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一篇文章《超越业绩基准100%!狠角色的都在这里了》提及了很多任职以来业绩跑出超过业绩基准100%的基金经理,其中规模合并值小于50亿元的有149只。
149只基金按照三季报重仓股股平均市净率由高到低排序如下,我是按照市净率排序,越是在底部的基金经理持有的资产从市净率来看是越便宜的。


数据来源:东财Choice,截至2025年1月22日,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走势
杜洋、王明旭、鄢耀、姜诚、郭斐、李锦文的重仓股平均市净率小于1.0,持仓的都是跌破净资产的“便宜”货。
我从榜单底部由下向上挑选一些基金经理,来看看他们的2024年四季报最新披露的信息。本期只挑选底部的10位基金经理,都是最在意PB估值的基金经理。
1、杜洋-工银战略转型股票A(000991)。和上一期比较其重仓股变化不大。杜洋说,在经历过明显反弹后,小幅减持了一些面临较大减持压力的公司,增持从中长期来看具备较好空间、当前估值水平不高的标的。

前十大重仓股没有新增和消失的,没有增持的。
中国建筑三季报时占基金净值比是9.23%,本期提升至9.99%,但持股数量下降了5.81%。前十大重仓股中略微减持的还有招商蛇口、保利发展、成都银行、联影医疗。
2、王明旭-广发内需增长混合A(270022)。预计2025年增量刺激政策仍将进一步出台,并且力度会不断加码,直至经济显著回升。政策态度的显著转向意味着 A 股市场已经正式告别熊市,总量政策的持续推进与落地也将为权益市场的平稳运行提供支撑。但由于政策刺激向盈利端传导存在时滞, A 股市场短期内由流动性交易切换至基本面交易的条件尚不成熟。尽管短期市场涨跌节奏难以把握,但中期趋势向上的方向性判断应该基本不具悬念。对于中期视角的权益市场,我们继续持非常乐观的态度。报告期内,本基金仍然维持较高的权益仓位。行业配置方面,从 2024 年 3 季度末开始,由偏保守的防御结构调至偏激进的进攻组合。4 季度初,继续对原有的电力、航空等行业进行大幅减持,对银行也有一定程度的减持,同时,大幅度增加券商和白酒的配置比例。基于对未来权益市场的乐观判断,将继续关注白酒、光伏等行业。转债方面,维持以转股溢价率明显偏低或者较为合理、正股质地较为优异的银行、航空转债为主的配置。

王明旭从持股数量上来看,增持了贵州茅台23.37%至3.22万股。
前三大重仓股中信证券、东方财富、国泰君安都是新增,第10重仓股泸州老窖本期也是新增。
加仓的方向看,是券商和白酒,倒是和四季报说法一致,言行一致。
3、鄢耀-工银新金融股票A(001054)。“924”以来市场波动加大,前期跌幅较多的非银、地产行业快速上涨,成交大幅放量,短期内市场情绪集中升温,但同时大幅的上涨也带动证券等行业和个股估值回升至历史中枢以上水平,右侧进一步追入可能隐含一定风险。因此本产品仍立足于中长期维度下、政策加码发力对宏观经济修复以及金融地产各行业基本面和经营趋势的影响,并在新的经济环境与市场环境下,对不同子行业和重点公司的投资风险收益比进行重新评估,具体操作上主要减持了股息率吸引力有所下降的部分红利个股和短期快速上涨后估值偏高的弹性个股,并把握市场调整机会、逐步增配估值合理、中长期竞争优势较为确定的优质公司。

四季度,从持股数量上来看,
鄢耀减持了宁德时代25%,持股数量下降至60万股;减持了12.17%的成都银行;减持了20.35%的江苏银行;减持了5.28%的招商蛇口。
中国太保新增为前十大重仓股。
4、姜诚-中泰玉衡价值优选混合A(006624)。四季度市场整体呈现震荡状态,风格上中小盘股占优,大盘股整体偏弱;行业上与人工智能相关板块相对强势,医药、消费、地产等传统行业继续下行。相比于可能的高赔率,我们更青睐长期高胜率,所以配置上略有吃亏,在“公允价值法”下,基金净值也有所回撤。刺激政策陆续出台,我们格外关注其中对个股长期价值有结构性影响的部分,例如化债相关举措,这是政策中最让我们乐观的部分。其他长期观点不变:中国经济的韧性足够,长期潜在回报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仍然居前,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巨大,权益类资产受益于相对更低的估值,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吸引力排序靠前。整体来看,四季度的新增信息让我们对长期判断略微更乐观了些,至于逆周期调节举措会在什么时间体现出具体什么样的效果,则不那么重要,我们一如既往地只应对不预测。组合中并非所有标的都同涨同跌,对个股的持仓比例受个股的涨跌影响,所以上涨品种的持仓会略微下降,下跌品种的持仓会略有增加,组合的最终仓位和结构即由这些 “被动”操作堆叠而成。整体来看,组合没有大的变化,我们长期偏乐观的观点也没有大的变化。

