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沈阳:1905年奉天的城墙、街道和那些消失的古迹

随风历史 2025-02-08 15:56:30
辽宁沈阳:1905年奉天的城墙、街道和那些消失的古迹

日本摄影师在沈阳古城拍摄的老照片,现在变成了时光胶卷里最后一组泛黄记忆,当年战火硝烟中的街头巷尾还是留下了那么多市井生活的痕迹,连城墙砖缝里的青苔都被记录了下来。

这组照片拍摄于1905年的沈阳城,城墙上还残留着炮火轰击的痕迹,但城内的生活却依然在继续着,马车夫们仍然站在路口等待着客人,街边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仿佛战争从未来过一般。

街边的店铺老板们把招牌做得特别精致,木雕花纹繁复华丽,就连一家小小的书馆都要把门面装饰得富丽堂皇,这大概就是那个时代商人们的骄傲和坚持了。

城墙脚下的集市上,小贩们支起白布棚子摆摊卖货,地面虽然泥泞不堪,但是丝毫不影响人们采购的热情,一个穿着体面的男子守在食品摊前,目光专注地看着来往的行人。

大东门已经破败不堪,但是门前的土路却修整得很平坦,路边还有排水沟,这说明即使在战争时期,基础设施的维护工作也没有完全停止。

崇寿寺白塔静静矗立在民居之上,它见证了太多朝代更迭,但最终还是没能逃过被拆除的命运,1956年的那个春天,这座古城的地标建筑永远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中。

魁星楼承载着无数读书人的梦想,每到科考时节就香火鼎盛,但到了1951年也因为城市扩建而被拆除,那些曾经在此祈求功名的学子们大概怎么也想不到这样的结局。

鼓楼曾是奉天古城的中轴线建筑,它的存在不仅仅是报时,更是一座城市的精神象征,但在1929年为了扩建马路,这座见证了几百年历史的建筑也只能默默退场。

城墙四角的角楼本该是最坚固的防御工事,但照片中的东南角楼已经破损严重,只剩下残垣断壁在诉说着往日的辉煌。

街头巡警站岗时的背后是被日军占领的衙门,门前的拒马上插着两面膏药旗,这种微妙的政权更迭在照片中显得格外刺眼。

东门外整齐排列的厢式马车等待着客人,旁边就是管理皇陵的衙门,这种权贵与平民并存的场景在当时再普通不过。

有趣的是那些围观摄影师拍照的年轻人,有的抱着膀子,有的拿着扇子,他们并不知道自己也成为了历史画面中的一部分。

集市上即使下过雨地面泥泞,小贩们支起的白布棚子也显得杂乱无章,但这恰恰最能体现出当时市井生活的真实状态。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