传统女性的节约勤俭和甘于奉献精神。

最后,子君对于爱情是忠贞不二的,在涓生放弃了子君之后,子君没有埋怨涓生,仅仅是顿了顿,随之痛恨自己的人生是不幸的,自此之后,子君也没有随便嫁人苟活人世,而是用生命来表达了她对于爱情的专一与忠贞。

子君的音乐表现艺术形象主要为声音艺术形象,作曲家用抒情女高音来展现子君相应的声音形象,歌唱者需要利用自身富有控制力以及圆润、柔美的声音线条来刻画出子君的音乐人物形象,在演唱旋律与音乐伴奏的结合下,让子君的音乐人物形象具备更强的感染力,同时也能够检释出歌剧的情感内涵。

在咏叹调《不幸的人生》中音乐旋律在不断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与人物心理以及剧情发展有着很大的联系,无论是从脚本方面还是音乐编剧方面都呈现出悲剧性的色彩,渲染了悔恨、悲伤的情绪与氛围,也为之后的歌剧情节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咏叹调《不幸的人生》中主要呈现出来的是悲凉和死寂的音乐线索,把子君的心理变化、情感变化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歌剧《伤逝》中子君角色的唱段背景分析

咏叹调《不幸的人生》“冬”之中,是子君最后一个咏叹调,歌剧中子君的心理情感在这部咏叹调中达到顶点、高潮。在刺骨寒风的冬天里,子君与涓生之间的爱情走到了尽头。

因为生活与社会带来的压力,子君和涓生无法生存,这时候涓生为了寻找自己的出路,绝情地表达出“我已经不再爱你了,忘掉我吧……”

这句话把子君推了命运的深渊,在心灰意冷的心情下离开了涓生,走向了死亡。咏叹调《不幸的人生》是子君角色内心的痛苦告白,对人生感受到了无尽的迷茫,在绝望中和自己的人生歌唱和告别。

在歌剧中子君角色的时代背景为五四新思潮时期,子君为了接受更多的新鲜事物、打破老旧的封建思想,在此过程中实现爱情婚姻自由、解放个性、平等自由,处于历史的大动荡、大变更中沉浮与挣扎。

歌剧中的女主人公是子君、男主人公是涓生,他们都是在新思潮影响之下的主要青年代表人物,虽然都受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行为影响,但是一部分知识分子在逐渐醒悟,在醒悟过程中对于生活现状依然是迷茫的,这些知识分子都具备不坚定、迷茫、脆弱的特征,而这些特征都是因为资产阶级过程中民主革命的不彻底而造成的,正是因为民主革命的不彻底,导致革命的最终结果是失败的,而在文化思潮影响之下的子君和涓生的爱情故事结局也是悲剧。

咏叹调《不幸的人生》主要目的是想唤醒人们思想方面的觉悟,向着黑势力发出了挑战,具备深刻的、较强的美学价值。

从我国革命角度来看待子君悲惨的命运,可以发现鲁迅并没有放弃知识分子存在的严重问题,因为知识分子在旧时代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辛亥革命没有给予知识分子留出路,导致知识分子也无法摆脱被毁灭的命运,鲁迅先生非常透彻地看到了这些问题,从而创作了《伤逝》。

《伤逝》小说、歌剧充分展现出了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婚姻自由、个人解放,但是整个社会没有全方面改革,是没有任何出路的,失败是唯一的结果,特定的出身和社会环境造成了子君独特的思想性格、精神面貌,虽然子君是特殊的女性,但是在子君身上也能够看到旧时代女子形象,子君的悲剧形象是值得咀嚼、意味深长、震人心脾的。

0 阅读:1
铭桉看国际

铭桉看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