四季度,从持股数量上来看,
姜诚增持了17.65%的华鲁恒升,小幅度增持了苏泊尔、保利发展、中国建筑、太阳纸业。
略微减持了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建发股份、海螺水泥。
杨农化工新增为前十大重仓股。
5、郭斐-交银经济新动力混合A(519778)。报告期内,本基金重点配置了银行、电力、家电以及消费等领域的个股,持仓范围略有增加。展望 2025 年一季度,我们的组合依旧构建在2024年以来坚定看好的三条主线之上——供给有序需求平稳有增的稳健型资产、跳出内卷的出海型企业、提供长期可持续回报的红利资产。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从成长走向成熟,伴随股东回报意识的提升、分红水平的提高,上述三类中的稳健型资产也有融入红利大潮的趋势。我们的组合新纳入了一批股息率在4%以上、估值处于历史较低分位数的GARP类核心资产,其共同特点是表观上具有顺周期特征,但三季度业绩经受住了严苛的宏观考验体现出较强韧性。主动适度增加顺周期期权但留有股东回报的保护,是我们布局2025年的起手。市场的每一次剧烈波动都在放大人性关于贪婪与恐惧的弱点。这样的波动长期来看往往是对收益的损耗而非增厚。暴风雨过后,也许更能理解所谓“盈亏同源”、“慢就是快”的真正含义。我们虽无法判断这一次的中国经济复苏如何能峰回路转、居民和企业加杠杆的信心何时修复,但我们坚信周期终将回归的力量、相信股东回报的硬支撑。

四季度,从持股数量上来看,
郭斐大幅度加仓川投能源,持股数量翻倍,增持了112.86%;还加仓了22.41%的江苏银行;9.84%的上海银行。
减持了27.22%的美的集团,11.10%的工商银行,5.93%的农业银行,0.36%的长江电力。
伊利股份、招商银行、分众传媒新增为前十大。
6、何帅-交银阿尔法核心混合A(519712)。2024 年四季度,市场呈现震荡行情,在三季度末大幅上涨后逐渐趋于平稳。板块上主要以 AI 端侧应用及银行板块表现较好。我们在市场大幅上涨时基本保持了组合结构,并适当兑现了部分个股。四季度,我们的主要工作是至下而上寻找机会及布局,在整体经济修复并不迅速的环境下,未来几年基本面强劲的标的并不丰裕,同时由于三季度末不少个股的估值水平已明显上升,增加了选股的难度。所以我们四季度只能把“渔网”编织细致,整体新建持仓较为分散,但我们最终更期待捕获“大鱼”的机会。我们将继续努力挖掘能够持续成长的公司,希望长期为持有人带来稳定的超额收益。

四季度,从持股数量上来看,
何帅加仓了13.86%的中国银行、12.43%的海兴电力、6.35%的三星医疗、2.97%的上海银行。
减持了41.09%的工商银行、36.62%的药明康德、21.07%的宁德时代、17.76%的农业银行。
江苏银行、美的集团新增为前十大。
有点没看懂:减仓了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但加仓了中国银行,这三个区别大吗?
7、谭丽-嘉实价值精选股票(005267)。本轮市场快速反弹,市场的估值水平也恢复到了历史中位水平,但是高经济相关性行业指数相对低经济相关性行业指数的位置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意味着当前市场对于经济的定价仍然偏弱,本轮行情的展开更多依赖于流动性和风险偏好的回归,经济预期并未彻底扭转。在“流动性宽裕、经济预期弱”的环境下,小盘风格持续占优,活跃主题占比明显增加。目前处于流动性宽裕,但基本面尚未得到数据验证的阶段,也就是处于流动性拐点向基本面拐点过渡的阶段,4季度我们组合的相对收益表现较差,一方面个别股票年内收益率较高,短期缺乏股价向上的弹性,另一方面部分个股虽然估值很低,但需要等待经济基本面企稳向上才能更有力的支撑未来的盈利增长,从而带动股价的上涨。我们在4季度对组合结构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在小盘风格占优的情况下,适当对存量小盘股进行了一定的卖出操作,对部分上游资源品进行一定的减仓,对阶段性走弱的银行股进行了进一步增持,对盈利处于历史低谷的周期行业个股进行了适度的增持。组合仍然保持较高的仓位,组合特征:低估值、高股息回报,同时保有对经济周期向上的业绩和股价弹性,虽然个股 ROE 的向上转向还需要时间,但我们判断长期来看,投资的性价比已经很高,值得用时间来换取空间。

