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36岁的抗日名将阵亡,头颅被日军残忍切下,至今仍在日本展出

给你壹点料 2024-12-13 19:10:53

1938年的春天,中国抗日战场上烽火连天。在一片满目疮痍的北方平原上,一位年仅36岁的抗日名将刘桂五将军,为国捐躯。他的头颅却被日军残忍割下,至今泡在福尔马林中展出在日本。这段悲壮的历史,让每一位中华儿女都为之心痛。

从草莽到抗日将领

刘桂五出生在1902年的辽宁凌南县八家子村,这里土地贫瘠,四季寒苦。他的家庭一如村里的许多农户,终日为生计奔波,刘桂五的少年时光也因此充满了艰辛。

他天性聪颖,却不爱读书,课堂上常常走神,心里想着的却是江湖传说里快意恩仇的故事。他渴望自由,向往那些劫富济贫的侠士生活。

十五六岁时,刘桂五的家境越发窘迫。为了减轻父母负担,他决定离家闯荡,开始追求自己心中的“侠客梦”。他投身山林,成为一名土匪。从飞檐走壁到骑术刀法,这段日子让他学会了不少技巧,同时也让他在动荡的乱世中初识江湖义气与家国观念。

尽管身为土匪,但刘桂五与一般的悍匪不同,他并非嗜血之人,更不滥杀无辜。相反,在劫富济贫的行动中,他渐渐明白了“义”的真正含义。这段时间的经历,仿佛为他以后的军旅生涯埋下伏笔。

许多乡民对他的行为并不仇视,反而私下传颂他的仗义执言。刘桂五开始意识到,仅凭个人之力无法改变命运,只有真正效忠国家,方能实现理想。

22岁那年,刘桂五告别了短暂的“江湖岁月”,投身到宋哲元的学兵队,正式开始他的军旅生涯。他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书香门第背景,但凭借天生的果敢与过人的武艺,他迅速脱颖而出。与军中同僚的接触,特别是老战友白凤翔的影响,让他渐渐将家国大义放在心头。

宋哲元

在军营的训练场上,刘桂五展现了极强的军事素养。他不仅骑术高超,还能在实战中制定独特的战术,深受长官和战友的信任与喜爱。

在一次对匪患的清剿任务中,他带领的队伍不仅完成任务,还以最小的伤亡彻底剿灭了盘踞多年的地方势力,震惊了上级。刘桂五因此被破格提拔,成为少校军官。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深深刺痛了这个东北汉子的心。昔日的家乡在日寇的铁蹄下沦陷,父老乡亲遭受欺凌,这让刘桂五对侵略者的恨意日益深刻。他在军中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逐渐心生不满,也由此接触到了进步思想。东北军内部的一些秘密会议上,刘桂五常常慷慨陈词,呼吁将枪口对准日寇。

这种情怀和勇气,使他成为张学良麾下最被器重的将领之一。特别是张学良在与红军达成秘密停战协议后,刘桂五因坚定的抗日立场,被吸纳为“抗日同志会”成员。从土匪到军人,从军人到抗日先锋,刘桂五完成了自我蜕变。

华清池里的“光头赤足”

12月8日下午,张学良召见刘桂五,开门见山:“我有个重要任务,你敢不敢去刺杀杨虎城?”这句话让刘桂五震惊不已。他直视张学良,目光坚定:“只要副司令信任我,尽管放心,我敢去。”

张学良

张学良见状哈哈大笑:“我是和你开玩笑!杨将军是自己人,我怎能叫你刺杀他呢?真正的任务,是叫你去活捉蒋介石。他不打日寇,却来西安逼我们打内战,你敢不敢?”

刘桂五面色一凛,点头道:“若为民族大义,我绝不推辞。不过我从未见过蒋委员长,连他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张学良听后,当即安排人带刘桂五参观蒋介石的住处,并让他熟悉蒋介石的外貌,还特意递给他一张照片。

蒋介石

几天后,张学良亲自驾车,载着刘桂五和白凤翔前往华清池。刘桂五明白,这是对他最重要的信任,也是最危险的考验。

12月12日凌晨,西安事变的关键一幕上演。白凤翔、孙铭久负责正面攻击,刘桂五率领骑兵团包围华清池并寻找蒋介石的藏身之处。

他们在黑夜中前进,脚下的积雪和风声掩盖了行动的脚步。刘桂五冷静指挥部队,在短短两个小时内,突破蒋介石卫队的防线。

天刚蒙蒙亮,蒋介石藏身的山洞被搜索队发现。洞外寒风凛冽,洞内蒋介石瑟缩在墙角,衣衫不整,头顶光秃秃的,赤着双脚,浑身颤抖。

刘桂五将他押出洞外,蒋介石狼狈不堪的模样与往日的威严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当日的国民党报纸用“光头赤足”形容蒋介石的样子,意图掩饰西安事变的失败,却不经意间为刘桂五的行动增添了注脚。

