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投资官”旗下新媒体平台,原“中国私募股权投资”
每日分享PE/VC行业最权威新闻资讯
来源:PE星球
(ID:PE-China)
文:韦亚军

摄影:Bob君
5.54万亿元母基金有救了?
创投圈刷屏了!母基金行业迎来重磅政策性消息。2025年2月17日,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以下简称“香港证监会”)发布通函,明确支持封闭式另类资产基金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以下简称“联交所”或“港交所”)上市(也就常说的IPO,公开募股)。这一政策的出台,为母基金在香港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内地母基金的国际化布局带来了积极影响。香港证监会政策突破
香港证监会此次发布的通函,主要厘清了其在认可封闭式另类资产基金方面的监管规定。
根据通函内容,另类资产基金已可在现行监管制度下寻求认可并在联交所上市,且不受任何阻碍。这一政策的核心要点包括:
规模要求:寻求认可的另类资产基金需具备足够庞大的规模,预期市值需达到7.8亿港元(约合1亿美元)。收入稳定性:根据个别基金的投资策略,其最好能够持续产生稳定收入。合规与监管:基金需符合《单位信托及互惠基金守则》第8.11条(封闭式基金)及相关规定,并依据《主板上市规则》第二十章在联交所上市。香港证监会的这一政策,不仅为另类资产基金提供了更广阔的融资渠道,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投资选择,进一步巩固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5.54万亿母基金待解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本市场的逐步成熟,母基金在中国大陆地区迅速崛起。母基金,尤其是私募股权母基金,因其分散投资、降低风险以及专业化管理等特质,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青睐。
根据最新的数据,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国大陆母基金的总管理规模已达到5.54万亿元。这一规模较2023年底增长了6.5%,显示出母基金行业的持续扩张和稳健发展。
根据母基金研究中心的报告,中国私募股权母基金行业在经历了2019年的深度调整后,逐渐进入稳定发展阶段。然而,行业内部仍存在信息不对称、透明度较低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母基金研究中心发布了多份报告,旨在提升行业透明度,促进母基金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中国大陆,母基金的主要投资方向包括科技创新、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这些领域不仅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潜力,也符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此外,随着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开放,母基金在跨境投资方面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母基金IPO意义重大
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拥有成熟的金融市场和完善的监管体系。此次香港证监会支持另类资产基金上市的政策,为母基金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母基金在香港IPO,不仅可以拓宽融资和退出渠道,提升市场影响力,还能借助香港的国际化平台,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
此外,香港与内地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不断深化,也为母基金的跨境布局提供了便利。
2024年1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香港互认基金管理规定》,进一步优化了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安排。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母基金在香港上市后,能够更便捷地进入内地市场,满足两地投资者的跨境理财需求。
以后怎么走?
香港证监会支持另类资产基金上市的政策,为母基金在香港资本市场的发展铺平了道路。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实和市场的不断开放,母基金在香港IPO或将成为一种趋势。
对于中国大陆的母基金而言,香港IPO不仅是一个新的融资渠道,更是一个国际化发展的契机。通过在香港上市,母基金可以提升自身的国际化水平,增强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同时,随着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进一步融合,母基金在跨境投资、资产配置等方面将拥有更广阔的空间。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母基金的收益水平,也能为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的投资选择。
总而言之,香港证监会支持另类资产基金上市的政策,为母基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未来,母基金在香港资本市场的表现值得期待。
一点个人分享,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