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明朝名将李成梁,镇守边疆30年,活到90岁,堪称一代传奇。
按理说,这样的英雄人物,应该是千古流芳,名声响亮,可他却一直有个“误解”缠身,甚至影响了后人的评价。
这个“关键一招”到底是什么,让他的一生被人曲解了这么多年?有人说他是功高震主,也有人认为他聪明能干,却忽视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细节。到底是啥让他的伟业被误读呢?
正文
明朝嘉靖五年(1526 年),李成梁降生于辽东铁岭卫。
自幼,他便彰显出勇敢坚毅的品格,此特质与边关地区独有的人文环境氛围紧密相连,对其日后的人生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
与此同时,李成梁在文化学识方面亦有所积淀,成功通过考试成为明朝诸生,然而却始终未能获得官职任命。
时光流转至 1566 年,此时的李成梁已然 40 岁。
幸运的是,他获得了巡察御史的赏识,经引荐后终于踏上仕途。
李成梁从明朝军队的底层逐步崛起,凭借卓越战功被任命为辽东险山参将。
在接下来的一年,即 1567 年,蒙古土蛮大规模侵袭明朝。
李成梁奉命前往永平救援,立下赫赫战功,由此被朝廷晋升为副总兵,继续负责镇守险山。
到了 1570 年,李成梁再度获提拔,担任辽东都督佥事,驻守广宁。在此有必要特别阐明当时的背景状况。
自嘉靖后期起,一直延续到隆庆时期,明朝的北部边疆局势始终动荡不安。
更为糟糕的是,明朝三位声名远扬的大将殷尚质、杨照、王治道先后战死沙场,使得明廷北部边疆军队守备松弛,战斗力连年下滑。
但正所谓变局孕育机会,英雄造就时代。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李成梁毅然站出,主动承担起护边之重任。
他积极招募各地勇士加入军队,大力整饬军队纪律,同时建立起明确清晰的军功赏罚标准,以此激发士气,有力地抗击了蒙古、女真部落的侵犯。
在明朝晚期的军事领域,有两位声名赫赫之人,那便是李成梁和戚继光,世人称之为 “南戚北李”。
在治军方式上,戚继光以严格的制度带兵而闻名,李成梁则依靠个人的威望和强大的号召力。
在战斗中,他常常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战斗结束后又会依据功劳大小对将士进行丰厚奖赏,因而具有极强的号召力。
李成梁的治军理念与他成长的环境息息相关。辽东地区与女真少数民族交界,时常遭受游牧民族的劫掠。
像女真部落、蒙古部落这样的民族,其首领往往通过纵兵抢劫和大量赏赐来维持强悍的战斗力。
1571 年,李成梁率领军队成功击溃来犯的蒙古军队。
随后,他采取 “断其首尾、突袭敌营” 的策略,斩杀蒙古土蛮士兵 500 余人以及两名酋长。
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李成梁率领明军一路势如破竹、连战连胜,给虎视眈眈的游牧部落以沉重打击。
李成梁充分发挥自身卓越的军事天赋,精心部署兵力,全力维护辽东地区的稳定。
由于他常常获胜,麾下军队强大、将领勇猛,以至于无论是在明朝内部,还是在女真、蒙古等部落当中,李成梁的声望都日益增高,威名远扬。
1573 年,李成梁被朝廷任命为辽东总兵。
明廷对于辽东的策略是剿抚并重,在保持对明朝忠诚敬畏的前提下,不再过分干涉部落之间的战争,甚至乐意看到这样的局面,以便坐收渔翁之利。
明朝时期,由于蒙古、女真地区天然资源匮乏,掠夺农耕地区便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正因如此,李成梁在镇守辽东期间战事不断,且大多以胜利告终。
例如在 1575 年,他成功抵御内喀尔喀五部首领的联合进攻,乘胜追击渡河,斩杀敌军上千人,
1576 年,李成梁又亲率骑兵追击两百里,攻破敌军大营,斩杀来犯的鞑靼部长四人。
在李成梁镇守辽东的十余年间,有力地维护了辽东地区的稳定,对游牧民族部落进行了有效遏制。
据《明神宗实录》记载,明朝大臣申时行评价道:臣等看得成梁身经百战,屡立奇功,夷虏惮其威名,封疆赖其保障。
在军事上屡获胜利的李成梁,在官阶上也不断晋升,先后被加封太子太保、宁远伯、世袭锦衣千户等。
在此期间,有一件事特别值得一提,那就是建设 “宽甸六堡”。
早在 1573 年,李成梁击溃蒙古军队入侵后,便向朝廷奏请建设宽甸六堡,这一举措需要大量迁徙内地百姓到关外生活。