此次行动堪称军事奇迹。在刘桂五的策划下,部队分工明确,正面突袭与侧翼包抄相辅相成,行动迅速而果断。蒋介石最终被押解回西安城内,而这场军事行动几乎没有造成重大伤亡。

事后,张学良对刘桂五赞赏有加,亲自为他升职为骑兵第六师少将师长。刘桂五却淡然一笑:“副司令,抓人只是小事,抗日才是大事。”短短一句话,尽显他的家国情怀。

西安事变不仅让蒋介石不得不暂时调整内战策略,也为全国抗日力量的联合创造了契机。刘桂五站在时代的洪流中,他明白,这一切不过是抗日征程的开端。几个月后,当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战全面打响时,刘桂五毫不犹豫地请缨出战,率领部队奔赴前线。

在华清池,他用胆识和智慧,书写了自己传奇的开篇。而未来的抗日战场上,他将用热血与生命,完成这篇史诗的余章。

浴血绥远的抗日壮举

1937年8月,全面抗战爆发。面对日军的疯狂侵略,东北军的将士心如刀绞,尤其是那些曾因“九一八事变”而被迫退守关内的将领们,更是恨不得立刻奔赴战场,用热血洗刷民族的耻辱。

此时,年仅35岁的刘桂五主动请缨,率骑兵第六师加入马占山的“东北挺进军”,誓死守卫绥远,阻止日军的铁蹄踏入中原腹地。

绥远,位于中国北方的要冲地带,北接蒙古草原,南连中原沃土,东控平津,西通关中,是日军进攻中国内地的战略门户。驻守在此的阎锡山部队装备简陋,战斗力有限,难以抵挡日军的强势进攻。

面对日军虎视眈眈的态势,刘桂五意识到,他率领的骑兵第六师将肩负起保卫这一门户的重任。

到达绥远后,刘桂五迅速展开布防。他利用自己丰富的作战经验和灵活的战术,在归绥(今呼和浩特)东旗下营一线布设防线。他不仅积极侦查敌情,还因地制宜地训练部队,要求每一名骑兵都做到以一当十。

1937年10月,日军在卓资山集结大部队,企图以此为据点向绥远纵深推进。刘桂五决定主动出击,以出其不意的夜袭打乱敌军计划。他带领骑兵第六师夜间悄然出动,在卓资山附近集结后分兵两路:一路步兵吸引敌军主力,另一路骑兵绕到敌军背后,发起猛烈突袭。

战斗中,刘桂五手持指挥刀,亲自冲锋在前。他的战马高高跃起,刀锋在夜色中划出一道寒光,直取敌军指挥官。猝不及防的日军一片混乱,连连溃退。

刘桂五部乘胜追击,将敌军击退70余公里,彻底摧毁了卓资山的日军据点。此役,以两百余伤亡换取歼灭日军六百余人的辉煌战果,刘桂五初战告捷,威名远扬。

卓资山战役后,日军愈发忌惮骑六师的战斗力,遂调集大批精锐部队,携装甲车和重炮,从大同和包头方向合围绥远地区。1937年10月下旬,日军发动总攻,刘桂五临危受命,率部迎敌。

面对敌我悬殊的兵力对比,刘桂五运筹帷幄,决心以时间换取空间。他带领部队顽强坚守九昼夜,不仅死死拖住日军的进攻,还巧妙利用夜间展开反击,扰乱敌军部署。

当日军阵地出现疲态时,他率领骑兵突入敌阵,以雷霆万钧之势杀出一条血路,重创敌军,迫使其被迫撤退。

这场九昼夜的激战震撼了日军,他们没想到一支装备落后的骑兵部队竟能打得日军疲惫不堪。此战后,骑兵第六师的战斗力在抗战前线广为传颂,成为中国军队以少胜多的典范。

1938年春,日军为了彻底瓦解东北挺进军,调集数万精锐,携数十辆装甲车,对刘桂五的部队实施围剿。刘桂五明知凶多吉少,却毫不退缩。

他指挥部队奋战五昼夜,以一敌十,给敌人造成重大伤亡。由于后援不济,骑六师逐渐弹尽粮绝,被迫转移至固阳县黄泥杆子村。

在这里,日军出动30多架飞机和50余辆装甲车,将刘桂五部团团包围。面对敌人的围攻,刘桂五毅然决定亲自率骑兵突围,为主力部队断后。

他一马当先,挥刀冲入敌阵,战斗异常惨烈,刀刀见血,砍翻无数敌人。就在他成功杀出一条血路后,回望战场,他发现师部仍深陷重围。毫不犹豫,他勒马返回,再次冲入敌军阵中。

