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凫”字,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舒凫,鹜也。从鸟几声。”段玉裁《说文解字住》进一步解释:“‘舒凫,鹜也’,释鸟曰:舒雁,鹅。舒凫,鸭。内则注同舍人,李巡云:野曰雁,家曰鹅。野曰凫,家曰鸭。按野曰雁、凫,而畜于家者曰舒雁、舒凫,是为鹅、鸭。舒者,谓其行动舒缓不畏人也。诗弋凫与雁,以及他言鸿雁凫鷖,皆谓野鸟,非舒凫、舒雁也。大雅传曰:凫,水鸟也。鷖,凫属也。然则说文于凫下举舒凫。盖谓统言可不别,但云舒凫,则固析言之矣。寻许意不以凫入鸟部而入几部,此句纠二部之例。其羽短不能飞,故其字从几,岂知野亦短羽而能飞乎。”凫的本义是一种鸟或家禽。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凫”用作地名、人名和族名。
《甲骨文合集》14161正:
贞王入于凫朿循。
贞勿于凫朿。
凫、朿,在此处作地名,同时也是族名。于省吾、裘锡圭认为,“凫”地即《诗经·閟宫》中的“保有凫绎”之“凫”,在今山东邹县。
循,巡视。
卜辞贞问商王是否要去凫、朿两地巡视。
甲骨卜辞和商周金文中,有很多关于“朿”族的记载。
《甲骨文合集》13726:
贞:子朿无疾。
这条卜辞表明,朿族为子爵诸侯。
《甲骨文合集》22140:
亚朿。
这表明朿族有成员在殷商王朝中担任亚的武官,说明朿族的政治地位较高。
《甲骨文合集》9636:
庚寅卜,贞:叀朿人令省在南鄙。
这条卜辞表明朿族地望可能在商王都的南部,即今河南省北部和山东省西北部一带。
金文所见“朿”族资料至少有四十多件。
益帚戈丮方鼎(两件)
时代:西周。
著录:《殷周金文集成》2725、2726。
铭文:“隹(唯)八月辰才(在)乙亥,王才(在)芬京,王易(赐)益帚戈丮進金,肆囗对扬王休,用乍(作)父辛宝囗鼎。亚朿。”
铭文大意是,亚朿族的益帚戈丮,因某种原因,受到王赏赐的青铜,益帚戈丮把这些青铜用来铸造成祭祀父亲的祭器。
《甲骨文合集》18328:
凫。
这条卜辞比较残缺,不知“凫”在这里作何解?
爯簋(两件)
时代:西周晚期。
著录:《殷周金文集成》3912、3913.
铭文:“凫生蔑爯历,用作季日乙,画,子子孫孫永寶用。”
凫,应是氏名;生,私名。
凫氏来自职官“凫氏”。《周礼·考工记》记载:“攻金之工:筑氏执下齐(剂),冶氏执上齐(剂),凫氏为声,栗氏为量,段氏为镈器,桃氏为刃。”“凫氏为声”,即凫氏制作乐器。“凫氏为钟,两栾谓之铣,铣间谓之于,于上谓之鼓,鼓上谓之钲,钲上谓之舞,舞上谓之甬,甬上谓之衡,钟县谓之旋,旋虫谓之干,钟带谓之篆,篆间谓之枚,枚谓之景,于上之攠谓之隧。”“凫氏为钟”,即凫氏职掌作钟之事。
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国语·晋语四》:“工商食官。”韦昭注:“工,百工。商,官贾也。《周礼》 府藏皆有贾人,以知物价。食官,官廪之。”在西周,王室和各诸侯国拥有各种手工业作坊,占有大量手工业者即“百工”,并设工官管理。这些“百工”,都是来自不同的氏族,后成为官家奴隶,世代世袭职业。
推测凫氏族可能是一个擅于制作乐器的氏族。
“蔑历”即文献中的“嘉绩”。凫生蔑爯历,“凫生”是主语,“蔑历”是谓语,“爯”是宾语,也是“爯簋”的主人。“蔑历”,也时常用作自我勉励之意。
画,应是族氏铭文,是“爯”的族徽。甲骨卜辞和金文中有“子画”的记载,画国为“子”爵诸侯国。丁山先生《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考证,画国的地望在今山临淄西北三十里。
“凫生”蔑历,位于今山东临淄的画国的“爯”,说明“凫”族的地望也应在今山东一带。山东是东夷族团的主要居住地,东夷集团以鸟为图腾。“凫”的本义是鸟或家禽。说明“凫”族极有可能也是东夷族群之一。
凫叔盨
时代:西周晚期。
著录:《殷周金文集成》4425。
铭文:“凫叔作仲姬旅盨,凫叔其万年,永﨤仲姬宝用。”
凫叔,凫族贵族,凫国国君之弟或其子。
仲姬,可能为凫叔之妻。这表明,凫族和姬姓某国之间存在婚姻关系。
凫叔匜
时代:西周晚期。
著录:《殷周金文集成》10181。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铭文:“凫叔作旅也(匜)”。
甲骨文和金文所见“凫”族材料非常有限,只能对商周时期的“凫”族得出一个大致的认识。综上分析可知,“凫”是商周时期位于今山东一带的东夷族团氏族。凫族地望紧挨画族和朿族,具体居住地可能在今山东省邹城市。邹城市西南的凫山可能与凫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