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把42军从朝鲜战场调回来的这事情,放在现在看起来好像挺奇怪的,正打着仗呢咋把主力给撤了,但是这背后还真有不少门道,咱们今天就好好聊聊这事。
那会儿42军可不是一般的军队,他们打仗特别厉害,在朝鲜战场上跟美军干了好多仗,每次都打得特别漂亮,美军都知道这支部队不好惹。
42军刚成立的时候其实也不咋地,就是东北那边拼凑起来的几个独立师,打仗也就那样,但是经过了好几年的实战训练,慢慢就变得厉害了。
吴瑞林带着42军上了朝鲜战场,跟美军打了好几仗,每次都能打出新花样来,把美军打得够呛,所以很快就成了志愿军里最能打的部队之一。
美军的将领们都知道42军的厉害,每次碰上42军都得小心应付,生怕吃亏,这就说明42军确实有两把刷子。
在朝鲜战场上,42军跟美军的八个主力师都较量过,每次都能打个旗鼓相当,这种战绩在志愿军里面算是相当出色了。
所以当时毛主席突然说要把42军调回国内,大家都觉得挺意外的,连彭德怀都有点摸不着头脑。
那会儿朝鲜战争打得正热闹,苏联突然不给空军支援了,这可让志愿军为难了不少,因为美军的空中力量特别厉害。
蒋介石在台湾那边也蠢蠢欲动,搞了不少军事装备,看样子是想趁机会来大陆捞点好处,这事儿让毛主席挺操心的。
把42军调回来,一方面是告诉美军,就算没有最厉害的部队,我们其他部队也照样能打,另一方面也是防着蒋介石搞事情。
42军被安排到了广东那边,就是为了盯着南海方向,这一手棋走得很妙,既震慑了美军,又防住了蒋介石。
吴瑞林从小就不容易,爹早死了,自己打小就得养活自己,在砖瓦厂干过活,后来机缘巧合加入了革命队伍。
他年纪虽然小,但是打仗特别在行,带兵也有一套,所以很快就当上了少年先锋营的营长,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的时候,吴瑞林在山东那边活动,因为他出身贫苦,特别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所以部队发展得特别快。
到了建国前夕,吴瑞林已经是军区司令员了,虽然名气没有王近山他们大,但在军队里面威望很高。
1953年,中美双方终于签了停战协议,这场仗总算是打完了,回过头来看,毛主席调42军的这步棋走得确实高明。
42军虽然提前回国了,但是他们在朝鲜战场上打出来的威风,已经让美军记住了中国军队的厉害。
毛主席打仗从来不是单纯地看眼前,而是要考虑方方面面的情况,所以他的决定总是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事儿也告诉我们,打仗不光是比谁的拳头硬,有时候还得看谁的脑子好使,毛主席显然是两样都占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