这一次,刘桂五身中数弹,鲜血染红战袍,战马亦身负重伤。敌军见他仍不肯倒下,竟以火力集中轰炸,将他连人带马一同掀翻在地。奄奄一息的刘桂五,最后用手枪打光仅剩的两颗子弹,将最后一颗留给了自己。枪声响起,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36岁。

刘桂五以血肉之躯捍卫了绥远战场的尊严,也以无畏精神书写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抗战篇章。敌军割下他的头颅运回日本,却永远无法抹去他留在中国大地上的英勇足迹。他用生命守护的绥远,至今仍记得这位抗日英雄的壮烈情怀。

英魂未归的痛与无奈

刘桂五牺牲的消息传开后,他的战友们无不悲痛万分。最痛心的人,莫过于他的妻子刘淑贞。这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听闻丈夫被日军割首后,毅然决定带领骑兵第六师的残部发起一次悲壮的冲锋,誓死抢回刘桂五的遗体。

战斗当天,刘淑贞亲自披挂上阵,手持双枪,骑马冲向日军阵地。她带领的战士们同仇敌忾,纷纷表示愿为师长和师嫂赴死。战斗异常激烈,日军凭借重火力疯狂反扑,但骑兵第六师的将士们浴血奋战,硬生生从敌人的包围圈中夺回了刘桂五的遗体。

当他们打开遗体时,却发现刘桂五的头颅已被割下,不知去向。面对这一残酷的事实,刘淑贞当场失声痛哭。无法忍受丈夫的尸骨不全,她决定用香木雕刻一具头颅,与刘桂五的遗体一同安葬。这份深情,让人唏嘘不已。

刘桂五的遗体被运回西安后,得到了隆重的追悼仪式。尽管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立场各异,但在追悼刘桂五将军时却表现出难得的团结。

国民政府追授他为陆军中将,蒋介石亲笔写下挽联:“绝塞扫犯夷,百万雄师奋越石;大风思猛士,九边毅魂拟睢阳。”挽联寄托了对刘桂五的无限哀思与敬佩。

追悼会当天,西安城万人空巷,各界人士自发为刘桂五送行。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也派出代表,送上花圈和挽联。会场内外,花圈堆积如山,挽联数不胜数,整个场地被哀悼者挤得水泄不通。

然而,刘桂五的头颅却并未随遗体归葬,而是被日军割下后运回日本,成为炫耀“战绩”的工具。据抗战胜利后归国的一些人士回忆,刘桂五的头颅曾被泡在福尔马林中,放置于日本某展览馆内供人参观。照片上,日军士兵得意地提着他的头颅,面带笑容。这张照片还附有一行文字:“1938年4月,中国战死将领首级。”

这段令人愤怒的历史,至今让人无法释怀。抗战胜利后,中国曾多次向日本政府提出归还刘桂五将军头颅的请求,但日方始终拒绝承认其存在。这种对侵略罪行的否认和对历史责任的逃避,成为中日关系的一块难以抹去的伤痕。

尽管刘桂五将军的头颅至今未归,但他的英名却深深镌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中。1961年,陕西省人民政府追认刘桂五为革命烈士。2014年,他又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刘桂五的墓地如今安葬在西安的烈士陵园中。尽管无法真正完整,但陪伴他的,是无数同样为国捐躯的抗日烈士们。他们的墓碑上刻着同样的名字:英雄。

每当人们站在刘桂五的墓碑前,总会想起他的遗憾:那颗被割下的头颅,那段无法掩盖的屈辱历史。然而,更多的,是对这位英雄的敬仰。刘桂五将军的英魂长存,而那份未归的头颅,则永远是中华民族心头的痛。这一切提醒着我们,珍惜和平,铭记历史,是对那些为我们流血牺牲的英雄们最好的告慰。

0 阅读:34

给你壹点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