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重德不重宝”,这话也就说说而已;历朝历代,几乎所有皇帝都十分“重宝”,尤其是清朝皇帝。
皇帝的“宝”,指的可不是一般的金银玉器,而是代表权力的“印玺”;以清朝为例,自皇太极开始,他用黄金、田黄石、玉石、檀香木等制作过一些印玺,其形状大多为龙、虎。
康熙时期也制作了29枚印玺,到了乾隆登基,又要开始重新制作。
乾隆一开始制作印玺,就再也停不下来了,传说其一生制作了1800多枚印玺,其中有一枚,马未都称:保守估计,价值5个亿!
乾隆十一年,他亲自设计了25枚印玺,这就是著名的“乾隆二十五宝”,虽然都存放在“交泰殿”中,但半个月才拿出来象征性地用一次。
这么多印玺,乾隆一个人用得完吗?
这个不好说,要说没用吧,“二十五宝”各司其职。
就比如“皇帝信宝”专门调动皇城兵马、“天子之宝”用于祭祀、“皇帝之宝”用与皇家的红白事。
但是,“二十五宝”又不常用,就珍藏在交泰殿中,由内阁学士和内务府共同监管;通常情况下,这25枚印章,半个月才会被拿出来,“汇总”使用一次。
乾隆为什么要制作“二十五”枚印玺,而不是二十六、二十七枚呢?
这就引出了《周易》中的一句话,“天数二十有五”。
直白点解释,乾隆是明白人,他不奢求清朝能“千秋万世”,能传25代就满足了;可事与愿违,乾隆之后仅延续了6代皇帝,大清就亡了。
其实,乾隆可不止有“二十五宝”,他还制作了各种各样的印玺,其中包括大量“私章”。
对比之下,康熙有120枚私章、雍正有160多枚私章,到了乾隆这里,他的私章竟然多达1800多枚。
这么多“私章”,用肯定是用不完,乾隆究竟要干什么呢?
不为别的,乾隆刻章,竟然是为了“记事”;比如平定大小金川、收复准噶尔等“十大武功”,乾隆就要隆重刻章。
1800多枚印玺,可想乾隆一生经历了多少“大事”;这1800多枚印玺,如果以年代顺序排列的话,乾隆时期的国事、皇族家事等就能一目了然。
这么多“乾隆印玺”,哪一枚才是最珍贵的呢?
令人惊讶的是,1800多枚印章中,最珍贵的竟然不是乾隆登基时的,而是他“退位”时的那枚圆形玉玺。
乾隆85岁时,在位已有60载,也在此时宣布“退位”;但是,“退位”不代表“让权”,乾隆做了“太上皇”后,依然住在养心殿“训政”。
所谓“训政”,说白了,乾隆依然把持着批阅奏折、任免官员等持国大权;有意思的是,做了皇帝的嘉庆,跟没做皇帝差不多,依然住在皇子所居的毓庆宫中。
乾隆做了“太上皇”之后,自然少不了制作印章来纪念,于是就出现了一枚羊脂白玉质地,顶部浮雕“双龙捧乾卦”图案,印文为“太上皇帝”的圆柱形玉玺。
玉玺上还雕刻有乾隆“御笔亲书”的一首诗:由古来云太上皇,徽称懿号谓非当。即斯六袠庆犹幸,加以双文愧莫遑。自问生平奚立德,永言绳继祝丕昌。窗明几净西铭謮,恰合随时爱景光。
乾隆88岁离世,39岁的嘉庆才终于“实际”亲政;可惜以后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到最后竟然让侵略者打进了紫禁城。
当时一位侵略者闯进皇宫,找到了一个双层箱子,里面珍藏着上百枚印章,均由整块玛瑙、玉石、金子等制成。
后来,这名侵略者将这些印玺带到了海外,其中就包括“太上皇帝”印。
2007年,制作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的“太上皇帝”玉玺,终于在香港的一场拍卖会上现身,当时的成交价为4625万。
2010年,“太上皇帝”玉玺再次被拍卖,以9586万的价格落锤。
2011年,“太上皇帝”玉玺又现身保利秋拍会,最终以1.61亿元的天价成交。
短短4年时间,这枚“乾隆玉玺”的价值就翻了4倍还多,就连著名藏家“马未都”提起这件宝贝,至今仍显得十分激动。
据马未都“保守”估计:按正常行情来算,如今“太上皇帝之宝”的价值,至少超过了3亿,甚至5个亿也在情理之中。
清朝败于乾隆
乾隆的骨头要是加起来,都发财了
小编,你说的价值5亿,是使用价值还是固有价值?使用价值的话吊用没有,固有价值都没有一部手机本身所包含的等价劳动时间高,哪里值5亿,你直接说价格五亿不就好了,非要说价值,显得你这么没文化还能写文章!
疯了,就一个印章有什么值钱的…
光刻机技术才值钱、古董可以抢技术抢不了,所以晚清被西方列强踏在地上摩擦!科技创新才是最有价值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