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金文释读:“翏生盨”铭文

神秘的先秦时代 2024-10-28 21:59:56

时代:有不同的说法:西周夷王说、厉王说、宣王说、幽王说等。

出土:目前所知“翏生盨”共三件,皆传世器,无出土信息。

著录及现藏:其一:《殷周金文集成》4459,现藏上海博物馆。其二:《三代吉金文存》2110、《殷周金文集成》4460,这件“翏生盨”缺盖,现藏辽宁省旅顺博物馆。其三:《殷周金文集成》4461,现藏江苏省镇江市博物馆。

尺寸:翏生盨通高21厘米,口纵16.6厘米,口横21.8厘米,底纵14.2厘米,底横19厘米。

器形纹饰:三件器形纹饰铭文内容等基本相同,其中一件缺盖,另外二件器盖完整,器盖上有相同铭文。器形椭方形,敛口鼓腹,四角圆转,附兽首双环耳。深腹,圈足四边有缺口。有盖,盖上有矩尺形钮与底部矩尺形足两相对称。全器饰平行棱脊纹(瓦纹)。

字数:器盖内皆铸有铭文6行50字。

“翏生盨”铭文释文:“王征南淮夷,伐角、津,伐桐、遹,翏生从,执讯折首,孚(俘)戎器,孚(俘)金。用乍(作)旅盨,用对剌(烈)。翏生眔大㜏(妘),其百男百女千孙,其邁(万)年眉寿永宝用。”

注释:

南淮夷:淮夷,是指商周时期生活在我国东部的黄淮、江淮一带的古部族。“南淮夷”,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观点把“南淮夷”等同于“淮夷”,因淮夷地处周王室辖地之南,故称南淮夷;第二种认为“南淮夷”是指淮夷众部族中,分布在古淮河以南的淮夷。结合专家对“角、津、桐、遹”地望的考证,本文认为第二种观点更符合历史事实。

角:淮夷古国名。据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文物出版社)的考证,角的地望在今江苏淮阴市角城,“角疑即角城,《水经注·淮水》:‘淮泗之会,即角城也。’‘《太平寰宇记·河南道·淮阳郡宿迁县》云:角城在今县东南一百一十一里。’”

津:淮夷古国名。铭文写作“舟淮”,字体由“舟”“淮”构成。《说文解字》:“古文津,从舟淮”。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云:“津或即津湖旁的小国。”《水经注·淮水》“穿樊梁湖北口,下注津湖迳渡”,故地在今宝应县南六十里。

桐:淮夷古国名。陈秉新《出土夷族史料辑考》考证,桐国地望在今安徽桐城市西北。《左传·定公二年》“桐叛楚”,杜预注:“桐,小国,庐江舒县西南有桐乡。”

僪:淮夷古国名。据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的考证,在今安徽桐城聿娄,“(遹)与桐相近的地名有聿娄,在淮水上游,聿遹古音通。”

翏生:“翏”为氏名,“生”为私名。翏氏有多个来源:淮夷古国里舒蓼国,属“群舒”之一,偃姓。舒蓼,《春秋谷梁传》作舒鄝,位于吴国与楚国之间,地望在今安徽省舒城县一带;另外还有姒姓、姬姓、妀姓翏国。翏生跟随周王去攻打南淮夷,故翏生不大可能出自“舒翏”,可能出自其他三姓翏国之一。

“角”、“遹”,作为国名,亦见于“噩侯驭方鼎”(《殷周金文集成》2810),铭文云:“王南征,伐角、僪……”。“僪”即“遹”。

讯:王国维训作“俘虏”。

折首:折,《说文》“断也”。折首,斩断敌人首级。

孚:古俘字。

戎器:兵器。

盨(xǔ ):是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其形由弇口圈足簋发展而来,用途亦同,宋代以来称之为簋,至清末始将二者分开。盨的使用期很短暂,西周中期后段出现,西周晚期较为流行,春秋初期则基本消失。

剌:读作“烈”,《尔雅·释诂上》云:“光也”。用对烈,义为用来答扬王之光烈。

眔:读作“暨”,及也。

㜏:铭文字体从女从口从鼎,即“㜏”,即“妘”。《说文》云:“妘,祝融之后姓也。从女,云声。㜏,籀文妘从員。”大妘,翏生配偶,妘姓。

其百男百女千孙:祈愿子孙繁昌之义。

邁:假借为“万”。

眉寿:多寿、永寿义。

“翏生盨”铭文大意是:翏生随从周王出征南淮夷,去攻打角、津、桐、遹这几个淮夷小国。战争取得胜利,斩获敌首、抓获俘虏、俘获兵器及青铜器。翏生用这批青铜铸造众多盛饭铜器,感恩周王。翏生和夫人大妘祈愿长命百岁、多寿多福、子孙繁昌。

0 阅读:0

神秘的先秦时代

简介:先秦史、古文字、文博考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