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金文释读:“能匋尊”铭文时代:西周早期。著录:《三代吉金文存》11.33.1,《殷周金文集成》5984,《贞松堂集古
时代:西周晚期。尺寸重量:高13.2cm,宽17.5cm,重1.58kg。器形纹饰:此鬲宽平缘外折,束颈,圆肩,底部近平
西周金文释读:“函皇父簋”铭文时代:西周晚期。关于函皇父器组的制作时代,陈梦家断为孝王时器,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的《西
时代:有不同的说法:西周夷王说、厉王说、宣王说、幽王说等。出土:目前所知“翏生盨”共三件,皆传世器,无出土信息。著录及现
时代:殷墟四期。著录:《三代吉金文存》6.52.2,《攈古录金文》2.3.86.1,《殷文存》上19.3,《商周金文选》
西周金文释读:“㚄鼎”铭文时代:郭沫若定为成王时期、唐兰定为昭王时期、刘启益和马承源等定为康王时期。著录:《攈古录金文》
西周金文释读:“庚嬴鼎”铭文时代: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定在西周康王时期,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研究》定在西周康
春秋金文释读:“宋子楚簠”、“曾子仲高簋”、“邦叔姬鼎”、“邦叔姬豆”等铜器铭文宋子楚簠时代:春秋早中期。出土:2017
春秋金文释读:“曾太祝商仲克簋”铭文时代:春秋早中期。出土:2017年湖北京山苏家垄墓群M3出土。国别:曾国。现藏:湖北
三王城三王城,为西汉末绿林农民起义领袖王匡、王凤、王常屯兵之处,在今湖北京山市东北。《读史方舆纪要》卷77第3273页载
时代:春秋时期。国别:曾国(随国)。出土:1966年出土于湖北京山苏家垅曾国墓地(两件)。现藏:一件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在商周金文中,有如下这样一组形体的字:周法高先生认为:“象人手持耳形,‘聝’或‘取’字之古文也。”《集成》释为“取”字。
“比”字小篆字形如下:许慎《说文解字》云:“密也。二人为从,反从为比。凡比之属皆从比。夶,古文比。”《说文》记载的古文“
在商周金文族徽中,有如下这样一个族徽铭文:对这个族徽铭文的考释,李孝定先生《金文诂林附录》认为:“字象人有所提挈之形……
六十花甲,也称六十干支。 干支,即天干、地支。天干有十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即子、
汤刑,商代法律的总称,因形成于商汤时期,故以汤为名。商汤自建国伊始,即重视法律的修订。《左传·昭公六年》:“商有乱政,而
“土”字,甲骨文金文字形如下图:“土方”是位于商代北方的一个方国。土方和商王国时常处于敌对状态,是商王主要的征伐对象。《
“辔”字,《说文解字·丝部》解释:“马辔也。从丝从軎。与连同意。《诗》曰:‘六辔如丝。’”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改篆形为“
“凫”字,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舒凫,鹜也。从鸟几声。”段玉裁《说文解字住》进一步解释:“‘舒凫,鹜也’,释鸟曰:舒雁
时代:《殷周金文集成》定为春秋。李学勤《从新出青铜器看长江下游文化的发展》(《新出青铜器研究》人民美术出版社)认为:“宜
签名:先秦史、古文字、文博考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