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狠砸34亿建成的鸟巢,16年来利用率有多少?赔了还是赚了?

零度有法谈 2025-01-09 02:32:51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世界的盛宴,也是中国的高光时刻。

在那场盛会上,鸟巢作为奥运会的主场馆,成为全世界的焦点。

这座耗资34亿元人民币,历时5年打造的“钢铁巨作”,承载了开幕式和田径赛事,更是中国向全球展示实力的一张名片。

16年过去了,这座建筑每年的维护费用就高达8000万元,利用率却并不如人意。很多人疑问,花巨资建的鸟巢,到底是赚了,还是赔了?

鸟巢的建造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2003年开工建设时,世界范围内没有一个现成的技术标准可以完全套用。鸟巢独特的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家”的概念,但这个“家”可不好建。

它的钢结构总量超过11万吨,比埃菲尔铁塔的用钢量还要多。

为了确保这些钢材足够坚固,河南钢厂临危受命,花了半年时间研发出符合鸟巢需求的Q460高强度钢材。

之前这种钢材只能靠进口,而研发成功后,中国不仅解决了鸟巢建设的问题,还让国内钢铁行业在国际竞争中站稳了脚跟。

可以说,鸟巢在建造过程中推动了中国钢铁技术的一次升级。

除了钢材的硬度要求,鸟巢的焊接技术也开创了新的行业标准。

它的结构由无数根钢梁交错组成,形状不规则,导致传统的焊接技术无法满足需求。为了确保这些焊接点既牢固又美观,中国自主研发了一种焊接机器人。

这些机器人不仅大幅提升了焊接效率,还在精度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厚板焊接、薄壁箱形挂钩等新技术在鸟巢的建造过程中相继诞生,最终成为中国建筑行业的标杆。

可以说,鸟巢的建成不仅仅是一次建筑奇迹,更是一场技术革命。

鸟巢的设计也体现了“环保”理念。

它的屋顶装有雨水回收系统,可以收集雨水用于场馆内部的清洁和灌溉,建筑本身的抗震设计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鸟巢的疏散通道经过精密计算,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可以在几分钟内将观众安全转移出去。这种面面俱到的设计,不仅确保了鸟巢的功能性,也让它成为建筑界的经典案例。

建成后,鸟巢迅速成为北京的地标,也是全球建筑爱好者争相研究的对象。

鸟巢每年的运营成本极高,仅维护费用就接近8000万元,这还没有算上其中的设备用电费用以及其他的费用。

作为超大型场馆,鸟巢的租赁费非常非常贵,一场活动的租金可能高达数百万元,很多明星并不愿意花这么多钱租赁演出场地。

虽然有像张学友、周杰伦这样的明星曾在鸟巢开过演唱会,但相比北京其他场馆,如五棵松体育馆,鸟巢的租用频率低了不少。

即便如此,鸟巢依然在努力寻找自己的存在价值。

鸟巢成功承办了几场国际大型赛事,包括田径世锦赛、足球世界杯预选赛和一些电子竞技总决赛。这些活动让鸟巢在国际舞台上继续保持曝光度。

此外,鸟巢作为旅游景点,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门票价格在90元到100元之间,游客可以近距离参观这座曾经的奥运场馆。

据统计,仅对外开放后的前两年,鸟巢就接待了1300万人次,门票收入达到数亿元。

但即使有这些收入,鸟巢的“经济账单”依然显得不够理想。从直观的数字上看,它似乎是一个“赔钱货”。然而,事情真的如此简单吗?

鸟巢的价值,不能只看经济层面。

从建造过程中催生的技术突破,到它象征性的文化意义,鸟巢早已超越了一个建筑物的范畴。

2008年之前,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刻板印象还停留在“廉价制造”和“贫困国家”上,而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尤其是鸟巢这样的地标性建筑,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的实力。

这种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此外,鸟巢还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全球传播。它的设计灵感和建设过程中体现的中国智慧,成为了外国游客了解中国的一扇窗。

如今,鸟巢已经成为外国人打卡北京的必到之地,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象征。在这一点上,鸟巢的意义远超它的直接经济收益。

随着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鸟巢再次焕发了生机。

这一次,它没有承担过多比赛任务,但它作为开闭幕式的场地,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从2008年的“力求展示”到2022年的“不卑不亢”,鸟巢见证了中国从渴望国际认可到自信从容的转变。如今,这座建筑早已不仅仅是一座体育场馆,它更是一个国家精神的象征。

16年过去了,鸟巢的存在已经远远超越了一座场馆的功能,它的每一寸钢材和焊接点都在诉说着中国的智慧和进步。

赔了还是赚了?如果仅看账本,这可能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但如果看它对国家形象、文化输出和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这个答案早已不言而喻。

参考资料:

奥运遗产如何可持续利用 双奥场馆鸟巢这样做——2024-09-25 17:15·京报网

0 阅读:0
零度有法谈

零度有法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