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这个人,好多人都觉得他就是个禁烟英雄,其实他是个超级大官,在临死前还干了好几件轰动朝野的大事,他就是个铁血形象的清朝大臣,忠心耿耿死在了去镇压太平天国的路上。
林则徐在福州老家的时候,一天突然听说道光皇帝死掉了,他整个人就崩溃了,哭得撕心裂肺还拉住自己的胡子,门口人都惊呆了,因为这个身居高位的大臣平时说话都是那种不苟言笑的样子。
林则徐和道光皇帝其实是差不多大的年纪,道光就比他大了三岁,所以两个人说话有时候能聊到一块儿去,特别是道光刚当上皇帝的时候,林则徐才是个小官,但是道光就说听说过他,说他做事情都不出岔子。
那时候林则徐刚被封为江南道监察御史,其实就是个芝麻大的官,但是道光说他早就听说过林则徐的名字,说他这个人办事很靠谱,从来不给朝廷找麻烦,所以就告诉他以后也要这样干下去。
林则徐听完高兴坏了,跑回家就写了一首诗叫《纪恩抒怀》,那个时候他肯定想不到自己以后能当到这么大的官,还是道光一步步提拔上来的,所以他听说道光死了才会难过成那样。
当时道光皇帝是在圆明园的慎德堂里死的,享年六十九岁,就是说他当了三十年的皇帝,这消息现在的话肯定是秒传全世界,但是那时候消息传得特别慢,林则徐到了三月份才知道这事。
道光死了以后,他的第四个儿子被封为太子,第六个儿子被封为亲王,就是后来的咸丰皇帝,林则徐感觉自己可能要退休了,因为新皇帝才二十岁,肯定要用年轻人。
林则徐就打算在福州安安稳稳过日子,还在自己门口贴了一副对联说什么郊原雨足云出岫,台阁风清月在天,就是说他想过点清闲日子,但是谁知道后面还有这么多事等着他。
道光皇帝一死,整个朝廷的气氛都变了,林则徐就感觉到自己的时代可能要结束了,他这一辈子基本上都是在道光手下干活,现在领导没了,他这个老臣也就失去了靠山。
林则徐刚在福州住下没多久,就跟当地的两个大官杠上了,一个是闽浙总督刘韵珂,另一个是福建巡抚徐继畬,这俩人还想告林则徐一状,说他在地方上捣乱。
事情是这样的,英国人想在福州城里租房子住,他们看中了乌石山的神光寺和积翠寺,想着这样方便做生意,还能存点军火,本来刘韵珂和徐继畬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林则徐和一帮读书人死活不同意,他们觉得英国人就是些野蛮人,在鸦片战争的时候烧杀抢掠,怎么能让他们住进城里,再说了咱们是天朝上国,怎么能跟这些夷狄住一块。
总督和巡抚心里都憋着一肚子火,心想林则徐你都退休了还瞎掺和什么,万一把洋人得罪了又打起仗来,他们的官帽子就保不住了,但是林则徐带着一帮人闹得挺凶。
最后英国人被逼得没办法,只能搬到城外去住,林则徐还坐着小船到处巡查炮台,生怕洋人来报复,其实他敢这么干是因为广州那边也发生过类似的事。
当时广州有十几万老百姓在珠江边上抗议,说死活不让洋人进城,把同意的官员都骂成卖国贼,道光皇帝知道这事后还表扬了他们,所以林则徐才敢在福州也这么干。
林则徐还跟人说,其实英国人不是最可怕的,因为离得远,只要把海边防好就行,最可怕的是俄罗斯,他在新疆呆过,知道俄国人有多狡猾,后来果然被俄国人占了一大片地。
正当刘韵珂和徐继畬准备告林则徐状的时候,朝廷突然让他们去看看林则徐身体怎么样,原来是咸丰刚当上皇帝,想干点大事,就让大臣们推荐人才。
有两个大官,一个叫潘世恩一个叫杜受田,他们极力推荐林则徐,说这人能力强,咸丰就让地方官去看看林则徐的情况,结果说他在养病,等身体好点就能进京。
徐继畬看见朝廷要用林则徐,也不敢再告状了,觉得这不是跟新皇帝对着干吗,就算心里有气也得忍着,毕竟官场上混,得看风向。
六月份的时候,洪秀全在广西金田闹起义了,一大堆穷人都跟着他干,林则徐以前就镇压过很多次起义,这次他在家乡看到老百姓过得太苦,心里也不是滋味。
他说家乡变得越来越差,老百姓都快活不下去了,主要有三个祸害,一个是鸦片,一个是赌博,还有一个是当官的太贪污,但是他当了一辈子官,好像也没能改变什么。
九月份的时候,朝廷让林则徐当钦差大臣去广西,还让他当巡抚,把原来的巡抚郑祖琛给撤了,林则徐第二天就带人出发了,他觉得洪秀全的队伍很厉害。
林则徐说八旗和绿营这些兵根本不行,得训练一支真正能打仗的军队才行,后来果然是靠湘军和淮军才打败了太平天国,但是林则徐没等到那一天。
在去广西的路上,林则徐走到潮州普宁就病死了,活了六十五岁,可能是路太累了,再加上身体本来就不好,朝廷给他追封了太子太傅,还给了他个文忠的谥号,就是希望大家都能像他一样忠心。