四季度,从持股数量上来看,
谭丽加仓了11.70%的万华化学、5.75%的华鲁恒升。
减持了8.47%的太阳纸业、6.05%的招商银行、3.90%的成都银行。
南钢股份新增为前十大。
加仓方向看,主要是加仓了化工行业,减持了银行,这一点和四季报的说法对照,稍有一些矛盾,估计谭丽说的是整体持仓,而我只能看到前十大。
8、宋炳珅-工银研究精选股票(000803)。四季度,A 股市场整体情况是投资者情绪较为高涨,流动性支持力度强,但经济基本面的改善尚未得到证实,这就造成了 A 股市场四季度以主题概念板块的活跃为主要特征,顺周期等机构重仓股表现弱。出于对各种政策在 2025 年进一步落地带来的经济基本面改善预期,本组合在四季度并没有减持以地产、建材等顺周期品种,相反,对于以建筑为代表的受益于化债和基础设施投资的基建类品种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增持,获利减持了部分短期超额明显的 AI 科技品种,但是依然保持了以消费电子为代表的硬件板块。另外,考虑到医药板块的长期低迷以及部分医药品种的估值与业绩匹配合理性,四季度本组合增持了部分龙头医药股。

四季度,从持股数量上来看,
宋炳珅加仓了32.11%的中国建筑、29.92%的金地集团、8.23%的歌尔股份。
宝钢股份新增为前十大,且跃升至第一重仓股;鱼跃医疗、华新水泥、中国中铁、中国电建新增为前十大。
9、杨金金-交银趋势混合A(519702)。在经历过三季度末的指数修复行情后,四季度市场整体震荡分化。到四季度的后半段,同时也是季报的真空期,虽然整体市场赚钱效应仍在,但很明显已经转向了主题炒作风格,各种各样的主题层出不穷,基于基本面和业绩的机构定价能力在持续减弱;我们认为基于流动性泛滥的炒作只是短期的现象,长期来看,上市公司的股价仍将由公司的基本面即业绩来决定,因此即使面对市场的纷纷扰扰,我们仍在潜心寻找哪些是2025年具备业绩反转潜力的细分行业和公司。展望未来,在经济触底预期企稳而复苏仍需要政策持续落地发力之际,我们仍聚焦于行业和公司的阿尔法,目前已观察到很多细分行业已经逐步出清,同时部分企业的逆周期投入也即将步入收获期,预计2025年会出现很多细分领域的优秀公司,会先于整体经济大环境的复苏而出现拐点,引领2025年的经济与股市。

四季度,从持股数量上来看,
杨金金减仓了26.15%的海大集团、21.52%的大唐发电、9.78%的皖能电力、4.12%的华能国际、1.91%的华电国际。
鑫铂股份、瑞丰新材、国光股份三只个股新增为前十大重仓股。
10、苏秉毅-大成景恒混合A(090019)。四季度,宏观经济政策加码预期陡然升温。一篮子刺激政策发布后,投资者风险偏好较前三个季度有明显回暖。虽然在季末避险情绪有所升温,股票市场整体仍偏强势震荡。沪深 300 指数本季度下跌 2.06%,中小盘指数则有更好表现,中证 1000 和中证 2000 指数分别上涨 4.36%、8.40%。市场风险偏好全面回升,预期改善且弹性较大的板块涨幅居前,如商贸零售、科技等;而消费、周期等板块则表现相对落后。本季度市场交易明显活跃,投资机会增多,本基金换手也有所提升。随着市场超跌反弹、风险偏好改善,基金净值也继续修复,一度创出历史新高。本季度基金 A 类份额净值上涨 13.99%,涨幅高于沪深 300、中证 500、中证 1000 等宽基指数。

四季度,从持股数量上来看,
苏秉毅加仓了95.23%的金达莱(接近翻倍增持,这个加仓幅度不小,变成了第二重仓股)、25.61%的之江生物。
极米科技新增为第一重仓股,占基金净值比为3.34%。
新增为前十大重仓股的还有南新制药、南亚新材、中触媒、金城医药、科兴制药、东瑞股份。
这个重仓股变动幅度确实不小,苏秉毅的动作还是比较大的,而且持股风格比较另类,是“不抱团”的基金经理。
本文是自己的梳理笔记,所有内容均是个人研究,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大家更关注客观数据。
风险提示:转引的相关观点均来自相关机构或公开媒体渠道,本人不对观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做任何保证,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中涉及个股的,不构成股票推荐和投资建议,股票市场波动大,购买前请审慎操作。市场有风险,定投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