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所见:徐国分封国之取虑国

神秘的先秦时代 2024-10-05 07:51:52

在商周金文中,有如下这样一组形体的字:

周法高先生认为:“象人手持耳形,‘聝’或‘取’字之古文也。”《集成》释为“取”字。“取”字,许慎《说文解字》解释:“捕取也,从又从耳。《周礼》:‘获者取左耳。’《司马法》曰:‘载献聝。’聝者,耳也。”古代战争中,割取敌人首级以计数报功,因量大不便,后改为割取左耳。

“取”字,古代也通“娶”,古代取女,亦即抢婚,俗称取女儿,后演变为嫁娶的“娶”。

“取”字,在商周金文中,还用作族氏名。

取父癸卣

时代:商代晚期。

著录:《殷周金文集成》4994。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铭文:“取父癸”。

取,族氏名。古文字学家徐中舒认为,“取”即《汉志》徐地之取虑也。取虑,地望在今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西南。据《路史·国名纪·少昊后裔嬴姓国》记载:“取虑,徐之分,汉属临淮,故下邳西南有取虑故城。”据此可知,取虑国为徐国的分支国,徐国为嬴姓,则取虑国也为嬴姓。

1975年,山东莱芜市莱城区嬴城故址东北角出土一组青铜器,觚、斝、爵各一件,其中青铜爵带有铭文“取”字。专家认为,这可能是远在200公里的取虑国人,因怀念故土、先人,于是带上本土本族的青铜器,来到嬴城故地祭奠故土先人。

取它人鼎

时代:春秋后期。

著录:《三代吉金文存》3.7.7,《殷周金文集成》2227等。

铭文:“取它人之善贞(鼎)”。

取它,可能为国名,如取虑,二者有何关系,目前没有更多资料。

取虑盘

时代:春秋后期。

著录:《三代吉金文存》17.10.1,《殷周金文集成》10126等。

铭文:“取虑上子商铸盘,用媵之丽嬂,子子孙孙永宝用。”

这是一件取虑国贵族“上子商”,为将出嫁的“丽嬂”所做的陪嫁媵器。

取虑匜

时代:春秋后期。

著录:《三代吉金文存》17.34.5,《殷周金文集成》10253等。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铭文:“取虑上子商铸匜,用媵之丽嬂,子孙孙永宝用。”

取虑匜铭文内容和取虑盘铭文基本一致,应是同一时期同一人为同一件事所铸的同一套陪嫁媵器。

春秋时期,流行在诸侯国名字及卿大夫采邑名字上增加一个“邑”旁,如:徐国的“余”字,金文写作“余邑”,而演变为“䣄”,再后来,隶变为“徐”;曾国的“曾”,写作“鄫”;吕国的“吕”,写作“郘”等。养国的“羕”,写作“羕阝”等。

“取”字加一个“邑”,写作“郰”。“郰”字,许慎《说文解字》解释:“鲁下邑,孔子之乡。从邑取声”。《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生鲁昌平乡郰邑”。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注云:“夫子生在邹之阙里,长徙曲阜,仍号阙里。”昌平,今属于聊城。今山东曲阜、邹城一带,商周时期,曾是商奄和徐国之地。西周周公东征,商奄灭亡,徐国南迁今江苏泗洪县一带。今江苏睢宁的取虑国,可能其故国即在今山东曲阜、邹城一带的“郰”地。

春秋时有郰姓,胡琦峻、王新春《商周金文族徽选编》认为,是古代取虑氏之后。《姓氏考略》认为,孔子之父叔梁纥食邑于郰,后有郰氏。

取虑,本为国名,后为复姓名。《姓纂》:“徐偃王子食邑取虑,因氏焉。”今临淮有“取虑”姓。《通志·氏族略》以及《元和姓纂》都有关于“取虑”姓的记载。

0 阅读:0

神秘的先秦时代

简介:先秦史、古文字、文博考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