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斩被动基金大盘点!恒生医药估值性价比如何?

格佳阡 2025-02-14 03:49:06

本文聚焦一下基金成立后单位净值下跌到0.5000以下的被动指数型基金和QDII被动指数型基金。截至2025年2月12日,多份额仅保留一类,全市场有52只基金。

一、净值低于0.5000的被动基金

52只基金按照最新单位净值由高到低排序如下,净值小的已经跌破了0.3500,接近0.3000了,有点惨。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基金的成立时间,很多成立时间还不算很长。

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5年2月12日,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走势

三只QDII被动指数型基金被我标了黄色底纹,其它都是普通的被动指数型基金。

同样的数据,我按照规模合并值由大到小排序如下:

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5年2月12日,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走势

规模超200亿元的有恒生互联网ETF(513330)、医疗ETF(512171)、医药ETF(512010),规模超100亿元的有恒生医疗ETF(513060)……第一列数据是2024Q2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榜单靠前的这些大规模ETF基金机构投资者占比其实也不算小。

从业绩基准对标指数(第一名)来看,光伏产业有8只上榜,其次生物医药、中证新能、中证医疗各4只上榜,中证生科上榜3只,CS创新药、创业大盘、环境治理、新材料、新能源、医疗保健各上榜2只……

华夏基金的创业板价值ETF(159966.SZ)、创业板成长ETF(159967.SZ)目前的单位净值都在0.5000以下。

个人觉得这个榜单,还是比较值得我们研究一下的。

二、港股医药医疗基金有三只上榜

今天有读者问我港股医药被动基金,这个榜单上就有三只。

恒生医疗ETF(513060)、恒生医药ETF(159892)、香港医药ETF(513700)上榜了,其中前两只是QDII基金。

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5年2月12日,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走势

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5年2月12日,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走势

恒生医疗ETF(513060)跟踪的指数是恒生医疗保健(HSHCI.HI),该指数反映恒生综合指数里主要经营医疗保健业务成份股公司的表现。目前成分股有76只。

数据来源:万得,截至2025年2月12日

恒生医药ETF(159892)跟踪的指数是恒生生物科技(HSHKBIO.HI),该指数旨在反映香港上市生物科技公司之整体表现, 包括在香港交易所透过上市规则第18A章上市的公司。目前成分股有50只。

数据来源:万得,截至2025年2月12日

香港医药ETF(513700)跟踪的指数是港股通医药C(930965.CSI),该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50只流动性较好、市值较大的医疗卫生行业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港股通范围内医药卫生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来源:万得,截至2025年2月12日

三只指数的重仓股对比展示如下,感觉区别不算很大。

数据来源:万得,截至2025年2月12日,指数成分股展示不构成投资建议

从市盈率TTM估值来看,三者分别是恒生生物科技35.18倍、恒生医疗保健34.51倍、港股通医药C30.62倍,历史估值百分位分别是23.01%、57.70%、46.97%。

数据来源:万得,截至2025年2月12日

从市净率估值来看,三者分别是恒生生物科技1.94倍、恒生医疗保健1.84倍、港股通医药C1.60倍,历史估值百分位分别是19.12%、9.62%、7.16%——市净率估值百分位都在相对低位了。

数据来源:万得,截至2025年2月12日

从股息率估值来看,三者历史估值百分位分别是98.29%、97.72%、89.89%,投资性价比是比较好的。

数据来源:万得,截至2025年2月12日

市盈率和市净率的估值历史百分位,越是在低位越有性价比。而股息率历史百分位是倒过来看,股息率百分位越是在高位越有性价比。

我顺便分享了沪深300指数、万得全A、恒生指数的相关数据,都是最新数据,大家也可以看看目前它们所处的位置。

从数据来看,香港的医药指数价格依然在底部(请注意,我没有说它们目前值得投资,是否值得投资需要自己判断,反正看完数据,我已经持有的恒生医药类资产我会继续持有)。

最后,我分享一下综合费率仅0.20%的医药行业主题被动指数基金见下表,感兴趣的可以收藏一下。标记了黄色底纹的是QDII被动指数型基金,证券名称标红的投资范围是包括港股的。

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5年2月12日,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走势

今天我读到了一段文字,分享给大家,作为文章的结尾。

霍华德·马克斯:想象一下,有两类资产:

A 类:市场高度关注,人人都觉得它们可靠、可预测且值得投资,市场情绪乐观。

B 类:市场普遍悲观,人们不确定其前景,认为它们风险大,不值得关注。

那么,真正的投资机会在哪?一定在B类资产中。如果市场普遍看好某项资产,那么这种“喜爱”已经被计入价格。因此,一项人人都喜欢的资产,不可能是真正的便宜货。

本文是自己的梳理笔记,所有内容均是个人研究,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大家更关注客观数据。

风险提示:转引的相关观点均来自相关机构或公开媒体渠道,本人不对观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做任何保证,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中涉及个股的,不构成股票推荐和投资建议,股票市场波动大,购买前请审慎操作。市场有风险,定投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0 阅读:0
格佳阡

格佳阡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