当时建州女真部落经常侵犯明朝边疆,明朝一直以修筑边墙为主要防范措施。
而李成梁则认为,应在贴近女真部落的位置进行耕种屯田,如此一来,既可以有效遏制女真部落的发展,又能为明朝开疆拓土。
在张居正的支持下,李成梁的建议得到批准。
明廷将环山堡、险山堡、新安四堡迁移到鸭绿江以西,紧挨着建州女真,成为侦察防御女真部落的前沿阵地,史称 “宽甸六堡”,其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随着宽甸六堡的建设,李成梁又在此设立边关交易市场,不仅缓和了明朝与少数民族的矛盾冲突,还通过市场交易带来可观的税收,为辽东解决了部分军饷问题。
由此可见,李成梁并非只会用武力说话的莽夫,而是极具战略眼光和管理智慧的人才。
而到了 1591 年,明朝万历十九年,李成梁遭到朝廷御史弹劾。
更为关键的是,明神宗选择相信御史张鹤鸣的话,罢免了李成梁的全部实权职务,要求他以宁远伯的身份回京觐见。
第二年,宁夏发生叛乱,李成梁的长子李如松以及他曾经率领的众位将领都参加了平叛,后来全部被重用成为驻守边疆的军事长官,唯独李成梁未能 “戴罪立功”。
在随后的十年时间里,明朝党派争斗日益激烈,边防也日渐松懈,军队甚至变相搜刮百姓钱财,导致民不聊生。
在李成梁被罢免后的十年间,辽东八次易帅,使得辽东边防更加废弛,再也不见当年雄关强军的场景。
也正是在这段时期,女真部落中有一位英雄人物强势崛起,他就是努尔哈赤。
直到 1601 年,辽东总兵马林和税使高淮两派相争,闹得沸沸扬扬。
皇帝采用一贯的和稀泥手法,各打五十大板。
在大学士沈一贯的建议下,朝廷再次任命李成梁担任辽东总兵,重新镇守辽东。
当李成梁重回熟悉又陌生的辽东时,他发现情况已发生巨大变化。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明朝的辽东军备远不如十年前,军队缺乏训练、士气低落,武器装备陈旧缺失且补充困难;
其次,敌情形势也有了很大变化,努尔哈赤已经统一建州女真,正在蚕食海西女真,不再是小部落相互征伐的局面,这不利于明朝 “坐收渔利” 控制辽东。
鉴于辽东的局势,李成梁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
他抓住有利时机,狠狠打击少数民族部落,先后将目标瞄准泰宁部、叶赫女真部,以此阻止努尔哈赤继续扩大领土地盘。
1606 年,李成梁上奏朝廷,请求舍弃宽甸六堡,将那里的六万户居民全部迁回关内。
他的理由是,宽甸六堡如今已成为孤悬在明朝防线以外的地方,按照目前的军事局面,明军很难守住宽甸六堡,反而会成为滋养敌人的沃土。
从最初建设宽甸六堡至此,已经十余年时间,当年从关内迁居来的百姓已经安家落户,不愿意离开。
李成梁只好用军队逼迫大家迁徙,这导致很多人丧命于此。
1608 年 6 月,朝臣宋一韩弹劾李成梁 “驱民弃地” 的罪行。
李成梁得知消息后,主动向朝廷奏请调查,同时请求解除职务等待最终结果。
1609 年 2 月,熊廷弼负责调查此事,给出的最终结论是:李成梁不仅弃地,而且还勾结努尔哈赤。
随后,朝中接连有官员上奏弹劾李成梁,指出他的滔天罪行:弃地媚虏、结连建州、妄意朝鲜、以图世守。
在朝臣疯狂攻击弹劾李成梁的关键时刻,明神宗更倾向于相信李成梁,算是保全了他的晚年。
1615 年,一代名将李成梁在北京病逝,享年九十岁。
虽然李成梁暴力驱赶居民迁回关内的行为遭到当时言论的指责弹劾,但事实胜于雄辩,这一举措再次让辽东出现安定局面,足以说明李成梁当时的决策是正确的。
前文已简要分析了李成梁做出这一决策的原因,从明末抗清名臣陈子壮的评价中,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李成梁面临的情况。
当时宽甸六堡的汉人经常外出挖人参,然后到女真部落交易,这样就让女真更容易获取物资,这可能也是李成梁做出 “关键一招” 决策的原因之一。
结语
成梁用三十年的戎马生涯,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边关战歌。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实干家,也是一个具有非凡战略眼光的军事家。
在一生的两次重要抉择中---建立和撤回宽甸六堡,都展现出他过人的洞察力和决断力。直到今天,他依然是明朝历史上最值得铭记的边关名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